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16日訊】(記者紀語安綜合報導)7月是畢業季,中國大學生就業狀況再次受到關注。據官方先前統計,2025年,中國大學畢業生人數預計達到1222萬人,較2024年增加43萬人,創歷史新高。中國年輕人失業率居高不下,學歷貶值嚴重,現在碩士學位相當於以前的學士,許多大學生讀研究所只是為了能找到工作。
大學生失業問題嚴峻
中國包括在校生的16至24歲年齡組的青年失業率,2023年達到了創紀錄的21.3%,這一數字大幅高於西方主要國家的類似指標。而2023年7月,北京大學教授張丹丹統計,中國青年實際失業率高達46.5%。
在數字創下新高後,中共官方選擇「蓋牌」,於2023年8月中旬宣布暫停公布青年失業率數據;之後到2024年1月重新發布數據,但新的失業統計不包括在校生,外界分析,這個數字內含許多「人為調整」,難以採信。
《華盛頓郵報》訪問了數名中國名校畢業生,北京大學畢業的Crystal,目標是進入頂尖的科技或金融公司。她在學時參加美國管理諮詢公司貝恩(Bain & Company)的案例研究競賽,在4家科技公司包括TikTok、小紅書等實習,2023年的畢業時成績在全班前10%。
但畢業後她只有一個選擇,再讀兩年研究所,獲得經濟學和管理碩士學位,才能進入職場。
Crystal說:「我們畢業的時候,經濟前景相當黯淡,現在本科(大學)畢業後再也找不到工作了。2014年畢業的北大學生能找到一份體面的工作,過上舒適生活,但我們卻不是這樣。」
Crystal的例子反映了近年來中國畢業生的困境,即使畢業於頂尖大學,仍然很難找到工作,更何況一般大學學生。
精英畢業生也面臨困境
《華郵》指出,清華大學2013年畢業生,54%攻讀研究生課程,2022年比例上升至66%。北京大學2019年畢業生48%攻讀碩博士,2024年上升為66%。
美國西北大學凱洛格管理學院經濟學教授錢楠筠(Nancy Qian)指出,如今學生們攻讀碩士學位並不是為了追求更高的薪水,而是為了找到工作。而且就連精英畢業生也要「拼盡全力」才能找到一份薪水很一般的工作,「這份薪水根本不夠他們獨立生活」。
中國最大線上招聘平台之一「智聯招聘」在2023年的報告中分析,「擁有研究生學位……只能買一張入門券。」「能否找到好工作,仍然取決於你的能力……擁有學歷只是求職者的最低要求,而不是優勢。」
北京一間電信公司的創辦人兼執行長齊明耀(Qi Mingyao,音譯)直指:「我1992年上大學的時候,本科生(大學生)畢業後100%都能找到工作,而且都能找到好工作。」「現在的研究生就像當年的本科生,現在的本科生就像當年的職業院校學生。」
他說,自己的公司在疫情前約有60名員工,縮減到現在只有約20名,而且過去幾年由於營運狀況不佳,一直沒有招募新員工。
齊明耀表明,如果公司重新開始招聘,他會找碩士學位的畢業生,「我們會需要開發軟體的人,研究生比本科生擁有更多的專業技能。」
大量年輕人失業 社會正常機制恐崩潰
錢楠筠表示,自1970年代末期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歷了一波又一波的失業潮,現在這一波就業困境比較令人意外的是,它打擊的是那些常被認為最安全的人群,也就是名校精英。
現在這些名校畢業的年輕人很沮喪,他們會思考:「這一切到底有什麼意義?我們為什麼要這麼努力?或許我們應該放棄。」
錢楠筠指出,下一代準父母「認為自己沒有錢結婚生子」。「當大量年輕人失業時,人們相識、社交、結婚、生子和組建家庭的所有正常機制都會崩潰。」
(本文參考了華盛頓郵報的報導)
責任編輯:林妍#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圖為2023年4月11日,中國西南部城市重慶的一場社會招聘會。(STR/AFP via Getty Images)
Previous Article紐約會計師天命之年走進法輪功 深感幸運
Next Article 中國光伏業現虧損潮 11家企業料合虧近200億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