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台湾有事」言论持续发酵,中日外交互相驳火。然而,中国不像先前动用「稀土牌」强势反击美国,至今仍未使用此招针对日本。美国前贸易谈判代表卡特勒(Wendy Cutler)指出,中国担忧稀土管制可能使全球反弹、供应链重组,反噬自身。
钓鱼台争议曾动用稀土牌 日本吃足苦头
《彭博》(Bloomberg)报导,高市早苗「台湾有事」言论至今,中国陆续祭出旅游警示、停止进口日本水产品等反制手段。不过中国至今尚未动用「稀土牌」反击日本,专家直言,北京政府有所保留,罕见的克制反击手段。
报导指出,2010 年中日爆发钓鱼台领土争议时,中国就曾动用稀土禁运,让日本吃足苦头。稀土对于制造电动车、智能型手机和飞弹至关重要,让当时的日本急着寻找替代来源。

中国忧全球反弹 贸易伙伴向美国靠拢
不过时隔 15 年后,国际情势有所不同。美国前贸易谈判代表、现亚洲协会政策研究院学者卡特勒表示:「北京若打稀土牌,将是一步险棋。」卡特勒分析北京此举可能疏远贸易伙伴,促使各国与美国展开更深入的交流。
康乃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政府学副教授卡尔森(Allen Carlson)表示:「中国这样做,将使那些非目标贸易伙伴在深化与中国的经济关系时有所疑虑。」卡尔森补充:「这些国家会想:『中国都这样对日本了,为何不能也这么对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