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22日訊】(專題部記者徐亦揚、寧芯採訪報導)在隱身長達21天後,中共黨魁習近平日前公開露面,打破了此前關於他中風及黨內發生政變等各種傳聞。然而,在習與越共總書記蘇林進行會晤時,中共官方媒體延遲了數小時才發布二人的近距離圖片和畫面。這一反常舉動,不僅未能平息外界的猜測,反而令各種傳言愈演愈烈。
8月19日上午,習近平在北京為到訪的越共中央總書記蘇林舉行了歡迎儀式。中共喉舌新華社當天上午10時34分發布了一則快訊,但未附上任何圖片。隨後,央視新聞在10時38分發布了一則僅有兩句話的簡短報導,配圖卻是北京人民大會堂的外景,而非習近平與蘇林的合影。
央視在當天下午3時前的各節新聞中罕見地只播出了歡迎儀式的遠距離鏡頭,畫面中的人影模糊,難以辨認是否為習近平和蘇林。相比之下,隨行的越南媒體則迅速發布了多張習近平夫婦與蘇林夫婦的合影,以及兩人檢閱儀仗隊的近距離畫面。路透社等國際媒體也發布了兩人的近距離照片。
這一異常情況立即在社交媒體平台上引發了大量猜測和議論。中國民主黨全國委員會主席王軍濤在X平台上發帖說:「習近平見蘇林,新華社和央視都發快訊,但沒相片。越南發了照片,誰能解讀習近平的形象面相有何玄機,不發照片?」
有網民在X平台質疑,會見蘇林的人可能是習近平的替身,「不然不會搞這種距離兩百米以上的遠程拍攝,形同兩隻螞蟻,新聞史上聞所未聞!」
另一名網民發帖稱:「習近平接見越共總書記蘇林,央視報導嚴重異常,從歡迎儀式、會見儀式到簽約儀式,始終是大全景畫面,沒有一個近距離鏡頭和特寫。本人做為一個多年一線電視攝影記者來判斷;第一,上層統一要求禁止拍攝;第二,本人健康問題禁止拍攝;第三,非本人現身(替身)禁止拍攝。」
還有網民將越南通訊社發布的視頻截圖與新華社的圖片進行對比,認為下巴、眼睛、耳朵、脖子等部位存在差異,兩個媒體報導中的「習近平」並非同一人。
當天中午,中共官方媒體中新社發布了一段時長三分多鐘的影片,展示了習近平與蘇林的會談畫面。然而,整段影片均為遠距離拍攝,鏡頭聚焦在一張長桌上,未提供習近平或蘇林的特寫鏡頭。影片中唯一能聽到的是習近平開場時讀稿的聲音。
有網民質疑道:「奇了怪了,習近平見蘇林的視頻由中新社發出來了,卻只聞其聲不見其人。而且從頭到尾都只有一個全景大鏡頭,連習近平本人坐哪裡都看不清楚。過去有過這種情況?」
接近下午4時,新華社才一次性發布了9張習近平歡迎蘇林及雙方會談的相關照片,其中既有遠景畫面,也包括近距離特寫。這些照片隨後被中國各大媒體和網絡平台廣泛轉載。直到傍晚6時,央視新聞才首次播出習近平與蘇林的近距離特寫鏡頭,並在當晚的《新聞聯播》中以頭條形式大篇幅報導了此事。
外界普遍將習近平此次露面視為「闢謠」的機會,然而,中共官媒的反常表現卻引發了更多質疑。以往,當有重要外賓訪華並由習近平主持歡迎儀式或會談,或習近平出訪參加重要活動時,中共官媒通常會迅速播出快報,並提供習近平的近距離特寫鏡頭。但此次官媒卻一反常態,延遲發出圖片和播出畫面,並一度避免展示習近平的近景,進一步加劇了外界的猜測。
從8月20日下午起,中共央視、新華社等官方媒體陸續發布了習近平會見斐濟總理西提韋尼·拉布卡(Sitiveni Rabuka)、中共全國人大加入各國議會聯盟40周年紀念活動的外方議會領導人,以及會見巴黎奧運中國代表團的消息。這一系列密集露面再次引發外界的廣泛關注。
分析:習露面未能闢謠
旅美時政分析人士陳破空表示,習近平的露面在意料之中,並不足為奇。然而,這次露面不僅未能消除外界的疑慮,反而引發了更多的質疑。
8月21日,陳破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共黨媒在處理歡迎儀式和會談的方式,與越南及其他國際媒體的做法截然不同,這本身就引人疑惑。他認為,中共官媒之所以採取這種處理方式,是因為接到了上級指示,尚未確認習近平的身體狀況是否正常或是否會在過程中出現意外。如果習近平病重,他可能會在歡迎儀式或會談中昏倒,因此,官媒選擇用遠距離鏡頭,使畫面中的人顯得像螞蟻一樣渺小。
此外,陳破空也表示,習近平為蘇林舉行的是午宴而非晚宴。他表示,正式歡迎晚宴是國家間的慣常禮儀,而午宴只是工作餐。中共的報導中甚至出現了習近平夫人彭麗媛與蘇林夫人茶敘的圖片,卻沒有任何午宴的畫面。這說明習近平的身體狀況無法支撐到晚上,因為晚宴規模較大,且持續時間較長。
「這種種異象並不能證明習近平沒出事。」陳破空說。
習隱身三週 各種傳言和異樣四起
自7月29日習近平在北京會見東帝汶總統奧爾塔(José Ramos-Horta)和義大利總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後,直到8月19日會見蘇林,他在長達21天的時間裡未曾公開露面。
在此期間,關於習近平的各種傳聞在網絡上持續發酵。一名中共紅二代近期在社交媒體上發文暗示習近平已經下台,並稱在今年8月底之前可能會有關於中國國內政治局勢的重大消息公布。
此外,網上還流傳著有關習近平因健康問題確認下台,或至少大權旁落的消息。也有傳言稱,習近平可能因重病辭職,北戴河會議決定由中共現任全國政協副主席胡春華接替他擔任總書記;另有消息指新的中央政治局常委建議名單中由丁薛祥出任總書記。隨著這些消息的發酵,網絡上關於習近平健康狀況的傳言愈演愈烈,包括他生病、中風,甚至在8月初北戴河會議期間遭遇政變,種種傳言甚囂塵上。
在此時,中共黨媒的表現也顯得異常。8月12日,中共黨媒求是網發表了一篇長達4800字的文章,大肆讚揚中共前領導人鄧小平的所謂科技思想,強調鄧小平在「文革」後推動了科技的發展。文章直至第七段才提及習近平的所謂「新質生產力」理論,而全文中僅提到習近平的名字一次。
8月10日,新華網刊登了一篇關於習近平推動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的文章,習近平的名字出現在標題中。《人民日報》當日的頭版頭條則聚焦於天津的歷史文化街區,儘管文中提到習近平,但標題中未見其名,正文也僅三次提及。《環球時報》則將俄烏戰爭作為頭版頭條主題。當晚的央視《新聞聯播》頭版頭條同樣未見習近平的名字。
與此同時,中共黨媒關於習近平的報導形式也發生了變化:文字報導的數量增多,圖片的使用也有所增加,而視頻報導則相對減少。
中共在7月中旬召開了三中全會。會議期間,關於習近平健康狀況的傳聞就已經開始不斷湧現,包括他中風甚至死亡的消息。此外,還有消息稱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張又俠發動了軍事政變,習近平在搶救後甦醒並使用替身接見外賓,以及他患有肝硬化並接受了肝移植手術等,種種傳聞層出不窮。
台灣嘉義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教授孫國祥8月21日對記者表示,習近平於8月19日重新出現在公眾視野中,並不足以徹底澄清此前三週他隱身期間的各種傳言。他說,這些傳聞之所以能夠產生影響力,正是因為中國並非民主國家。在中共的統治下,中國民眾的政治言論空間急劇下滑,使得謠言在這種環境中更容易傳播和發酵。他認為,傳播這些言論本身也是中國民眾在極權統治下的一種政治表達形式。
責任編輯:連書華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Previous Article【翻牆必看】分析:蔡奇言論異常的背後
Next Article 【菁英論壇】從烏戰看未來空軍 決定戰爭勝負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