168断食法近年蔚为流行,成为很多民众的首选减肥方式。昌盛堂中医诊所中医师林湘宛指出,肥胖者主要可分为5种,痰湿型应多吃薏仁、赤小豆、黑豆及牛蒡等;湿热型建议多吃苦瓜、莲藕冬瓜、玉米须等食、寒湿型可以多摄取生姜、葱、蒜等;气虚型可多补充黄耆、山药、红枣、莲子等;气滞型则可以多尝玫瑰花、佛手柑、罗卜等食物。
林湘宛在脸书粉专「昌盛堂中医诊所」发文分享,168间歇断食法近几年非常热门,除了能够有效的降低体脂肪外,还具有避免肌肉流失以及维持血糖与血脂稳定的好处,甚至可以降低身体的发炎反应与氧化压力,达到控制部分自体免疫疾病与慢性疾病的效果,如果能同时搭配中医的养生观,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更容易持之以恒。
肥胖属「本虚标实」 这些人最易胖
林湘宛表示,肥胖的产生通常是因为体内有过剩的热量被转变成脂肪,在体内堆积过多或是分布异常。因此中医的看法属于「本虚标实」的一种疾病,「本虚」是指体内脏腑的代谢功能不足,常见为有脾、肾的亏虚,也有与情绪压力有关的肝、胆失调有关;「标实」则是指脂肪(痰浊、瘀)、水湿的积聚,《内经》提到「素嗜肥甘,好酒色,体肥痰盛」吃太多油腻丰盛的食物、饮酒过多,同时又不喜运动的人最容易有肥胖症。
肥胖部位不同与体内因素有关
林湘宛指出,肚子脂肪肥厚而有「鲔鱼肚、小腹」的人,常是因吃甜食、肥腻食物或饮酒导致脾虚生湿、生痰,甚至挟带肠胃道的湿热表现。屁股脂肪堆积或下半身水肿肥胖,也就是俗称的「梨形身材」,比较常出现在因为过劳、久坐的族群,常因脾、肾不足使得湿气聚于身体下方。上半身的浮肿则可见于那些不喜欢运动、体力差、容易疲倦、流汗或是稍微活动就会觉得喘的人,这是因为脾肺的气虚也会使得体内湿气容易堆积。
另外,有一种比较特别的全身型肥胖称为「压力性肥胖」,在情绪起伏大、容易焦虑的人比较容易出现,会因为压力而暴饮暴食使全身气机不畅、水湿代谢失常。
分清肥胖类型 补充对应食材
林湘宛分享肥胖5体质与建议食物如下,提供民众参考:
痰湿:肢体沉重乏力、胸腹闷胀。应着重袪湿利水;可多吃薏仁、赤小豆、黑豆、牛蒡等。
湿热:易燥热、脸上冒痘痘、气味重,应清热袪湿;可多食苦瓜、莲藕、冬瓜、玉米须等。
寒湿:手脚冰冷水肿、拉肚子、白带,要散寒除湿;可多摄取生姜、葱、蒜等。
气虚:容易疲倦、汗出、喘,要补中益气;可多补充黄耆、山药、红枣、莲子等。
气滞:压力大、情绪起伏、胸胁闷痛,得行气解郁;可多食用玫瑰花、佛手柑、萝卜等。
酉时(17-19点)是最后进食时间
林湘宛说明,目前研究上关于「进食的8小时」有许多选择,如常见的上午9点至下午5点、上午10点至下午6点等都可以,但公认的原则就是「远离睡觉时间至少2-3个小时」,才不会让食物的消化与睡眠质量互相影响,而中医认为最后的进食时间应在「酉时」(17-19点)之前,因为此时为足少阴肾经运行的时间,也是身体能量、水分代谢以及血液淋巴循环的最佳时机。
中医穴位助排湿
林湘宛提到,上肢可以选用手阳明大肠经位于手肘处的穴位「曲池」,与手厥阴心包经位于前臂穴位「 内关」,下肢的部分可以选用足阳明胃经的穴位「足三里、丰隆」与足太阴脾经的「阴陵泉」帮助加强脾胃功能帮助运化水湿,也可以搭配足少阴肾经在脚踝的穴位「太溪」加强肾的水液代谢功能,另外,针对腹部的肥胖选用任脉的穴位「水分、阴交」来帮助祛湿也非常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