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有益健康,且有些果皮、种子也含丰富植化素,但毒物科医师杨振昌表示,某些果核(种子)所含的化学物质被人吃下后会害人中毒,例如苹果、李子、梨子、桃等水果的果核含有氰苷,人吃下后恐导致氰化物中毒,严重会使人抽筋、休克,甚至死亡。但个别种子的氰苷含量不高,成人大概需50颗、甚至100~200颗以上才会导致急性中毒。
台北荣总医院职业医学及临床毒物部医师杨振昌,接受《三立新闻网》采访时表示,许多植物内含氰苷,若吃下肚恐会使人氰化物中毒。他说明,这是因为氰化物会抑制身体利用氧气,一旦身体组织无法使用氧气,就会缺氧、出现酸中毒,严重会抽筋、休克,甚至死亡,「这些食物要小心防范,以免产生严重的食物中毒。」
他表示,部分蔬菜含有氰苷,例如竹笋、树薯,但氰苷在煮熟过程会被破坏,就不至于影响人体。而民众吃水果种子时,会直接咀嚼食用,因此容易误食而中毒。「含有氰苷的果核包括苹果、梨子、桃子、梅子、樱桃、杏桃等水果,但这些水果的果肉不会危害健康。」
他并强调,部分水果的种子有毒性,但个别种子的氰苷含量并不高,因此成人大概需要50颗,甚至100~200颗以上才会导致急性中毒。
他表示,民众若吃了上述「大量」水果的果核,就可能会产生氰化物中毒,导致人体缺氧、出现代谢性酸中毒,严重会抽筋、休克,甚至死亡。若是长期食用含氰苷的蔬果,例如树薯,因氰化物会结合维他命B12,导致人体缺乏B12,进而引起贫血、失智或神经系统异常等慢性中毒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