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日本福岛核电厂将核处理水排入海中,中国自2023年起全面禁止日本水产品进口,直到上月29日,中国海关总署才宣布有条件恢复。日媒社论撰稿人分析,中国此次松绑日本水禁令,与拥护习近平的环保派人事异动有关,很可能并非由国家主席习近平主导。
中国海关总署6月29日公布,即日起恢复部分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进口;持续禁止进口的10个都县为福岛县、群马县、栃木县、茨城县、宫城县、新潟县、长野县、埼玉县、东京都、千叶县。日本企业在完成中国方面的注册手续后,即可恢复对中国出口水产品。出口时必须附上日本官方出具的卫生证书、放射线物质检验合格证明和产区证明。
曾任《日经亚洲》中国分社长的资深记者、社论撰稿人中泽克二撰文分析,日本福岛核废水排放有受监测,也获得国际原子能总署(IAEA)支持,中国全面禁止进口日本水产的举动,是习近平出于政治考虑所为,这项禁令也成为中日关系紧张原因之一。而在全面封锁2年后,中国宣布日本水产部分解禁,也与国内政治变化有所关联。
文章指出,2024年夏天中共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会后,当时中国政治局势出现变化迹象,经济困境加剧导致习的个人崇拜出现松动,同年11月,习的亲信苗华被免除军委职位,其他拥习的高官也被清洗。
2024年9月中国宣布在特定条件下逐步恢复日本水产进口,也与环保派人事异动有关,中泽克二解释,「环保派」是理解习近平政权在福岛核处理水议题举动的关键。在习近平大力倡导「重视环境」口号的背景下,2022年10月中国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意外地有相当多与环境相关的人被塞进了中共中央政治局的重要职位上,这些「环保派」快速崛起成为拥护习近平的重要势力,而日本排放核处理水的议题就成为环保派的攻击目标。
去年9月至今年5月,环保派出现异常人事异动,习近平亲信、核心人物李干杰被从组织部部长调到统战部部长。不久后,中国5月底就同意启动恢复日本水产品的程序,接着6月29日就正式解除部分禁令。
中泽克二指出,政治局4月以来只举行过两次会议,分别是4月25日与6月30日,中共高层很可能因为某些原因跳过5月会议,因此6月29日的日水产解禁决策,很可能没有事先经过政治局会议批准就发布,「若真如此,这项决策很可能是由中国国务院推动」,而国务院目前由总理李强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