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人习惯以面包作为早餐,但预防医学医师张适恒根据国外研究指出,面包等烘焙食品可能含有致癌物「丙烯酰胺」,长期大量摄取恐对健康造成威胁。尤其是台式面包,其成分更为复杂,若过量食用,不仅可能提高罹癌风险,还会增加其他健康负担。
张适恒在YouTube频道分享,根据2024年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17项综合分析,烘焙食品中的丙烯酰胺是在高温加热过程中,糖类与氨基酸产生化学变化所形成的副产品。该物质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2A级可能致癌物,研究显示,长期且大量暴露于丙烯酰胺,会提高特定癌症的风险。
然而,究竟「大量摄取」的标准是多少?2023年土耳其的一项研究分析发现,乳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患者每日摄取的丙烯酰胺量多落在20至40微克之间。换言之,若长期每天摄取20微克丙烯酰胺,罹癌风险可能显著提升。尽管研究并未明确指出需要累积多久才会产生危害,但根据一般细胞转变为癌细胞的时间来推测,张适恒认为,持续摄取10至20年后,可能会面临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面包含有丙烯酰胺,但其含量相较于其他高温油炸食品来得低。张适恒指出,一般面包的丙烯酰胺含量大约为每公斤20至80微克,远低于薯条(每公斤超过1000微克)与洋芋片(每公斤约3000微克)。换句话说,与这些油炸食品相比,面包的致癌风险相对较低,偶尔食用不会造成严重健康危机。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面包完全无害,尤其是台式面包。张适恒强调,台式面包的危害不仅来自丙烯酰胺,还包括高糖、高油、高钠的问题。许多台式面包添加了大量糖分、不健康的Omega-6植物油、盐、人工香料与防腐剂,长期食用不仅会提高心血管疾病、肥胖风险,还可能影响消化系统与内分泌功能,对整体健康造成更大负担。
因此,若经常食用台式面包,其健康风险恐怕会超过一般人对丙烯酰胺的担忧。张适恒建议,选择较为单纯、少添加的面包,例如法国长棍面包、德国酸面包或黑麦面包,会是对健康更有利的选择。
此外,除了致癌风险,面包对肠胃健康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日本胃肠专家福岛正嗣指出,面包本身并非对肠胃友善的食物,长期以面包为主食,可能导致消化不良、胃部不适等问题。面包中的麸质、添加剂、高钠含量可能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尤其当面包成为每日早餐时,胃肠长期承受负担,恐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