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7日訊】(記者鍾元台灣報導)中華民國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海洋委員會(海委會)主委管碧玲、台船公司董事長黃正弘等6日共同出席在基隆台船公司總廠舉行的1,000噸級巡防艦第三艘「連江艦」交船暨第四艘「花蓮艦」命名下水聯合典禮。
台灣千噸海巡連江艦交船、花蓮艦命名下水
鄭麗君強調,當天聯合典禮象徵台灣的「國艦國造」計畫又往前邁進一步,連江艦未來將配置於第八(澎湖)海巡隊,第四艘花蓮艦則將配置在東部地區,守護東台灣海域的安全,大幅提升海巡捍衛主權、維護漁權及守護人民的力量。
2024年11月6日,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出席「1,000噸級巡防艦第3艘連江艦交船暨第4艘CG1006命名下水聯合典禮」。(宋碧龍/)
鄭麗君6日抵達後,首先觀看「海巡任務及艦艇建造」介紹影片,並於致詞時向所有英勇守護台灣人民與國家的海巡人員,致上最高的敬意與謝意。她指出,管碧玲主委有時會向她分享海巡人員在海上執勤的影片,大家不畏艱難的英勇表現,令她為之動容。而海委會自今年起訂立「海巡節」,也請全體國人在當天一起向所有海巡人員致上最誠摯的敬意。
2024年11月6日,海洋委員會主任委員管碧玲宣布自二○二四年起將每年的十一月八日定為「海巡節」。(宋碧龍/)
台海委會定11月8日為「海巡節」
中華民國海委會6日宣布,自今年起將每年的11月8日定為「海巡節」,並經內政部核定,正式納入全國紀念日及節日。海委會主委管碧玲表示,這是對全國1萬多名海巡姊妹弟兄辛勞的肯定,也是對海巡署無私貢獻的感謝,海委會及海巡署將不斷努力,堅定守護台灣。
鄭麗君表示,台灣四面環海,海洋是台灣與世界連結的重要道路、國家發展的命脈及守護國家安全的關鍵防線,海巡則是落實「國安、治安、平安」三安的關鍵力量。而1,000噸級巡防艦擁有優異武器系統、極佳續航能力及耐海性能,在冬季東北季風來襲導致海象惡劣時仍可出勤,將大幅提升海巡署執法能量。
台灣2艘千噸級巡防艦亮相 鄭麗君:大幅提升海巡捍衛主權力量
鄭麗君指出,連江艦交船後,將配置於第八(澎湖)海巡隊,擔負海域執法、漁業巡護、海上救難與監控共艦等各項重要任務;花蓮艦未來則將配置在東部地區,守護東台灣海域的安全,實現「屏障太平洋、捍衛東台灣」的目標。大家對於這兩艘巡防艦都寄予厚望,相信未來加入海巡隊伍後,將能大幅提升海巡捍衛主權、維護漁權及守護人民的力量。當天巡防艦交船與命名下水聯合典禮,象徵台灣的「國艦國造」計畫又往前邁進一步。
她說,為推動該計畫,政府自2018年開始編列426億元(新台幣,以下同)(約13.81億美金)預算,支持海委會執行「籌建海巡艦艇前瞻發展計畫」,預計以10年(2018-2027年)為期,打造141艘、總噸位高達33,220噸的新式海巡艦艇,並帶動造船產業鏈的發展,大量增加船舶設計、材料、裝備、軍工、檢驗、維保廠商訂單,預計創造逾8千個就業機會及逾1千億元(約32.42億美金)產值,大幅提升台灣造船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此外,鄭麗君感謝管碧玲率領海巡署署長張忠龍持續推動艦艇籌建計畫,以及台船公司以世界第一流的造船工藝技術承造船艦,為增進台灣國防自主與國家韌性貢獻心力。
鄭麗君表示,行政院長卓榮泰上任後提出「國家希望工程」八大施政目標,其中一項就是「打造韌性台灣,維護安全與和平」,包括強化國土安全、數位安全及海洋安全,希望建構國家總體韌性,攜手理念相近的夥伴國家,一起維護台海與印太地區的安全,守護台灣自由民主的生活方式,因此行政院一定會做海委會、海巡署的後盾,全力支持各項計畫的展開,也再次感謝海巡捍衛主權、維護漁權、守護人民安全的付出。
管碧玲說,海巡肩負守護「國安、治安、平安」的任務,極為艱鉅,無論白天黑夜亦或是風雨中,始終站在國土最前線,維護海域秩序與安全,確保國民生命財產不受威脅。
管碧玲表示,為確保國人在海上的生命財產安全,將資源投注在維護海域安全有其必要性,海巡以專業與使命感守護我們的海疆,他們將循「國艦國造」政策,推動執行自2018年以來141艘艦艇,包含今日兩艘,未來7年11艘千噸級以上巡防艦,將如期如質完成;有鄭麗君副院長的祝福,相信未來必能乘風破浪,守護海疆一定攻無不克。
責任編輯:葉紫微
推薦閱讀:
王友群:為何日本等多國軍艦穿越台灣海峽?
台國防部智庫:天下圍堵中共之勢已成形
【探索時分】台灣擬採購鷹眼E2D 能否探測殲20?
52年來日台首次聯合演習 具歷史意義
守護國土 士林分署與連江地檢拍賣三無船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Previous Article搶在川普實施關稅前出貨 中國出口飆升超預期
Next Article 【名家專欄】中共掩人耳目快速擴張核武器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