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ne
【2025年04月27日訊】今日焦點:所有避稅途徑全部堵死,義烏商戶無計可施;俄烏協議停滯,萬斯發通牒,盧比奧缺席和平會議;劉國梁失權傳言成真,突然卸任乒協主席。
所有避稅途徑全部堵死 義烏商戶無計可施
美中貿易戰急遽升溫,面對美國高達245%的美國懲罰性關稅,中國商品已無進入美國市場的可能,這樣的結果讓有「全球小商品之都」的浙江義烏陷入困境,大量依賴美國市場生存的商家一片哀嚎。
很多商家盼望北京當局與美國進行談判,但中共的態度依然表現得十分強硬。
日前,CNN刊登義烏女業主聶自勤的採訪,在採訪中,聶自勤一臉堅定,她說,「美國要買就來拿,不要我給歐盟。」這句話一度在國內媒體間熱傳,被視為中小企業對美方制裁的強硬回擊。
對於這樣的表演,熟悉國際貿易的台灣南華大學教授孫國祥說,這樣的宣示性發言更多屬於「策略性表態」,實際上,要將美國市場損失完全轉向歐盟並不現實。他說,「歐盟市場門檻高、標準嚴,還有語言與文化障礙,加上物流與成本問題,並非是說轉就能轉的。」
美國聖托馬斯大學國際研究講座教授葉耀元稱,這是典型的內宣策略,如果歐盟或新興市場真的如商戶所說得那般好做,「他們早就轉向,不會等到今天才去想辦法。說白了,現實與表態之間有著巨大的落差。」
在美國的高壓關稅下,有商戶試圖「破解關稅」,像一些主播學習「如何規避關稅」,包括拆解商品、調整報關等。但有專家稱,這些主播只是在博流量而已,他們的方法並不可行。
比如,有主播稱一件原本價值150元的衣服,成本100元。假設關稅是100%,就應支付150元的關稅。但商戶可以將合同拆分,將售價切割為75元的專利費、45元的服務費與30元的物料費。這樣做,稅賦只針對「30元的物料費」,這樣就可以大幅降低成本。
再比如,玩具可以將其拆成零件分批運入美國,零件的稅負比整個玩具的稅負要低,這也可以節省一部分稅款。
業內人士「老吳Ross小溪塔外貿」指出,這樣的辦法看似可行,但沒有專利證書或者是加工記錄,會被美國海關認為虛假申報,補稅和罰款可能比節省的關稅多好多倍;其實,分多批次運輸會增加很多物流成本;還有,零件運到美國了,總要組裝吧,老美的人工可比中國貴多了,節省下來的關稅還不知夠不夠人工費;最後,老美對中國圍追堵截,連產地都不能洗了,你分批進入,分開報稅,老美會不堵這個窟窿嗎?
葉耀元也稱,這類操作雖然靈活,但潛藏極大風險。他說:「如果缺乏專利證明或真實服務記錄,海關一旦認定為虛假申報,不僅補稅,還可能面臨數倍罰款。」他強調,這些變通手法雖可短期避稅,但增加物流、人工與管理成本,並非長久之計。
還有商家通過TikTok等海外社交軟體以極其低廉的價格銷售商品。
對此,孫國祥說,有些直播看著挺熱鬧,但是銷售量有限。比如,以前美國的訂單可能有100噸商品,僅靠直播可能只賣出去10噸,剩下90噸怎麼辦。另外,在直播中賣出去的商品,同樣需要依賴產品品質、物流能力,及客戶的需求。
其實在川普連任之前,很多敏感的企業就意識到川普上任後一定會增加關稅,為了繞開美國的高額關稅,將生產線轉移至東南亞國家。但是誰也沒有想到,為了圍堵中共,川普對東南亞國家同樣施以重稅。
為避免美國再祭出高額關稅,東南亞多個國家開始採取措施。例如,越南貿易部已經下令嚴打轉口商品「洗產地」,並加強對出口美國貨物的原產地審查,重罰違規企業。這項命令已於4月15日生效。
葉耀元認為,這場貿易戰已從單純經濟手段延伸至政策與科技全面戰,「這不是一場能依靠小聰明小動作就能逃掉的遊戲。」
有部分義烏商戶認為,義烏在小商品製造上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他們認為在聖誕節時期,美國離不開中國製造的裝飾與衣物產品。
但葉耀元一語戳破幻想:「你不做,美國會找越南、馬來西亞、甚至印度做。」他提醒,商戶若仍抱持「市場離不開中國」的迷思,只會加速被國際買家取代。他說,最核心的問題是中國的產能過剩,所以說,「真正受傷的不是美國消費者,而是中國的中小企業與打工者。」
葉耀元認為,美國此次制裁並非單一貿易手段,而是長期戰略脫鉤。「這是一場冷戰式的產業重組,世界正分裂成親美與親中兩條供應鏈。」他說,「真正受到傷害的是中國基層民眾。他們靠出口維生,現在出不了貨,就沒有收入;而美國消費者頂多是短期缺貨,並不虧錢。」
俄烏協議停滯 萬斯發通牒 盧比奧缺席和平會議
4月23日,美國副總統萬斯在訪問印度期間稱,美國已經向俄羅斯和烏克蘭提出一項「非常明確的提議」,希望以此結束持續三年的俄烏戰爭。但截至目前,協議似乎並無進展。他警告,如果俄烏雙方不接受協議,美國將不再斡旋。
萬斯說:「我們已經向俄烏雙方明確提出,我們已經做出巨大的外交努力和實地工作,現在輪到俄烏雙方來做出決定,要麼接受協議,要麼美國退出。」
萬斯強調,真正停止殺戮的方式就是雙方放下武器,結束衝突,開始重新建設一個更好的俄羅斯和更好的烏克蘭。
萬斯並非無的放矢,在他發出最後通牒的前一天,美國國務院宣布,國務卿盧比奧不會出席於23日在倫敦舉行的和平會議,改由烏克蘭特使凱洛格代表美方參會。
盧比奧隨後在社交平台X上發文表示,他會在倫敦會議後持續關注相關討論,並計劃在未來幾個月重新安排前往英國的行程。
盧比奧的行為並不突兀,早在4月18日,他就曾表示,美國可能在「幾天內」退出結束戰爭的和平談判。川普總統在隨後告訴媒體,盧比奧「說得對」。
英國外交部確認,盧比奧缺席和平會議的消息,同時宣布降低倫敦會議的級別,官方將舉辦閉門會談,且不對媒體開放。預計在這場會議上,美、英、法、德四國官員將繼續商議美國提出的停火框架。
據稱,俄烏協議之所以不能順利簽訂,是因為俄烏雙方有重大分歧。比如,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明確指出,烏克蘭不會接受俄羅斯對克里米亞的吞併,也不會承認目前俄軍在烏東占領的地區。澤連斯基強調,這些都是違反烏克蘭憲法的,「沒有什麼好談的」。
一位了解美國停火框架的官員告訴CNN,烏方立場是目前和談受阻的主要原因之一。
萬斯在被問及美方是否希望「凍結現有邊界線」時,回應稱:「不,我沒有這麼說。我所說的是,在俄烏雙方起衝突的地方重新劃定邊界。這意味著烏克蘭和俄羅斯都將不得不放棄一些他們目前擁有的領土。也就是說,兩國需要進行一些領土交換。」
此前,莫斯科在停火談判上拖延,拒絕基輔同意的美國早期提議,即實現為期30天的停火協議。但在美國將退出和談的壓力下,烏克蘭和俄羅斯首次表達了談判的意願。4月21日,普京提出與烏克蘭舉行直接談判的可能性,以停止攻擊平民目標,但表示需要進一步討論如何定義平民目標。
劉國梁失權傳言成真 突然卸任乒協主席
世界盃男單奪冠失利,中國乒協高層出現重大人事變動。4月23日,中國乒乓球協會主席劉國梁突然卸任,由王勵勤接任,知名球員馬龍擔任副主席。由於劉國梁是歷任乒協主席任期最短的一位,引發外界關注。
據官媒報導,中國乒乓球協會第十屆會員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於23日在北京舉行,會議正式批准劉國梁辭去主席職務,批准王勵勤為新任主席,馬龍和高元義擔任副主席。
對於劉國梁的離開,中共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劉國永在會上透露,劉國梁是主動提出辭去職務的。
劉國梁,49歲,是首位獲得奧運會、世錦賽和世界盃足球賽男單大滿貫的選手。
2002年,劉國梁退役,轉任教練,先後擔任中國男子乒乓球隊主教練、總教練。
2018年,劉國梁出任中國乒協主席。
2020年,劉國梁出任世界乒乓球職業大聯盟理事會主席。
2021年,劉國梁當選國際乒聯執行副主席,之後又擔任第一副主席。
2023年4月,劉國梁再次當選為第十屆中國乒協主席。
按照相關規定,乒協主席每四年一換屆,每人最多連任兩屆。劉國梁第二屆並未任滿,他在任期中途辭職。
劉國梁辭職的消息傳出後,迅速登上熱搜榜首,引發熱議。
有網友留言,稱讚劉國梁聰明。他說,國乒搞成現在這德行,再不離開,就要背鍋了。現在跑了,還能留下最後的體面。
有評論認為,劉國梁離職與比賽失利有關。4月20日,2025年國際乒聯世界盃在澳門落幕。在男單決賽中,巴西選手雨果.卡爾德拉諾以4比1戰勝中國選手林詩棟,贏得冠軍。這是中國男乒自2017年世界盃以來,首次在「三大賽」單打項目中失利,輿論譁然。
雖然劉國梁離職是在比賽失利後,但早在今年1月,知名體育媒體人賀曉龍就曾爆料,劉國梁在中國乒協和國際乒聯已經沒有了掌控力,現在的他處境艱難,連國門都無法邁出。
當時,賀曉龍的爆料並非無的放矢。在此之前,劉國梁就已經連續缺席亞錦賽等四個重要比賽場合。
當時就有人認為,劉國梁會隨時下課,並預測接任人選。比如,大陸媒體新浪網預測,劉國梁下課,接任人選有三個,其中就包括時任乒協副主席的王勵勤。
今天的新聞我們就說到這裡,如果您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我們一起討論。
——《紀元焦點》製作組
責任編輯:連書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