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11日訊】(記者楊旭綜合報導)近期,中國各外賣平台掀起一波補貼大戰,流量飆升的同時,無證經營的「幽靈外賣」通過中介的包裝,堂而皇之地入駐各大外賣平台。「幽靈外賣」並非近期剛剛出現,但卻屢禁不止。分析認為,根本原因還是利益的驅使,黑作坊、不良中介投機鑽營,外賣平台甚至都睜隻眼閉隻眼。
「幽靈外賣」原指沒有相關營業執照,也沒有門店照片的商家。但通過不良中介造假包裝後,「幽靈外賣」開始具備營業執照、衛生許可證等資質,讓消費者更難以識別。
黑作坊包裝後秒變「正規外賣」
「全國代辦入駐外賣平台,無店面、無證件都可以,可以一店多開無上限。」一位外賣代辦中介告訴藍鯨記者。
根據公開資料,入駐外賣平台至少需要提供以下材料:營業執照複印件、食品經營許可證、法人身分證複印件、線下實體店門頭照、店內環境照等。
還有一位中介描述得更為具體,「現在開外賣店很簡單,你只需要提供一個讓騎手取餐的地址,無論是在家裡還是在大街上擺攤都可以。你不用提供營業執照、餐飲許可證,這些我們都可以給你安排好。費用1800元一家店,最快兩天就能開好。」
藍鯨記者以開店商家的身分諮詢了多個中介了解到,目前代辦中介主要是通過掛靠品牌的方式幫商家開店,商家下單後中介會給到一個現成的商家版帳號。這個帳號上包括營業執照、餐飲許可在內的所有證件和信息都會提前安排好。
(視頻截圖)
多位中介告訴該記者:「炸雞類可掛靠的品牌有麥羅塔、MABA、新百道這幾個品牌」,「掛靠後,你的帳號店名可以是麥羅塔+自定義後綴,也可以不用麥羅塔的招牌自己取名。」
中介們進一步解釋,掛靠的商家屬於品牌店鋪,當地平台無權管理。可以無視品牌方的任何食品衛生安全要求,還可以免除平台區域經理和監管部門的上門檢查。「只要不出現重大安全事故,或者出現刷空單的情況,就可以保證你穩定經營不被封。」
那麼中介哪裡來的營業執照和餐飲經營許可證?
博主「曹帥外賣說」在社交平台發視頻說,「除了PS造假外,還可以一家門店申請兩套營業執照,再一個就是申請餐飲公司的營業執照,而不是個體戶,在美團註冊的時候,用美食城大證來開店。一個證理論上可以開幾十家店鋪。關鍵是這還是合法合規的。」
「幽靈外賣」為什麼屢禁不止?
「幽靈外賣」的灰色利益鏈並非剛剛出現。今年3月北京開展了「守護消費」鐵拳行動,重點整治「幽靈外賣」;江西贛州、內蒙古包頭在5月跟進整治,包頭下線了116家不合規商戶。
在美團、餓了麼和京東的官網上也能看到這些黑作坊的身影。根據美團近日發布的治理公告,3月15日至5月31日期間,累計核實資質問題門店63,595家,存在證地不符(包括門頭不一致)、食品安全問題的商家13,364個。
在「京東黑板報」4月發布的推文中顯示,目前已經清退了多達8000家「無堂食」門店。 餓了麼的官網上顯示,累計清退超過3.1萬家違規商戶,其中包括大量涉嫌「幽靈外賣」的店鋪。
為什麼「幽靈外賣」屢禁不止?根本原因還是利益的驅使,黑作坊、不良中介投機鑽營,外賣平台甚至都睜隻眼閉隻眼。
在社交平台上有152萬粉絲的「江西新聞廣播」週四(7月10日)發視頻說,一方面,利益的誘惑太大了,對黑作坊商家來說,無需實體門店,無需正規資質,低成本就能運作,利潤空間巨大,而不良中介更是幫助黑作坊入駐平台,大發不義之財。
另一方面,當局對平台審核漏洞百出,雖說有審核流程,但在利益驅使下,部分平台放鬆標準,甚至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有的僅幾張照片、簡單資料就放行,給了「幽靈外賣」可乘之機。
陸媒「中國經濟網」的文章明確表示,「幽靈外賣」源於平台審核失靈。現在是大數據時代,平台管不住「幽靈外賣」,非不能也,是不為也!
責任編輯:孫芸#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圖為2025年2月24日,北京,外賣員在等待訂單。(Pedro Pardo/AFP via Getty Images)
Previous Article了解法輪功遭迫害真相 中國民眾三退自保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