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06日訊】(記者夏雨綜合報導)美國海軍超級大黃蜂戰機被發現在太平洋裝備SM-6導彈的空射版本,艦載SM-6導彈最近在反胡塞武裝衝突中首次投入實戰。這種導彈在太平洋的部署,可能對美國在與中共的衝突中發揮重大作用。
在中東作戰的美國軍艦發射了SM-6,以攔截胡塞武裝發射的彈藥,並將其用於地對空任務。這款導彈正在獲得遠程空對空的新角色,這是一個潛在重大發展,如果美國與中共開戰,它可以填補關鍵的能力差距。
美國海軍發言人告訴《海軍新聞》,「SM-6空射型(ALC)是作為SM-6系列導彈的一部分開發的,目前已在海軍中投入實戰部署。」
SM-6空射型的官方名稱為AIM-174,是美國海軍有史以來部署的射程最長空對空導彈。除了主要的空對空任務外,還能夠攻擊高優先級地面目標和軍艦。
環太軍演 超級大黃蜂攜帶SM-6導彈 向中共釋信號
最近幾天,在環太平洋演習期間,多架F/A-18E超級大黃蜂戰機被發現攜帶SM-6型導彈(看圖點這裡),登上尼米茲級航空母艦卡爾文森號,並停在夏威夷珍珠港-希卡姆聯合基地(Joint Base Pearl Harbor-Hickam)的停機坪上。環太演習號稱是世界上最大的國際海戰演習。
AIM-174被納入美國海軍,是空軍和海軍採購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正在開發的AIM-260 JATM空對空導彈的一項獨立努力。
在環太平洋軍演上觀察到海軍戰機上的導彈帶有AIM-174B標識,表明它們是空對空變體。不過,觀察人士指出,該導彈已進行過改裝以進行測試。這種配置在前幾年就被發現過,但海軍尚未承認這一發展。
英國王家聯合服務研究所(Royal United Services Institute)智庫的空中力量和技術專家賈斯汀·布朗克(Justin Bronk)表示,SM-6最近的公開亮相表明該導彈的開發已接近完成,甚至已達到初始作戰能力。
他告訴「商業內幕」,這「很可能是(美軍)向盟友和中國(中共)軍事觀察員故意發出的新興能力信號」。
6 月25 日,尼米茲級航空母艦卡爾文森號(CVN 70) 抵達珍珠港-希卡姆聯合基地參加2024 年環太平洋演習(RIMPAC)。 (U.S. Navy photo by Mass Communication Specialist 2nd Class Leon Vonguyen)
SM-6空射變體的四大特點
1.射程更遠。SM-6地面發射可以打擊遠至230英里的目標,直到去年秋天胡塞武裝開始襲擊紅海和亞丁灣的商業航道之前,這種導彈從未經歷過現實中的戰鬥。
空射版本得益於發射飛機的高度和速度,與地面發射版本相比具有顯著射程優勢,射程超過230英里,在空對空交戰中可能達到數百英里。
2. 多用途能力。除了主要的空對空功能外,AIM-174B還可以打擊高價值的地面和海上目標,充當準彈道導彈。這種雙重用途能力增強了超級大黃蜂的作戰靈活性,使其能夠打擊各種目標。
3. 網絡化戰爭:該導彈集成到海軍綜合火力控制-防空(NIFC-CA)架構中。這種網絡化方法使AIM-174B能夠從各種平台接收目標數據,例如F-35隱形戰鬥機、E-2D先進鷹眼和配備宙斯盾的戰艦。這種集成使超級大黃蜂能夠攻擊超出其自身雷達範圍的目標,從而大大擴大其作戰範圍。
4. 增強的動力學:AIM-174B從高速和高空的戰鬥機上發射,與地面發射的SM-6相比,具有更優越的運動學。使其速度更快,機動性更強,對敏捷空中目標更有效。
幫助美國海軍在太平洋對抗中共
AIM-174B為超級大黃蜂提供在極遠距離攻擊敵機(包括轟炸機、偵察機和加油機)的能力。這種能力對於在有爭議環境中保持空中優勢至關重要。此外,海軍還可以為「超級大黃蜂」配備能夠打擊高價值地面和海上目標的導彈,從而投射力量並威懾潛在對手。該導彈的射程和速度使其對敵方基礎設施和海軍資產構成可信威脅。
中共也一直在升級和現代化空軍和海軍,引發包括美國在內的太平洋國家的警惕。
擴大空對空射程導彈的新能力可以幫助海軍填補對抗中共部署遠程導彈的空白,特別是如果美中有朝一日發生衝突的話,兩國之間的戰爭將主要在海上展開,遠程打擊和防禦能力將至關重要。
「空射SM-6導彈為超級大黃蜂號帶來的主要好處是,航母艦載機聯隊可以打擊空中目標的射程大大增加。」布朗克說。
他說,這種能力對於美國海軍對抗中共空軍和海軍航空兵部隊特別有用。中共也已投資開發各種遠程防區外武器。
布朗克說,空射SM-6導彈能力可以使海軍航母艦載機聯隊能夠打擊中共轟炸機和情報、監視、目標獲取的偵察機,其射程比標準AIM-120D空對空導彈要遠得多。
空射型SM-6導彈不僅可以在太平洋展開競爭,對於美國來說,它也是應對中共軍艦和軍事化人工島嶼的實用資產。布朗克說,這種新型空射型導彈,可以「將保護範圍從航母編隊擴大到更遠,而不必冒險進入競爭激烈的空域」。
責任編輯:葉紫微#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CORRECTION / An F/A-18 fighter jet takes off from the deck of the USS Carl Vinson aircraft carrier during a three-day maritime exercise between the US and Japan in the Philippine Sea on January 31, 2024. (Photo by Richard A. Brooks / AFP) / "The erroneous mention[s] appearing in the metadata of this photo by Richard A. Brooks has been modified in AFP systems in the following manner: clarifying to remove reference to Okinawa and Taiwan. Please immediately remove the erroneous mention[s] from all your online services and delete it (them) from your servers. If you have been authorized by AFP to distribute it (them) to third parties, please ensure that the same actions are carried out by them. Failure to promptly comply with these instructions will entail liability on your part for any continued or post notification usage. Therefore we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all your attention and prompt action. We are sorry for the inconvenience this notification may cause and remain at your disposal for any further information you may require." (Photo by RICHARD A. BROOKS/AFP via Getty Images)
2024年1月31日,美國和日本在菲律賓海舉行為期三天的海上演習,一架F/A-18戰機從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的甲板上起飛。(RICHARD A. BROOKS/AFP via Getty Images)
Previous Article巨石強森為4歲臨終粉絲獻唱 錄視頻暖舉獲讚
Next Article 【菁英論壇】畢業即失業 中國最難一代大學生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