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当局对抗美国引发的关税大战,让无数对美贸易的中国出口商停工停产,一旦旷日持久,中国将可能出现千万规模的失业大潮。
大陆出口企业停工潮
美国对中国的高达145%的关税,美中贸易陷入停顿,沿海发达省份受影响更大。
综合媒体报导,东莞、佛山等珠三角一些工厂的美国产品线一夜之间被迫暂停,从原材料、生产到包装都停了下来; 全球规模最大的纺织品集散中心、浙江绍兴柯桥的中国轻纺城,多位老板表示现在生产已经放缓、客户不敢下单、已暂停发货。
CNN报导,号称为「圣诞城」的浙江义乌,美国近90%的圣诞装饰用品都来自这里,现在一些美国长期客户已经取消了订单。
深圳某工厂李先生对大纪元表示,他们厂的主要客户是英国和日本,影响不大。主要是现在经济不行,加班少了,但做美国出口的肯定影响很大。
他说,深圳盐田港码头这段时间堆了很多货柜,里面装有货的,要出口到美国。但现在美国那边货主说先暂停,都堆在码头那里了。
「东莞做出口的特别多,我们的货以前很多都是拉到东莞去,它的成品基本上都是出口,现在出货少很多了,仓库都堆满好多成品。」
深圳体制内人士郭成(化名)对大纪元表示,外贸企业现在不好弄。前不久遇到一些办厂的老板、还有一个揭阳的,揭阳是全世界拖鞋、凉鞋制造中心,现在出口不了,大家都急了。
「很多外运的货柜都挤在盐田港那里了,出口的船停在那里走不了,自己造假来回转。」
郭成表示,现在那些外贸企业,有部分是停工,还不死心在等,等中美贸易战会有结果,或等一些企业倒掉了,其它就好做了。所以就熬,熬到什么时候也不知道,都在等。
美国经济学者黄戴维(DAVY J.Wong)对大纪元表示,对美出口的往往都是附加值跟利润相对比较高的行业,涵盖大量的上下游,且以中小民营企业为主,没办法转成内销。这种打击比较致命,会导致沿海的发达省份整个产业链的断裂。
「输出型经济体遇到买方断崖式的下跌,可能会比1997年东亚的金融风暴还要严重。」他说。
恐引发千万规模失业潮
出口对就业影响巨大,大陆银河证券估计,2023年在制造业和相关服务业中,出口支撑约1.2亿个就业岗位,差不多占总劳动力的五分之一。
高盛预计,中国约有1000万至2000万名工人与对美出口相关。花旗集团估计,对美出口可能带来约900万个城镇就业岗位。
在2018年美中贸易战中,中金公司(CICC)估计,中国工业部门2018年损失500万个工作岗位,其中180万至190万个岗位是贸易战造成的。
2018年底,财新网微博说该年4月到9月间,中国有202万条招聘广告消失了。
本轮美国对华的145%关税,基本上关闭了美中贸易的大门,这轮失业风暴会来得更猛,很可能是千万级别。
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在美中最新一轮关税升级后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44%的消费者担心自己或家人可能失业。
华尔街投行高盛集团估计,多达2,000万人(约占劳动力的3%)可能受到美国订单消失的影响。
黄戴维表示,实际上的失业人士比高盛预计2000万人还要高,他认为最终会导致3000万到3500万人失业。
他解释说,对美出口大概占中国出口三分之一左右,如此高的产能过剩,可能会传导到其它行业, 特别是珠三角、长三角的纺织品、服装业、电子装配、出口包装等产业上下游,及出口物流跟中介、船运,很多上下游的中小企业会倒闭,会导致一批的失业潮。
李先生表示,现在找工作本来就困难,一些工厂基本上都没看见过怎么招工,反正政府也不管。
「失业肯定避免不了的,最迟一个月之后,影响基本上就会很明显了。」
郭成表示,现在已经有很多人失业了。前几天一个在大学当院长的朋友说,他们学院毕业生就业率没超过30%,现在工作都找不到。
「现在深圳市往下一级级压人裁员,减掉10%到20%,街道现在也要减人,减掉四分之三,挺吓人,房管所、司法队这些基层官员也要消减。」
中共无惠民措施 民怨沸腾
在出口受阻的情况下,提振内需被认为是必要措施。
目前中国国内消费者对中国经济的信心,跌至202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摩根士丹利调查显示,仅有23%的中国受访者预计下季度支出会增加,比三个月前下降了8个百分点。
郭成表示,整体经济很差,大家没生意。「像我住的地方,一条街全部是饮食,有一半转让了,能撑下来的都是比较低端的,比如潮州打拉拉、东北阿盆菜,会所已经倒了一大批了。」
他说,很多厂肯定不停地倒闭,恶性循环越来越严重。政府都裁员了,正常的工资和福利都减了,福利也越来越少了, 现在还要减。
人们越来越期望中共会推出更大刺激措施,以促进内需。
尽管大陆经济学者呼吁要真金白银去帮助老百姓提高福利,官员们也暗示今年将重点刺激消费,迄今为止出台的措施仍然有限。
中共在今年年初的两会报告称,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再提高20元,被网友吐槽:「还不如不涨」、「打发叫化子呢」。
今年3月份,中共国务院的所谓「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大部分还是鼓励(尤其是退休人士与学生)花钱,而不愿意给老百姓发现金,「育儿补贴制度」仍处于「研究」阶段。
在中共官媒新华社4月7日评论员文章中,给出的应对措施依然是降准、降息鼓励消费的货币政策,倾向于维护体制稳定的财政政策及支持企业,没有一句话提到补贴老百姓。
黄戴维表示,北京觉得尽量让老百姓处于半饥半饱的状况,才好管理。发放现金或福利,一旦形成预期的话,会让民众不断增强自己是纳税人的角色跟国家主人的意识;北京也担心一旦开始全民补贴,将打破了目前的阶级特权。
李先生表示,中美关税战,中共为了面子是不会让步的,它可以不理老百姓,大饥荒老百姓吃观音土它都不理你。
郭成表示,现在没有希望,大家都在熬。三年疫情也影响很大,很多人认知已经开窍了,在网上发牢骚,这种情况越来越多。
「整个社会怨气会越来越多,进入历史垃圾时间对老百姓来说,的确是一个非常可悲的时代。」黄戴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