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中南海變天傳聞四起 三號人物不妙?

    2025 年 5 月 13 日

    重慶一學院75萬採購299元設備 引民眾質疑

    2025 年 5 月 13 日

    美中達協議 小包裹免稅政策尚不明朗

    2025 年 5 月 13 日
    Facebook Twitter Instagram
    Facebook Twitter Instagram
    翻吧中國網
    • 首頁
    • 焦點
    • 兩岸
    • 健康
    • 旅遊
    • 運動
    • 娛樂
    翻吧中國網
    Home»兩岸»【菁英論壇】中共大佬發難 三中全會提10條意見
    兩岸

    【菁英論壇】中共大佬發難 三中全會提10條意見

    wp_news2By wp_news22024 年 8 月 22 日尚無留言1 Min Read
    ZHANJIANG, CHINA - JULY 17: Trees sway in the wind as typhoon Talim approaches on July 17, 2023 in Zhanjiang, Guangdong Province of China. Talim, the 4th typhoon of this year, is forecast to make landfall in coastal areas between Guangdong Province and Hainan Province in south China on the night of July 17. (Photo by VCG/VCG via Getty Images)
    Share
    Facebook Twitter Reddit Telegram Pinterest Email

    None

    【2024年08月22日訊】8月19日,被各類傳聞包圍久未現身的習近平,終於在迎接越南國家主席蘇林的儀式上正式露面了。但官方媒體對他的報導有一點詭異,雙方元首近的特寫鏡頭,在第一次報導很久之後才被補上。而此前有關北京出事的傳聞也並非空穴來風。有高層消息透露,三中全會前,中共老同志集體向習近平發難,針對中國當前的國際形勢、經濟以及社會民生問題提出至少十條意見。
    新華社失控?報導習近平的畫面很反常
    獨立電視制片人李軍在新唐人《菁英論壇》節目中表示,8月19日上午,久沒露面的習近平接見越南國家主席蘇林,中共官媒新華社的報導有很多很反常之處。總結三個字就是:遲、短、漏。19日上午,新華社在相關報導當中,遲遲沒有發布習近平近身的圖片和視頻,發出的只是兩國國旗的畫面,而這個時候越南媒體將習近平和蘇林的圖片都在網上發出來了。到了中午,央視出了一個習近平會見蘇聯的報導,3分35秒全是大景,仍然沒有習的近身鏡頭。下午,外交部華春瑩,在她的社交媒體上發了一張習近平和蘇林在一起的照片。這看起來有些奇怪,國內第一個出習近平照片的不是新華社也不是中共媒體,而是外交部。到了傍晚的時候,中共媒體報導才開始有習近平的圖片,晚上新聞聯播終於有了習近平的近身畫面。這就出現了第二個問題――短。央視新聞中,有關習近平的每個畫面大概只有二三秒,這是很反常的。在過去的任何一個報導中,習近平的畫面不會少於6秒。第三個問題是漏,19日當天,我看越南媒體至少報了五條相關新聞,但是卻唯獨沒有習近平和蘇林會談的報導,難道他們倆沒有坐下來談?
    按理說,對於習近平的報導,中辦、中宣部都會有非常嚴格和具體的要求。此次新華社第一條新聞出現兩國國旗的畫面,這裡面就有大問題。說明在8月19日的早上,新華社沒有得到可以發習近平照片的通知,所以才發了國旗的畫面。我原來在南京電視臺,宣傳部就有明確的要求並下發通知,市委書記的每個鏡頭不能少於5秒,市長是4秒,副市長是3秒,這是新聞紀律。記者拍的時候,如果拍短了是要寫檢查的,因為這是領導幹部身份的一種標誌。如果按照這個標準,習近平在央視出鏡二三秒應該屬於普通大眾,連省部級都不是。
    李軍表示,通過這次中共官媒對習近平見蘇林的報導,我幾乎可以百分之百得出一個結論,就是相關習近平的報導,現在被嚴格控制,而這種控制是動態的,就是怎麼報隨時等通知,所以才會出現這種情況。是誰在嚴格控制?為何要嚴格控制?我看這次的報導,不太像中辦主任蔡奇在控制,因為蔡奇長期搞輿論宣傳,他比較熟悉媒體,一般不會出現這樣的漏洞。其實這個信號是挺危險的,如果這個控制權在其他人手上,那就等於習近平已經被控制起來了。還有另外一種情況,就是習近平親自上陣指揮,隨時改變主意,高興的時候,可能一天新聞聯播都是他,不高興的時候,可能多少天都沒有他。
    大佬集體發難 提出至少十個意見
    資深撰稿人、獨立時評人蔡慎坤在《菁英論壇》表示,習近平長時間沒露面,被各種傳聞包圍。之前我就說過,19日是禮拜一,如果習還不出來的話,那麼他這個新時代基本上就結束了。同時我也認為,他必須出來,因為蘇林是他親自邀請來的,你邀請來的客人你不見,怎麼可能?所以傳聞和現實逼著他出來,19日,他果然出來了。
    我一直認為,中共它本身是一個黑箱操作的政治制度,所以產生謠言是很正常的。各種各樣的說法,都是在極權政治體制下,老百姓或者不同的派系,對付極權統治者最好的一種武器。因為你沒有辦法扳倒它的時候,只能不斷地通過流言或者是各種各樣的傳聞,在政治上製造恐慌或者是混亂。所以說這些傳聞在海內外掀起了巨大的浪花。各種各樣的說法實際上它能起到動搖軍心,動搖黨心民心的作用。從某種程度上講,它是民心或者是民意的一種體現,或者說有時傳言也是一種遙遙領先的預言。
    我不認為這次的傳聞是完全沒有根據的,而是有根據的,絕不是空穴來風。首先,我們看到三中全會召開之前,習決定在黨內徵求老同志的意見,老同志針對他的「決定」(《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了不少意見,據我得到的消息是不下十條。這些意見非常之集中。當然,不是說讓他退位的意見,是針對中國現在的國際形勢或者是國內的經濟,或者是一些社會民生的問題,提的非常之具體,而且他又沒有辦法反駁。如果是以前提意見,他可以反駁,但是二十大之後,整個天下都是你的了,過去他可以把經濟上的問題推給國務院,推到李克強的頭上,但是現在,他沒辦法推了,老同志們都是很溫和、善意地告訴他,這些問題必須要解決,必須要正視,因為我們是本著為了保黨、維護黨的整體利益,我們都是在一條船上,如果你現在不聽,把這個船搞翻了,那大家都可能被淹死,他多多少少是聽進了一些意見。
    我們還看到,在三中全會期間,「改革家習近平」那篇文章被下架。那篇文章不是新華社拍著腦袋炮製出來的,而是經過中宣部,中央書記處聯合起來召開會議,包括政策研究室一起共同研究搞的,更重要的是習近平本人知道,要把他貼上一個改革家的標籤,「改革家」已經寫進「決定」了。結果,「改革家習近平」這篇文章出來只有一天就消失了,很明顯,是有外部的壓力,這種外部的壓力主要是來自黨內的壓力,就說你把自己已經排到跟鄧小平比肩,甚至超越了鄧小平的地位。但是過去的10年,你不僅沒有做改革,而且是大踏步地在倒退。所以大家覺得,你還把自己標榜為一個改革家的話,那不僅是打自己的臉,也是打中共的臉,所以好言相勸,你就不要再做這個事情了。這樣,他表面上能夠接受,但是心裏還是非常有怨氣和不滿的。
    蔡慎坤說,我從參加三中全會會議的人那裡瞭解到比較可靠的消息,習有兩次沒有參加會議,其中有一個半天的討論,他沒有參加。還有閉幕式他沒有參加,究竟是對這次三中全會表達不滿,還是因為身體不舒服?尚不清楚。所以說,那些傳聞不是無中生有的。
    習近平高度集權 從上到下選擇躺平
    蔡慎坤在《菁英論壇》表示,現在北京的所有動向都圍繞著習近平來做文章,他是最主要的問題焦點,如果他的問題不解決,中國的未來,政治、經濟、社會、民生,特別是國際關係,都會出現嚴重的問題,而且沒有人能夠收拾這個殘局,這是最大的問題。現在習近平高度集權,甚至連他的親信都不信任,而且他不放權。據說每天匯報給他的大事小事上千件,都要等他做批示,他不指示,下面的人就不知道該怎麼辦,我相信蔡奇也不敢擅自做決定。每一個層級或者每一個部門,每一個領導基本上都是躺平,要等他點頭。所以,現在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中央各個部委,還有每一個職能部門都在躺平,因為大家誰都不知道該怎麼辦,不躺平怎麼辦?我相信,現在蔡奇天天盯著他,可能都要不斷地揣摸他心裏是怎麼想的,揣摸不對,就可能出問題。所以我覺得現在躺平是一個很正常的選擇。
    《時報》總編輯郭君在《菁英論壇》表示,躺平同時也是一個很保險的選擇。躺平其實是專制政治結構性的疾病,是先天的,也是專制體制的遺傳病,是無藥可治的。現在關鍵是任何決定、決策都要通過頂層設計,北京不研究不批准,下面什麼都做不了。對下麵的官員來說,不能夠妄議中央,也不能夠妄議政策,唯一的辦法就是躺平。其實在中國歷史上,這種自上而下的改革,不管你的想法多麼好,基本上都是失敗的,就是這個原因,因為具體的事物,執行起來和腦袋中你想像的情況差別很大。我們看到,中共現在面臨的最大的問題有外交、內政,但本質上都是經濟問題。經濟不行了,政府沒錢,現在專制體制最大的問題就是需要很多錢,要花很多錢才能維持專制體制。現在政府沒錢了,這絕對不是一個小問題。我們經常看到外國的政府破產,不管是地方政府破產,還是中央政府破產,對基本的社會結構沒有太大的衝擊。因為現代社會它是以自治為基礎的,但專制體制社會,是領袖一個人治國,集權機構治國,它出問題,全社會都會跟著出問題。
    郭君說,現在北京的變化,有兩個特徵。一是,經濟政策的變化,比如李強最近開始特別活躍,要提升服務性第三產業,什麼補教行業、街邊經濟(其實就是李克強的地攤經濟)等等,這些都要大力支持、大力扶持,包括開放地方政府讓地方去橫徵暴斂,這些是對習近平經濟的反動。第二個特徵是,對外的交往。我們發現戰狼不見了,變成了戰狗,狼性大大降低了,尤其對美國的態度變化特別明顯。比如說中共釋放了很多信號,要對美國緩和,但這種緩和很難,因為中共和美國關係的核心是臺灣問題。所以緩和關係的核心,不是靠嘴上說的,也不是說軟化就可以了,是要改變對臺灣的戰略。美國認為,你放棄了武力攻臺的戰略,緩和才可能達成,這個改變恐怕很困難。對習近平來講,這是他突破憲法限制連任的基礎,一旦讓步,內部的基本盤也就沒有了,反對派一定會藉此來反攻。所以我認為,北京現在就是處在這種進退不得的狀態。
    新唐人、推出的新檔電視節目《菁英論壇》,是立足於華人世界的高端電視論壇,該節目將彙集全球各界精英,聚焦熱點議題,剖析天下大勢,為觀眾提供有關社會時事和歷史真相的深度觀察。
    本期《菁英論壇》全部內容,敬請線上收看。
    《菁英論壇》製作組
    責任編輯:李昊
    轉載和引用《菁英論壇》文章 ,請保持原文內容,並標明出處。

    Post Views: 910
    Share.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LinkedIn Telegram Reddit Email
    Previous Article三退聲明精選(2024/08/21)
    Next Article 鄭州警方被曝實施酷刑:百餘人被鐵鏈串起
    wp_news2
    • Website

    Related Posts

    中南海變天傳聞四起 三號人物不妙?

    2025 年 5 月 13 日

    重慶一學院75萬採購299元設備 引民眾質疑

    2025 年 5 月 13 日

    美中達協議 小包裹免稅政策尚不明朗

    2025 年 5 月 13 日

    分析:上海小修小補不敵中國經濟千瘡百孔

    2025 年 5 月 13 日

    美4月關稅收入創紀錄 達163億美元

    2025 年 5 月 13 日

    中國經濟下行重創金融市場 關稅戰下雪上加霜

    2025 年 5 月 13 日
    Add A Comment

    Leave A Reply Cancel Reply

    owvpn
    Stay In Touch
    • Facebook
    • Twitter
    • Pinterest
    • Instagram
    • YouTube
    • Vimeo
    Don't Miss

    中南海變天傳聞四起 三號人物不妙?

    By wp_news22025 年 5 月 13 日

    趙樂際資料照。(Wang Zh…

    重慶一學院75萬採購299元設備 引民眾質疑

    2025 年 5 月 13 日

    美中達協議 小包裹免稅政策尚不明朗

    2025 年 5 月 13 日

    分析:上海小修小補不敵中國經濟千瘡百孔

    2025 年 5 月 13 日

    我要爆料

    請提供EMAIL,以便聯繫索取爆料資料

    About Us
    About Us

    歡迎來到【翻吧中國網】專為大陸及台灣網路使用者打造的無差別媒體播報網。我們致力於揭露中共未曾公開或試圖掩蓋的事實。

    Our Picks

    分析:上海小修小補不敵中國經濟千瘡百孔

    2025 年 5 月 13 日

    美4月關稅收入創紀錄 達163億美元

    2025 年 5 月 13 日

    中國經濟下行重創金融市場 關稅戰下雪上加霜

    2025 年 5 月 13 日
    New Comments
    • 「WordPress 示範留言者」於〈網站第一篇文章〉發佈留言
    Facebook Twitter Instagram Pinterest
    • 首頁
    • 健康
    • 旅遊
    • 運動
    • 娛樂
    © 2025 翻吧中國網. Designed by 翻吧中國網.

    Type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