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税战升级之际,中共国务院任命原中共常驻世界贸易组织(WTO)代表李成钢接替王受文,担任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分析认为,中共临阵换人可能是为了与美国谈判,但更有内部找人背锅的意味。
中共临阵换人 分析:或是找人背锅
4月16日,李成钢被任命为正部长级别的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王受文则被免去贸易谈判代表、副部长职务。
58岁的李成钢同时担任商务部党组副书记。他是安徽人,北京大学法律系毕业、德国汉堡大学法律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曾任商务部条约法律司司长、商务部部长助理,2021年2月被任命为中共常驻世界贸易组织代表、特命全权大使。李成钢今年3月已经返国,以商务部领导的身分出现在中共发改委主持的企业家座谈会上。
李成钢短短4年由副部晋升为正部级,被视为超擢重用。外媒认为,他或将在中方与川普政府的谈判中发挥核心作用。
自川普总统4月2日宣布对等关税计划后,超过75个国家主动联系华府探讨新的贸易协议,唯有中共公开报复。在经过两轮针锋相对的报复性关税后,迄今为止,美国对中国进口的大部分商品征收145%的关税,中国对美国进口的大部分商品征收125%的关税。
台湾财经专家黄世聪对大纪元表示,临阵换人是不寻常的讯号,李成钢之前也在WTO工作过,对国际贸易谈判相对比较熟悉,或许是代表中共真的有想要(与川普政府)谈的意味。换个人上来,可能是为未来做准备,「应该是双方都有想要谈的意愿」。
不过他认为,川普似乎希望由他自己来主导,跟习近平见面来谈;中共则似乎不想这样做,所以任命了李成钢,还是由中美对口人员来对话。现在双方在互相试探的阶段。
独立评论人蔡慎坤对大纪元表示,中共临时换人,给外界的感觉还想坐下来跟美国好好谈,但这样谈的结果不会是美国想要的结果。中共惯于用骗、瞒及推诿拖延的方式,试图熬过川普任期最初的两年,想等到中期选举共和党失去国会控制权,川普的关税战可能就打不下去了。到时候即使跟川普达成一纸协议,也是和川普上一任期达成的协议一样,中共根本不会兑现承诺。
中国问题专家王赫认为,现在中美之间暂时没有什么可以谈的,现在美国要和别的国家谈。如果美国和日本、台湾、以色列还有欧盟这些国家都已经谈得很好了,跟中共根本就不用打了,全球就会形成一个反制中共的国际关税同盟。
王赫还表示,临阵换人,也可能是中共当局认为目前这个烂摊子需要找人背锅,所以就把王受文换掉。
不过,王赫认为,中共官僚这些所谓技术官僚,特别是负责对外贸易谈判的,从过去的龙永图到王受文,再到现在的李成钢,其实也是政治官僚。他们所有的表现、态度都是最高层定的,本人的能动性很小。「他们更多只是个表演者。中共进行国际贸易谈判的时候,谈判代表的也不是个人,是代表制度」。
现年59岁的王受文远未到退休年龄,他是现任第二十届中央委员。在此次任免中,未显示他的下一步安排。
何立峰操盘贸易战 被指使用「毛式打法」
值得注意的是,与川普第一任期不同,这次贸易战,中方的操盘者由前国务院副总理刘鹤换成了何立峰。
现任中共副总理兼中央财经委办公室主任的何立峰,早在福建时就是习近平的故交兼旧部,在众多习家军中被认为更接近习。
欧亚集团高级中国分析师尼尔‧托马斯(Neil Thomas)曾认为,何立峰根本不是经济技术专家,而是政客。
何立峰的前任刘鹤被国际投资者所熟知,他同样是习的亲信,但被外界视为中共内部的改革派。刘鹤2023年退休,最近传出负面传闻。英国《金融时报》4月6日引述多名知情人士的话爆料说,刘鹤的儿子刘天然因涉嫌金融腐败被查。
何立峰之前掌发改委时,没有参加刘鹤的谈判团队。
刘鹤当年率领的赴美谈判的中方代表团人员,如今基本全部不在原职。
比如2019年1月28日刘鹤率领中方代表团抵达华盛顿,中方代表团成员包括央行行长易纲,发改委副主任宁吉喆,中财办公室副主任、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外交部副部长郑泽光,工信部副部长罗文,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韩俊,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等。
如今除了刘鹤退休,易纲2023年7月卸任央行行长,宁吉喆也于2022年转任全国政协常委。廖岷目前仍是财政部副部长,但2023年10月不再担任中央财办副主任。郑泽光现为驻英大使。罗文现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局长。韩俊现为农业农村部部长。王受文这次也卸任商务部职务。
时事评论员李林一对大纪元表示,与习近平思维更接近的何立峰,现在操盘对美贸易战,就是使用「毛(泽东)式打法」,但外界并不看好。
中共强硬应对美中关税战,声称「奉陪到底」。路透社日前有消息称,中共中宣部主导制定应对美国关税战的措施。
台湾财经专家黄世聪对大纪元表示,中共称「奉陪到底」,要硬扛,反正损失惨重的是民众,它也无所谓。但因为很多关键技术毕竟还是掌握在美国手上,所以中共肯定觉得打到「适可而止」就行了。事实上中共已经无力再反击了,没有太多的牌可以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