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31日訊】(記者李圓明採訪報導)中國房價「跌跌不休」,人口失業頻頻,越來越多的業主不得不賣掉自己唯一的住房。專家分析認為,人口、經濟、消費等多重因素疊加到中國房地產上,房地產不會再復甦。
近年來,房價的下跌導致民眾的積蓄蒸發。廣東網友「三五」近期在自媒體發帖表示,他買房三年(禁售期),真的快扛不住了。2022年初,因為馬上結婚,他咬牙購買了深圳福田小兩房,首付近200萬,總價600萬,月供一萬八,花光了多年積蓄,還負債了幾十萬。
他說,那時候公司沒有爆雷,年底還有獎金,夫妻兩人工資加一起還能覆蓋月供,沒考慮太長遠。去年底他被部門裁員,一邊是存款像流水一樣見底,一邊是雷打不動的月供扣款,每個月最焦慮的日子就是房貸扣款那天。
他感嘆三年多變化太大了。同小區房源掛牌假降了近120萬,而且仍未見底。沒想到自己十年打拚、省吃儉用攢的錢,竟能如此快就灰飛煙滅。
年初到現在,他找不到什麼好工作。每天睡不好覺,焦慮、恐懼,覺得好失敗……好多次夜裡醒來,不禁會想:要是當初沒買房,要是能熬到現在或乾脆不買,那該多好。「當初真是哪來的自信,能確保自己穩定收入30年?」
他寫道,很多人勸他「放手」,預計今年會有一大批跟他一樣的業主,虧上百萬結束痛苦的房貸。
99年的深漂女孩「小熊」發帖表示,她剛買房,還有330萬貸款,每天在自媒體寫日記緩解焦慮,希望早日跟房貸說再見。
圖為深圳女孩焦慮曬出自己的貸款,每期還14,000餘元,還欠327萬多。(網頁截圖)
越來越多的人在社交媒體上分享自己賣房的經歷。
一名深圳打工人表示,現在很多放手的。房市這麼低迷,看掛盤量就知道,掛盤量每天都在新增,太可怕了。主要是很多人接受不了十幾年打拚一場空,重新回到十幾年前剛畢業的經濟狀態。
微信公眾號「真實故事計劃」7月29日發布帖文《賣掉唯一住房的人》,收集了三個典型的賣房故事。
文章說,杭州的大福,2021年花360萬買下「婚房」。當時大福在一家大企業做電商、直播運營,月薪近三萬元,丈夫是一名大廠程序員。
2024年1月,老闆告知公司業務虧損,無法養活團隊。同年6月,她入職了另一家公司,又在轉正前8天,公司再度毀約。作為程序員的丈夫已經35歲了,合同還有幾個月到期,基本不會再和他續約,早就張羅著找新公司。
大福最終賣了房,房子以300萬的價格賣出,加上裝修費、增值稅、中介費,以及房貸還的利息,這個在高位買房的家庭總虧損超過100萬。當初精心挑選的家具掛在二手平台被「撿漏」便宜賣掉。賣房後的半個月,大福每天都哭。
大福夫妻租了一套毗鄰森林公園的房子,雖然大福將這裡布置得像家一樣溫馨,但總覺得無法融入到這個房子裡,以後不知道還得費多少精力在搬家上。
文章講的另一個賣房故事的主人公是浙江金華的曹玫,她將一套剛入住半年的新房以虧損逾30萬的價格賣出,賣房後的五天裡,瘦了六斤。
疫情之後,曹玫的丈夫所在的銷售行業不景氣,加之患有肺癌的母親病情惡化,家庭最基本的月支出至少要三萬。房子不再保值,如果不是及時脫手,死扛到今天,她還要再虧60萬左右。回想這段經歷,曹玫表示,她在「該買房了」的婚俗觀念中倉促入市,還沒真正理解,30年房貸意味著跨越4~6個經濟周期。
文章的賣房故事中,只有在北京工作過18年的林清是經濟壓力最小的。2024年3月,林清的父親患病離世,2個月後,她賣掉了房子,轉而到天津工作。曾經超過9000元的月供,變成了1700元的房租,也不用交一年好幾千塊錢的物業費。天津生活成本低,存款產生的利息,能覆蓋林清的最基本的開銷。
長期以來,人們租房缺乏安全感,拚命工作,貸款買房,被稱為「高價上車」。如今,中國多地包括北京、上海、深圳、青島等地,房價掉了三分之一,甚至腰斬。賣房被稱為止損,買房者自嘲是「入坑」。
網友表示,「現在賣,這叫止損,中介說的對,應該感到慶幸。以後再想賣,那才叫割肉。」「唉,買啥房啊。租就對了,除非家裡有礦。」「斷供是年輕人的唯一出路。」「問題的根源是失業了,不是買房。」
一位大陸房產人告訴記者,房子不好賣,現在根本沒有投資買房的,買房的就二類了,一類是剛需,比如結婚、小孩上學;一類是改善住房條件。他們房產經紀還能活下去要付出很多,還得掌握很多售房技巧,公司經常搞培訓。
綜合陸媒報導,從全國來看,絕大多數城市成交量低於2021年的高峰期,且不少三四線城市處於下行趨勢。
房子量價齊跌 分析:多重因素疊加 中國房市最慘
目前,官方一再宣稱只有普通住宅價格下跌,而一線大城市高檔住宅仍然堅挺,但實際情況是,黃金地段頂流豪宅也扛不住房市下跌的逆流。
北京海淀區核心位置的萬柳書院,房價最高曾達36萬/平方米,今年6月一套二手房成交價為20萬/平方米,跌幅達35%。房天下網站上還有萬柳書院的房子單價降到14萬元/平方米,1月掛牌,半年都賣不出去。
古北壹號是上海頂級豪宅之一,位於上海市閩航區、長寧區交界處,這個地段是上海傳統的豪宅區,成交單價在2022年達到了25萬/平方米。今年6月,古北壹號的掛牌單價有的15萬/平方米,跌幅超過4成。
深圳灣一號位於深圳灣核心地段,坐擁一線海景資源,被稱為深圳最貴地產,又被稱為中國三大豪宅區之一。深圳灣一號二手房的成交價最高達到35萬/平方米,如今也慘遭價格暴跌,單價降到13萬/平方米,也沒人買。
經濟頻道「淨園財經」梳理認為,進入火熱的7月後,中國房市卻跌入寒冬。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成都等重點城市出現成交量持續的回落。7月北京二手房市場可能面臨量價齊跌的嚴峻局面。
野村證券日前分析,2025年中國經濟將再次在年中出現轉折點,需求端可能斷崖式下跌。
經濟學博士王至清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市場上一般的經濟活動,都是以供給和需求來分析。現在好多數據顯示,中國房市的供給是非常大的,如果經濟還好的話,房產也不會這麼崩盤,但是現在多重因素疊加到房地產上。
今年年初,王至清把之前在秦皇島投資的房子跳水一半賣了,原價1萬元/平,降了一半。「不看好房子。我自己家包括北京的房子全都賣掉了,這個房價肯定是看不到頭了。」她說。
王至清認為,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需求相當於沒有了。不但房產不行了,所有的消費全都慘跌。中國的樓市不可能再復甦。
她分析,一方面,疫情導致中國人口大量消失。人口沒了,消費也沒了,滿大街找不著人來吃東西,來買衣服,來買房子,這是第一位的。還有一個老齡化的問題。
「從歷史上來看,當一個國家三分之一人口消亡的時候,這個國家基本上就崩盤了,政權也要垮台了,加速朝代的更換。現在中共還有一個世界市場,還能夠把它的生產能力外移,如果沒有外圍市場的話,它早就完了。」
她說,另一方面,如果沒有市場,沒有消費,就沒有公司了,各種公司就倒閉了,從酒店到大街小巷的店鋪都在倒閉,公司倒閉,那裡面工作的人就沒有飯吃了,首先他就不會買房子,第二是買了房子,房貸也支不起了,他就得賣房子,所以這就加大了房價的下跌速度。
從消費心理來看,房子本來是個投資品,就像荷蘭鬱金香泡沫似的,都是追漲的,當它跌了的時候,大家就反過來殺跌,追漲殺跌。很多種原因促使了這個房子,可以說沒有辦法再漲回來。
此外,中國計劃生育搞的畸形的人口結構,相當於六個老人一個孩子,現在很多城市家庭,一個小孩有三四套房子可以繼承。
她表示:「從2000年中國經濟起來到現在,它面臨了很多疊加起來的中國特殊的問題,而且這些因素全部都是長期的。所以中國的房地產肯定是最慘的,怎麼起來的就怎麼掉下去。」
「如果是正常的生產周期,人口是微微增長的,在這種情況下才有周期,擴張、蕭條、萎縮啊,還可以繁榮。但中國沒有了,中國經濟繁榮周期的基礎沒了,沒人消費,跟世界其它國家又搞得一團糟,世界市場也要向中國關閉了。」她說。
責任編輯:鄭浩宇#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A woman walks past an Evergrande Group residential complex called Evergrande Palace in Beijing on January 29, 2024. A Hong Kong court on January 29 ordered the liquidation of China's property giant Evergrande, but the firm said it would continue to operate in a case that has become a symbol of the nation's deepening economic woes. (Photo by GREG BAKER / AFP) (Photo by GREG BAKER/AFP via Getty Images)
2024年1月29日,一名婦女走過北京恆大集團一處名為恆大皇宮的住宅小區。 (GREG BAKER/ Getty Images)
Previous Article中國2024年結婚登記610.6萬對 創45年最低
Next Article 大陸銀行員工為 「清欠」任務 哄騙大學生貸款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