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31日訊】大陸銀行一些員工為了完成「清欠」任務,盯上了「徵信乾淨」的大學生,哄騙這些學生簽下貸款協議,來償還他人債務,此舉令這些學生無端成為失信被執行人。該消息登上了大陸7月31日熱搜。
在中國,一些人貸款之後因為不能按時償還,銀行會下令負責發放該筆貸款的員工定時定額追回自己經手的「不良貸款」,即完成所謂的「清欠」任務。而為了使自己的記錄保持「清白」,一些銀行員工盯上了「徵信乾淨」的大學生。
據《民生週刊》等陸媒7月30日報導,2016年12月,河南某商業銀行開始「清欠」,要求該銀行員工定時定額追繳自己經手的「不良貸款」。該銀行客戶經理江濤(化名)發現其經手辦理的一筆16萬元(人民幣,下同)貸款的貸款人季春在貸款逾期後一直無力償還,為了避免影響自己的工作業績,儘快解決問題,他聯繫了劉武(化名)。
劉武有不少徵信乾淨、無違約記錄的客戶資源,可以藉助這些「優質客戶」的資料辦理借名貸款,幫助銀行職員填補逾期貸款的窟窿,從中獲取一定的酬金。劉武找到了正在河南某大學就讀的學生小張(化名)和小楊(化名),並以返現不足200元為誘餌,「請」兩人到銀行「幫忙簽個字」。
2016年12月13日,劉武帶著小張、小楊來到某商業銀行信貸部,江濤引導小張作為「貸款人」在空白的借貸申請書、客戶提款申請書、借款合同上簽名,並讓小楊作為「擔保人」在空白的擔保合同上簽名,完成了一套貸款流程。小張和小楊分別成為16萬元貸款的「貸款人」和「擔保人」。
隨後,江濤將16萬元貸款取出,償還了季春的不良貸款,完成了一筆「清欠」任務。而那筆借小張和小楊的名義辦理的貸款卻沒了下文。
2019年10月,剛大學畢業的小張突然接到銀行起訴他償還貸款的法院傳票,他連忙聯繫劉武詢問緣由。劉武對他說:「法院只是走個流程,你去簽個字就沒事了。」
小張聽信了劉武的話來到法院,在「調解筆錄」上籤了字,正在外地務工的小楊並未出現,法院遂出具了民事調解書:小張承擔16萬元銀行貸款的還款責任,小楊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2022年4月,河南某商業銀行向法院申請對小張、小楊強制執行。法院下達執行裁定:由小張、小楊償還16萬元貸款本息。隨後,二人名下財產、銀行帳戶、電子支付平台等全部被凍結。而小張因為牽涉一起貸款糾紛案成了失信被執行人,個人徵信留下不良記錄,應聘工作屢屢碰壁。
就此,2023年7月,小張和母親來到內鄉縣檢察院申請監督。
2024年7月3日,法院撤銷原民事調解書,駁回某商業銀行的訴訟請求,恢復小張、小楊的徵信。該商業銀行不服該判決,提起上訴。2024年8月20日,南陽市中級法院作出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目前,劉武因長期販賣貸款客戶信息獲利被判刑。江濤攜款潛逃,正在被網上追逃。
責任編輯:劉毅#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大陸銀行員工為完成「清欠」任務,哄騙大學生貸款而成為被執行人。圖為資料圖。(AFP)
Previous Article經濟下行房價下跌 年青人被迫賣掉唯一住房
Next Article 中共追捕李傳良 律師揭背後中南海的恐懼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