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16日訊】(記者李言綜合報導)中國經濟在今年第二季增速持續放緩,內需低迷與外貿不確定性加重整體壓力。儘管官方數據顯示增長尚可,多位分析師質疑數字過於樂觀,並警告下半年風險將顯著上升。而消費者也謹慎地繼續捂緊荷包。
中共國家統計局週二(7月15日)公布,第二季國內生產總值(GDP)年增5.2%,略高於預期的5.1%,但較第一季的5.4%下滑。同日公布的6月零售銷售年增僅4.8%,較5月的6.4%明顯放緩,創下年內新低,突顯消費復甦乏力。
30歲的深圳醫師江莫莉(Mallory Jiang)告訴路透社,她與丈夫今年都被減薪,「我們不敢買房,也開始節省開支,改搭公交、在醫院吃飯或自己做飯。」她坦言,「數據看起來不錯,但我們的生活沒有變好。」
儘管6月工業生產年增6.8%,為3月以來最快,但整體經濟動能仍顯疲弱。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中國經濟學家黃子淳指出,6月中國生產者物價指數(PPI)跌幅逼近兩年來新高,顯示通縮壓力加劇。「這份GDP數據可能高估了實際強度,下半年增長恐進一步放緩。」
出口搶跑 投資動能轉弱
分析普遍認為,前期的出口搶跑與補貼效應難以為繼。法國興業銀行經濟學家姚煒表示,「下半年出口勢頭將逐步消退,而美國加徵關稅與房市惡化將進一步打擊增長。」
根據路透社調查,2025年中國GDP增速預計為4.6%,低於官方設定的「約5%」,2026年更降至4.2%。2025年第三與第四季GDP增長預估僅為4.5%與4.0%。
房地產則持續成為拖累主因。上半年房地產投資明顯萎縮,6月新建住宅價格出現八個月來最大跌幅。儘管北京多次推出所謂救市措施,如「城中村改造」與「新型房地產發展模式」,但市場反應冷淡,整體趨勢未見扭轉。
投資數據亦反映出疲態:1至6月固定資產投資年增僅2.8%,較前一月進一步下滑。6月粗鋼產量年減9.2%,顯示企業對未來需求信心不足。
刺激乏力 難解結構性困境
外界正聚焦7月底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預期屆時將釋出下半年經濟政策訊號。然而,儘管當局近期擴大基建與發放補貼,並於5月降息以注入流動性,但整體成效有限。觀察人士普遍認為,北京政策工具日益受限,難以有效提振信心與需求。
新加坡歐亞集團中國區總監王丹指出:「若財政刺激不夠強勁,第三季經濟增速恐進一步下修。消費者與企業均趨保守,出口企業則轉向海外尋求出路。」
責任編輯:李寰宇#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A customer picks vegetables at a supermarket in Nanjing, east China's Jiangsu province on January 17, 2025. China recorded one of its slowest rates of economic growth in decades last year, data showed on January 17, as leaders nervously eye a potential trade standoff with incoming US president Donald Trump. (Photo by AFP) / China OUT (Photo by STR/AFP via Getty Images)
2025年7月14日,中共官方數字顯示,美國關稅壓力當頭之際,中國經濟第二季增速持續放緩。圖爲1月17日,江蘇南京一名顧客在超市挑選蔬菜。中共國家統計局當天公布數據顯示,中國去年經濟增速創下數十年來最低之一。(STR – AFP via Getty Images)
Previous Article中共數字極權模式 專家指系統性威脅世界
Next Article 李和平:過「潞河宋莊交警公安派出所」(下)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