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台湾糖尿病患人口逐年攀升,根据卫生福利部国民健康署的统计数据显示,台湾糖尿病的盛行率约为成人人口的11~12%。这表示,大约每十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或更多的人患有糖尿病。
这个数字显示,糖尿病在台湾是一个相当普遍的慢性病。对于这个日益增长的趋势,台湾政府相关单位一直在努力推动预防和控制措施,包括:教育倡导、提高公众对健康饮食和运动的认识,以及提供更好的医疗和健康管理服务,以减少糖尿病的发病率及其并发症的风险。
糖尿病主要并发症
糖尿病严重并发症可能包括多个器官系统的问题,而这些问题通常在糖尿病长期存在且未得到有效控制时发生。主要的糖尿病严重并发症包括: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该病变会导致视网膜损伤,如:视力模糊、视力丧失。起因是由于高血糖引起的血管损伤,和视网膜微血管病变所致。长期高血糖会损伤视网膜的微血管,使得血管变得脆弱、容易泄漏,或者新的血管会异常增生。这些变化可能导致视网膜组织受损,进而影响视力。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可能分为几个阶段:
阶段一: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这是初期阶段,血管会变细、出血、穿透性增加,可能导致视力模糊。这个阶段的病变通常是无症状的。
阶段二: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在这个阶段,新的血管开始在视网膜上生长,但这些新血管可能很脆弱,易于出血,进而导致视力下降。此外,这些新生血管也可能导致视网膜脱落或视网膜牵拉,进一步威胁视力。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通常在初期可能是无症状的,因此定期眼睛检查对于糖尿病患者非常重要,以及时发现并管理可能的视网膜变化。治疗方式可能包括控制血糖、雷射治疗、注射治疗或手术等,取决于病变的严重程度和个人情况。
糖尿病性肾病变
该病变会导致肾功能受损,最终可能导致肾衰竭,需要透析或肾移植。起因是高血糖对肾脏造成的损伤,引起血管和肾小球组织的问题,这可能会导致肾功能恶化。
糖尿病性肾病变的发展通常经历几个阶段:
阶段一:初期丝球体病变
高血糖导致肾小球的微血管受损,蛋白质(尤其是白蛋白)开始从血液中渗透至尿液中。这个阶段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
阶段二:蛋白尿
这是糖尿病性肾病变的早期警示信号,肾小球损伤严重,导致蛋白质大量从尿液中流失。患者可能注意到尿液变得起泡,这是因为尿中有过多的蛋白质。
阶段三:慢性肾脏病
如果未能控制糖尿病,蛋白尿可能加剧,肾功能逐渐恶化,最终可能导致慢性肾脏病。患者可能出现疲劳、水肿、高血压、贫血、骨骼问题等症状。
阶段四:肾衰竭
在糖尿病性肾病变的最终阶段,肾功能严重受损,无法正常排除体内代谢产物,需要透析或肾移植来维持生命。
预防糖尿病性肾病变的最佳方式,就是通过有效控制血糖和血压,并且尽早进行检查和治疗,以及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适量的运动和健康饮食。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通常可分为几个类型:
类型一:周围神经病变
这是最常见的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形式。患者可能会感到疼痛、麻木、刺痛、或失去感觉,通常发生在手部、脚部或腿部。周围神经病变也可能导致肌肉无力、协调能力下降和平衡问题。
类型二:自主神经病变
这影响了控制内脏功能的神经系统,包括:心脏、胃肠道、泌尿系统和其他器官。这可能导致心跳不规则、消化问题(如胃排空延迟、腹痛、便秘或腹泻)、泌尿系统功能异常、性功能障碍以及血压调节问题。
类型三:局部神经病变
这是较为罕见的类型,它影响单个神经或神经群,可能会导致突然的疼痛、肌肉无力或感觉丧失。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发生机制并不完全清楚,但长期高血糖是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其他因素可能还包括遗传因素、血管损伤、炎症和神经氧化应激等。
糖尿病足症
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可能导致足部感觉异常、溃疡,进而可能导致感染和截肢。
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者患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较高,可能导致心肌梗死、心衰竭或其他心血管事件。
高血压
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出现高血压,这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和肾病变的风险。
其他相关问题
糖尿病也可能与其他问题如牙齿问题、皮肤问题、以及某些精神健康问题相关。
有效管理糖尿病非常重要,及定期接受医疗检查以及眼睛、肾脏、神经和脚部的检查,以防止或监测潜在的并发症。
中医如何治疗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方法,包括针对糖尿病症状和根本原因展开治疗,通常着重于整体健康和平衡身体的能量。药物治疗方面,对于缓解消渴症状方面,上消烦渴多饮,可用沙参麦冬汤,中消消谷善饥,可用玉女煎,下消腰酸多尿,可用六味地黄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