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ne
【2025年04月02日訊】觀眾朋友好,歡迎收看新唐人新聞快報,今天是美東時間4月1日,星期二。
今日焦點:台海劍拔弩張,多國同時表態譴責中共;兩頭通吃!中共同時向俄烏供無人機 藉機發展技術;權力轉向?中共中央政治局再提「能上能下」 軍頭未露面;中共派高科技間諜船到澳紐海域 澳洲抗議。
【中共發動年度最大對台軍演 美歐表態反對 菲律賓表示備戰】
中共東部戰區4月1日無預警發動了環台聯合演習,台灣國軍馬上以「立即備戰操演」應對,三軍保持高度戒備。截至1日下午3時30分,台灣發現共軍參與演習的有13艘軍艦和2艘海警船,並有主、輔戰機及直升機、無人機等71架次,其中36架次逾越中線,另外山東號航母編隊共8艘軍艦也位於台灣東南方約220海里處。
台灣國軍出動了戰機和艦艇,並部署了陸基導彈系統,以回應中共的環台演習,並指責中共是世界上「最大的麻煩製造者」。
與軍演同一時間,有中國人從福建泉州出發乘橡皮艇企圖偷渡金門,被台灣海巡署發現並抓獲。在去年中共舉行聯合利劍A、B演習與海空聯合戰備警巡時,都剛好有中國人偷渡金門。台灣方面認為這是「搭配軍演偷渡」行為,似乎是軍演的一環。這種偷渡行為,既有偵察台灣海巡防務漏洞,也有灰色地帶襲擾的作用。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週二表示,美國正密切監視中共在台灣附近的軍事活動,並將在北京的軍事、經濟和外交壓力下繼續支持台灣。這位發言人說:「中共已經表明自己不是一個負責任的行為者,不惜將本地區的安全和繁榮置於危險之中。中共在台灣附近進行不負責任的威脅和軍事施壓行動毫無道理。」
歐盟外交事務發言人阿尼塔‧希佩爾指責中共在台灣周邊舉行軍事演習,加劇兩岸緊張局勢,並呼籲各方「保持克制」。
對於中共的突然軍演,菲律賓參謀總長布勞納(Romeo Brawner Jr.)表示,如果鄰近的台灣遭到「入侵」,菲律賓將不可避免捲入衝突。布勞納1日參加北呂宋司令部(Nolcom)成立38周年紀念活動上發表講話,訓示駐守在呂宋島北部的部隊:「開始規劃行動以因應台灣可能遭到入侵。」
他指出,菲國軍方的職責之一是「營救」約25萬名在台灣工作的菲律賓人。布勞納還警告,中共正試圖滲透菲國軍隊和其它機構。
【兩頭通吃!中共同時向俄烏供無人機 藉機發展技術】
俄烏戰爭爆發三年多來,中共的角色倍受關注。美國華府智庫「詹姆斯敦基金會」的最新報告顯示,中共同時在向俄羅斯和烏克蘭提供無人機,並利用這場戰爭改進和提高自身的無人機技術。報告指出,北京此舉不僅意在提升軍事實力,還有對付台灣並收集西方情報的目的。
該報告表示,自2022年俄烏戰開打以來,北京當局向俄羅斯輸出了大量的無人機和高科技零件,並藉機檢驗這些無人機的實戰能力,吸取實戰經驗。與此同時,中共軍事供應商也祕密地向烏克蘭提供類似無人機裝備,甚至將其塗上烏克蘭旗幟,協助烏軍攻擊俄方。
發表這份報告的研究員張崑陽指出,北京此舉並非真的要打擊俄羅斯,而是因為中共深知,烏克蘭在無人機的操作和協調等方面,要比俄羅斯更強,所以才能夠一直有效抵抗俄軍的入侵,他們在烏軍身上能夠學得更多。同時,北京還可能藉此透過間諜活動,來收集烏軍及北約的戰術情報。
報告指,在過去3年的俄烏戰爭中,中共注意到,俄軍主要依賴中小型無人機進行偵察,並實施有限的局部攻擊,以及伊朗的「見證者-136」自殺無人機的大規模轟炸戰術。
其中,俄軍在烏克蘭札波羅熱戰區,成功運用雙無人機戰術,先摧毀防護網,再精準打擊對方弱點。這些經驗被中共專家稱為「戰術重大變革」。
此外,烏軍依靠北約支援的精準無人機和本土量產計劃,也讓中方意識到,AI和數據整合對無人作戰的重要性。
事實上,中俄軍事合作日益加深。去年底,兩國在珠海展示隱身戰機和「九天」無人機,顯示其技術野心。但北京對俄烏「兩頭通吃」的做法一旦被曝光,也一定會讓莫斯科和基輔心生芥蒂。
報告預測,這些經驗將被應用於中共最新軍用無人機「九天」。專家警告說,鑒於商用無人機大廠「大疆」技術領先,加上「軍民融合」政策推動,中共軍用無人機發展迅速,可能將威脅台灣及其它地區的安全,挑戰美國的主導地位,值得國際各方警惕。
【權力轉向?「能上能下」再提 軍頭未露面】
我們繼續來關注中共高層的動向。
3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例行會議,審議了「生態環境督察條例」和第四輪巡視情況。但這次會議的形式與往常大不一樣,黨媒只發文字通稿,沒有視頻、沒有現場照,連習近平正面畫面都未公開。而軍方高層、此前傳出被查的中央軍委副主席何衛東,也依然沒有現身。
在敏感時間點缺席政治局會議,有分析認為,何衛東「出事」傳聞的可信度正在上升。
此外,本次會議通稿中,還出現了一個敏感表述——「推進領導幹部能上能下常態化」。據評論員鍾原指出,這已是5個月內第二次出現,反映出這一提法在中共高層被反覆強調,引發外界持續關注。
更引人注意的是,過去常見的「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這句表述,本次會議通稿中完全沒出現,僅用了「黨中央」一詞反覆替代。據時政評論人士周曉輝梳理,從過去一整年到2025年初的會議通稿來看,此類措辭變化在近年極為少見,外界普遍認為,這可能是一個權力結構正在重新洗牌的信號。
而本次巡視對象涵蓋了中宣部、統戰部、台辦、新華社、《人民日報》等34家中央單位,重點提到要「解決亂作為、不作為、不敢為、不善為」的問題。輿論注意到,這些單位多屬意識形態系統,是否有「點名敲打」的意味,引發猜測。
同一天,新華社一邊發布了習近平去年在科技大會上的舊講話稿,一邊又刊出強調民營經濟「技術創新貢獻占比超七成」的文章,兩者風格明顯不同。有評論指出,官方宣傳在「舉國體制」與「市場經濟」之間出現搖擺,釋放出不小的政治信號。
此外,外界還注意到,這次會議並未延續過去常見的「持續保持反腐高壓態勢」說法,反而強調「依規依紀依法」。不少觀察人士認為,中紀委或正面臨許可權收縮,意味著過去十年大規模借反腐清洗異己的路徑,可能正在發生變化。
目前,關於何衛東、軍中高層頻繁「失聯」的傳聞仍在發酵,而黨媒的不透明處理方式,讓外界的疑問更上一層樓。
我們將持續關注中共高層權力動態的最新發展。
【中共派高科技間諜船到澳紐海域 澳洲抗議】
在中共海軍完成環繞澳洲的航行後不到一個月,中共又派科考船抵達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海域。
一艘具有間諜能力的中共「高科技」科考船「探索一號」,被發現目前正在澳大利亞沿岸航行,澳大利亞對此保持警戒,有關機構正跟蹤監視這艘科考船,並向北京表示抗議。
「探索一號」隸屬於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全長94米,船寬近18米,船上配備11個實驗室,可以攜帶兩種深海潛水器,潛水深度分別達到海平面以下4,500米和10,000米。
「探索一號」1月初離開香港向南航行,2月底抵達新西蘭。然後與新西蘭等七個國家的六十多名科學家們一起對普伊塞古爾海溝底部進行了研究,這個海溝位於新西蘭南部海平面以下6,000米。
這艘船在完成聯合探索行動之後,並沒有直接返回中國,而是南下塔斯曼海,這裡位於澳洲專屬經濟區內。
澳洲國防官員表示,這艘船具有「合法」科學研究和收集情報的「雙重用途」,其所行駛的路線與澳洲的海底電纜相似,可能正在繪製海底地圖,或者連結主要城市的海底電纜圖,而總理安東尼‧阿爾巴尼斯表示,他「不希望」這艘船在澳洲水域作業。
今年3月,中共三艘軍艦在沒有任何事先通知的情況下,在塔斯曼海進行實彈軍事演習,導致49架航班臨時改變航線,引發澳紐兩國強烈不滿。
【川普審查哈佛90億美元撥款 校長表態合作】
川普(特朗普)政府週一宣布,正在審查提供給哈佛大學的90億美元聯邦合同和撥款。哈佛大學校長艾倫‧加伯當天表示,將和美國司法部合作打擊反猶太主義。
幾小時後,加伯給哈佛附屬機構發送了一封電子郵件。信中寫道,政府的調查使得哈佛大學及其社區醫院等附屬機構的研究資金面臨危機。
「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我們將與聯邦政府打擊反猶主義工作組的成員進行接觸,以確保他們全面了解我們在打擊反猶太主義方面所做的工作,以及今後將採取的行動。」他寫道。
加伯辯駁說,哈佛大學致力於打擊反猶主義,並列舉了該校為此而採取的行動,如加強紀律規定、增強培訓與教育,以及啟動促進文明對話的項目。但他也承認,哈佛大學在這方面還存在問題。
美國政府多個部門週一聯合宣布,正在審查哈佛及其附屬機構與聯邦政府之間簽訂的價值2.55多億美元的合同,以及政府承諾的高達87億美元的多年期撥款。這是川普政府對哥倫比亞大學採取類似行動後,針對美國高校縱容校內親巴勒斯坦抗議和反猶主義事件採取的又一舉措。
感謝您收看這一期的《新唐人快報》,我們下期節目時間再見。
《新唐人快報》製作組
責任編輯:李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