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ne
【2025年04月02日訊】美國每一段時間都會出現一間明星企業,上世紀90年代是微軟,公元2000年之後是谷歌,2010年左右開始是蘋果。但最近這些年,美國的明星企業大概非特斯拉莫屬了。五年前特斯拉股票每股才二三十(美元,下同),到了2024年12月,已經升到480美元,五年的時間升了20倍,成了全球的明星企業。
但是從今年2月開始,特斯拉股票開始下跌,最低跌到了220多美元,跌掉了一半多。特斯拉股價大跌,到底是因為政治原因,還是本身盈利的問題?未來這間明星企業到底還有多大潛力?
股市震盪不受影響 馬斯克放話五年利潤增10倍
獨立電視製片人李軍在新唐人《菁英論壇》節目中表示,這幾個月特斯拉股票是在玩過山車了。2024年最低的時候是138美元,川普(特朗普)當選之後,拉到12月底的480美元。到了今年2、3月份開始下跌,一直跌到3月10日的最低點215美元,跌了近55%,腰斬還要多一點。這兩個星期又從215,拉到了280左右,漲了百分之十幾。
不過,從特斯拉近三年的股價走勢來看,去年年底的480美元,確實是助力川普當選之後一個虛高拉上去的。200~300美元左右其實是一個比較理性的價格。我是比較看好特斯拉的前景。
據《商業內幕》3月18日報導,在過去30天內,約850萬股特斯拉股票被做空。做空者因為股價下跌獲利頗豐富。3月10日那天,股價暴跌15%,從280跌到215,被認為是做空集中發力的一天。但是3月12日開始就發生扭轉了,因為川普出面力挺特斯拉,在白宮做直播帶貨,很多美國人現在開始買特斯拉,買進特斯拉股票。
李軍說,最近馬斯克接受了很多專訪,談他為什麼支持川普,為何要參與政府效率部。他認為美國是處在一個最危險的邊緣,所以他要站出來幫助川普把美國拉回正軌。我覺得一個世界首富能做到這一點,確實讓人敬佩。
資深媒體人郭君在《菁英論壇》表示,最近一二個月,特斯拉跌得那麼厲害,跟政治風潮有關係。在美國和歐洲都有團體專門針對特斯拉公司,以及特斯拉的車和車主,就是極左派組織的組織和團體。福克斯電視台的報導說,這些團體背後有索羅斯父子的影子。
索羅斯的書中認為,這個世界沒有辦法治理,除非有一個全球中央銀行,背後要有一個全球政府。現在想起來,和左派的東西完全是吻合的。這些事情雖然有些可笑,但確實是發人深省的。因為全球的左派炒作氣候變化,要求能源政策大改變,要把汽油車趕出市場。所以,以前最支援特斯拉車的、買得最多的是左派,現在最反對特斯拉的也是左派。以前對氣候變化不以為然的是右派,現在去支持馬斯克的就是右派。所以,人類的政治活動,很多時候並不是理性和邏輯的活動。
郭君說,不過特斯拉股票下跌,也不僅僅是政治因素造成的。特斯拉是2020年首次實現盈利的,當年淨利潤是7.21億美元。2023年淨利潤達到149.97億美元,3年複合增長率達到175%,盈利能力是爆破式增長。但是2024年,特斯拉淨利潤又大幅下滑,只有71億美元,下跌了53%,包括毛利率,稅前利潤也下降1%。尤其是過去特斯拉公司最重要的產品電動車,銷量雖然維持了,但是銷售額卻下降了6%。這是股票市場對特斯拉下降的一個主要原因。
馬斯克放話說,特斯拉未來幾年將真正進入利潤爆發的增長時代,五年內利潤將會增長10倍。2030年特斯拉的淨利潤要達到500億美元。馬斯克最近在特斯拉員工大會上,有一個很長時間的講話,他呼籲大家繼續持有公司的股票。他認為特斯拉真正的高增長時期即將來臨。
原中國億萬富翁趙海濤在《菁英論壇》表示,特斯拉不僅僅是個特斯拉,應該看到馬斯克這個人。馬斯克以及他現在的幾個產業鏈,除了特斯拉之外還有星鏈、SpaceX、腦機介面,這4個主要的板塊,現在也就只有特斯拉已經上市了。所以在我看來,這個企業是一個非常有發展潛力的企業。即便中國的比亞迪超過特斯拉的銷售量、利潤超過了特斯拉的利潤,做到全球電車第一了,我認為它也不如特斯拉。為什麼呢?有這麼幾點原因。
第一個,特斯拉在智能駕駛、FSD(全自動駕駛)這個領域裡面,全球沒有超過它的。它的演算法是最優秀的,也就是說,它基本上是創造了0到1的過程。而且它非常有企業自信,它把所有的智能駕駛演算法開源。由於它的開源,中國大批量的智能駕駛在此基礎上才發展1到10。如果沒有這個開源,中國這條路會非常的長。
第二個,是整個特斯拉汽車的結構製造也都開源,誰都可以拿去造,這個來源於什麼?這來源於它的一種自信,這是一種企業家的自信。作為一個做企業的來講,我對馬斯克這個人還是比較認可的。因為他非常具備雄心偉略,無論是他在做企業,還是現在參與到政治中,他都是一種憂國憂民的狀態。也就是說不光為了美國人民,他的科技創新、科技發展也是為了全世界的人民謀福利,往前發展。所以,馬斯克是一個人物,我對他是比較認同的,所以也對特斯拉這個企業是非常認同的。
再有,就是特斯拉這個企業,它的技術含量是非常高的。現在它展現出來的可以說只是九牛一毛。它敢於開源,也就是說它還有更多更多的東西已經研發成功了,甚至是說還有一些更先進的東西在研發中。
已經研發成功的那些,將來可以更新第二代、第三代產品,繼續領跑從0到1這個過程中。所以,它永遠保持著創新,保持著創新的企業怎麼會被眼前的一點困難所打倒呢?怎麼可能會被一些簡單的政治因素的摻雜、被一些資本市場的做空打倒呢?資本市場從來都是真金不怕火煉的,短期內的做空它是不害怕的。就像樓市一樣,你房價再跌我住著不賣,和我有什麼關係?你股票再低,我又不是在這股票交易中獲利,我又不賣;或者是我這個股東方長期持有,又不去拿股票質押融資;或者是說我的融資已經到了警戒線了,一旦股票大跌以後我需要補倉,我沒法補倉,我就要拿錢贖回這個股票,特斯拉不存在這種財務風險的。
趙海濤說,做空只是一部分持有特斯拉股票的股民,當了韭菜被收割了,反響比較大。但是無論你怎麼做空特斯拉股票,對特斯拉企業來講,是沒有太大的傷害性,所以不影響特斯拉的持續性發展。現在股票下跌,政治因素占了極大部分,也就是說股票市場反饋出來的,是大家趁著他在政治上遭遇了很多人的唾罵,特別是被解僱的這一幫人,以及背後的資本家大力做空它,那是為了這個話題去賺取一部分利潤。那些專門喜歡做空的機構,正好沒有機會做空,那麼剛好逮著這麼一個話題,我就做空賺取大量的利潤,那只是說他們去盈利的一種方式。對特斯拉這個企業來講,可以說是沒有任何關係的。
領先全球 儲能技術和AI快速成長
趙海濤在《菁英論壇》表示,特斯拉和中國的比亞迪這種公司是兩回事。特斯拉是一個科技型企業,它造的特斯拉車,最重要的還是AI智能駕駛。從現在保有量來看,500萬輛的保有量,FSD(全自動駕駛)的續費接近60%、70%。也就是說它的科技,它的智能駕駛是得到大部分人認可的。一旦達到700萬輛保有量的時候,一個月99美金的續費,那個利潤率是相當可觀的,就是它的軟性的部分。所以,一旦特斯拉車保持著市場上占有率,企業科技保持著不停創新的時候,它的這種訂閱收費就會非常高,再一個它的科技方面無人能超越。
趙海濤說,發電和儲電是一個爆發性的產業。在美國我身邊有好多人裝了特斯拉的儲能電池,上面加上光伏板、太陽能板,美國政府也要求新建房是必須要加儲能的,也就是說加屋頂光伏,加儲能,這個市場是非常大的。
特斯拉很低調,知道特斯拉產品的這些用戶,到特斯拉官網上就下了訂單,導致它的訂單量大幅度增加,利潤率大幅度提高。但這僅僅是冰山一角,並沒有做大量的營銷,這是特斯拉的一個整體的大的布局。它的電動車和儲能所用的電池技術,必須保持同步更新。當儲能技術更新了以後,它的電動車的電池板的儲能,動力電池的儲能技術也會更新。
趙海濤說,特斯拉在這上面相當於一個研發,帶動兩個部門銷售業績的同步增長。所以這是一個生態,而且還是屬於一種符合未來發展的科技生態,這方面是大有市場的。
郭君在《菁英論壇》表示,發電和儲電是兩個產業,特斯拉的發電主要是用太陽能,用太陽能板把陽光轉換成電力。儲電是用大型的電池把電力儲備起來,後者尤其重要。現在全球競爭最厲害的就是這種新型電池技術和製造,在這方面特斯拉是領先的,尤其是電池組技術,就是電池組的配電技術。
2024年,特斯拉發電和儲電設備的銷量增長了六成多,從60億美元增長到100億美元。按照一般的估算,美國這個市場未來五年會有4000億美元的價值,全球估算大約有2萬億美元,這個潛力非常大。
除了這個以外,機器人也是特斯拉的潛在價值之一。特斯拉電動車主要的核心技術,就是自動駕駛。自動駕駛核心,就是自動識別和自動決策,然後落實到自動的由機器控制運作。機器人製造的核心,其實也是這個東西。
郭君說,未來機器人有兩個大部分,一個是工業機器人,就是製造設備的自動化。工業機器人的製造,日本很厲害,中國也非常厲害,也不錯的。但是日本和中國的機器人,都是要事先設計好程式,然後由機器人按照程式來工作。這個在中國叫自動化專業。未來勞動力短缺,製造業的機器人會越來越重要,尤其是那些可按照具體情況轉換工作目標的機器人。所以,特斯拉的自主識別、自主決策、自主操作就會越來越重要。
機器人的另外一個使用就是家用機器人,尤其是所謂人型機器人。有估算說未來十年,全球會有數以百萬計的人型機器人進入家庭,是萬億美元級別的產業。馬斯克甚至說,未來人型機器人的數量可能會超過人類。這個當然也是以AI為基礎的自主識別、自主決策、自主操作系統。
郭君說,現在世界上表現最好的,而且技術最成熟的人型機器人,就是特斯拉的Optimus,特斯拉在加州的弗里蒙特工廠,今年將開始全面生產人型機器人,第二代Optimus。據說,今年就會生產5000個到1萬個,真正大力發展是在2026年。
新唐人、推出的新檔電視節目《菁英論壇》,是立足於華人世界的高端電視論壇,該節目將彙集全球各界精英,聚焦熱點議題,剖析天下大勢,為觀眾提供有關社會時事和歷史真相的深度觀察。
本期《菁英論壇》全部內容,敬請線上收看。
《菁英論壇》製作組
責任編輯:李昊#
轉載和引用《菁英論壇》文章,請保持原文內容,並標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