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冻”
人人都适合吗?
俗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意思是秋季穿衣不宜过多,以免影响机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但秋天刚至的时候,早晚温差大,天气变化无常,即使在同一地区也会出现“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况,稍不注意就容易感冒。“秋冻”就要一定挨冻吗?是每个人都适合“秋冻”吗?今天我们就来聊聊。
为啥会有“秋冻”的说法
秋季是夏季与冬季的过渡期,天气由热转冷,早晚温差大,天气变化无常。秋天微寒的刺激,人们并没有及时增加衣服,是为了增强人体对寒冷的耐受性,以便应付更为寒冷的严冬。如果此时过早穿上棉衣,便无法让身体得到锻炼,不能很好地增强身体抵抗能力。有现代医学研究显示秋天微寒的刺激,可提高大脑的兴奋性,使皮肤代谢加快,机体耐寒能力增强,这样人体更能适应即将来临的冬季。
从中医角度讲,人体和大自然是一个整体,存在着各种联系。当人体的变化和大自然的四季变化或阴阳变化规律相一致和同步时,人体会保持一种健康状态,一旦打破这种规律,就即意味着人体健康平衡遭到破坏,如果长时间失调将进一步发展形成各种病症。
这几类人群不适宜“冻”
“秋冻”不意味着要挨冻,凡事都要有“度”。当天气突然变冷时,适当地增加衣服是必要的。
老年人、儿童、心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慢性病患者均不适宜”秋冻”,必须需要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加衣,以避免感寒,从而影响身体健康或加重原有病情。特别提示老年人、心脑血管病患者、偏头痛人群,以及有鼻炎、鼻窦炎的人,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头部和颈部,出门时最好戴个帽子和围巾。
即便是健康人群也一定要注意”冻”得适度。在早晚天气较凉的时候,也需要适当地增衣,比如可以加一件外套,这样中午热的时候,就可以很方便地把外套脱掉,也就是灵活地根据气温来增减我们的衣服,以“凉而不寒”为宜。当日照温度在15℃-20℃,真正到了接近初冬时,“秋冻”这一原则就不再适用,必须要适当增加穿衣,否则一味地扛着不添衣,不但不能预防疾病,反而可能会生病。
“秋冻”本意是为了增加身体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以利于保持身体健康。了解到这一点,我们就可以通过适当的饮食调理、适量的规律运动,以及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等方式,来增强体质、促进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