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22日訊】(記者林燕綜合報導)有消息稱,北京正在考慮通過談判限制電動汽車和電池產品的出口,以換取在美國本土投資這些領域的機會。
在川普第一任期內,中共就開始研究日本與美國的世紀貿易戰,但拒絕了採用日本的緩和做法——降低關稅和進一步開放市場。
上世紀80年代,日本採取了「自願出口限制」(VER)措施,限制日本汽車出口到美國,隨後美國沒有再進一步對日本加徵關稅。
如今,在中國國內經濟增長乏力之際,面對川普第二任期發動的更大規模的貿易打擊,北京可能做出妥協。
《華爾街日報》週六(3月22日)引述中共政府顧問的消息稱,北京正考慮通過限制某些商品的對美出口數量來緩解局勢。顧問們透露,因面臨美國在此議題上的潛在壓力,中共經濟官員正在研究日本模式。中共最高領導層已表現出希望與川普政府達成協議,企圖避免更嚴厲貿易打擊的意圖。
他們表示,北京可能考慮就電動車和電池產品進行出口限制。
中國在電動車和電池行業等領域的產能過剩以及過度出口,一直是美國政府關注的焦點。拜登政府多次警告中共高層,中國製造業產能已遠超全球市場的承受範圍。在拜登任期最後一年,美國提高了對中國鋼鐵、電動車等產品的關稅。
新任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2月在與中共副總理何立峰的首次通話時,也對中方扭曲市場的做法明確表示了擔憂。何立峰可能擔任習近平主要的對美貿易談判代表。
北京通過大量補貼讓中國企業生產產品,再以低價出口充斥全球市場,損害了其它國家的製造業。
不過,中共政府顧問稱,關於出口限制的討論並不意味著北京打算改變起以製造業為核心的政策。
單靠自願出口限制不可能平衡貿易
達特茅斯學院經濟學教授、《商業衝突》(Clashing over Commerce)一書的作者道格‧歐文(Doug Irwin)告訴《華日》,「川普政府堅持使用關稅作為貿易政策工具,這可能會讓北京接受自願的出口限制。」
但北京僅靠自願出口限制幾乎不可能重新平衡中美貿易。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達2950億美元,是美國所有貿易夥伴中最大的一個來源。
川普週五表示,美中貿易逆差高達萬億美元。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金融學的教授邁克爾‧佩蒂斯(Michael Pettis)在社交媒體X上發帖指出,「自願出口限制可能會減少中國對美國的雙邊順差,但如果它們不能減少中國的整體順差,如果美國不限制相關的資本流入,它們也不會減少美國的整體赤字。」
另一個障礙是自願出口限制政策本身存在執行難度問題,尤其是當中國企業借道墨西哥、越南等第三國對美國出口時。此外,川普喜歡通過關稅獲得財政收入,可能對自願出口限制不感興趣。
而且,北京目前還不清楚川普的具體意圖。川普已指示聯邦機構評估與中國的經濟關係。這項評估將在4月初完成,之後會在政府內部啟動處理中美貿易問題的流程。
美國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MF)的資深研究員葛來儀(Bonnie Glaser)在X上發帖說:「川普想利用關稅來增加收入,而自願出口限制並不能提供這種收入。此舉可能反讓川普與歐盟合作,因為歐盟非常擔心廉價商品充斥他們的市場。」
責任編輯:林妍#
var scripts_to_load = []; var contentObj = document.getElementById(“epoch_socail_span”).parentElement; var iframes = contentObj.querySelectorAll(“iframe”); if (hasStorage && localStorage.getItem(“EpochOnetrustActiveGroups”).indexOf(“C0005”) > -1) { if (iframes.length > 0) { iframes.forEach(function(iframe) { var dataSrc = iframe.getAttribute(“data2-src”); if (dataSrc) { iframe.setAttribute(“src”, dataSrc); iframe.removeAttribute(“data2-src”); } }); } var fvIframe = document.querySelector(“.video_fit_container iframe”); if (fvIframe !== null) { var srcURL = fvIframe.getAttribute(“data2-src”); if (srcURL !== null && typeof srcURL !== “undefined” && srcURL.length > 0) { fvIframe.setAttribute(“src”, srcURL); fvIframe.removeAttribute(“data2-src”); } } } else { var atag = ““; var hint = (encoding === “gb” ? (“(根据用户设置,社交媒体服务已被過濾。要显示内容,请”+ atag +”允许社交媒体cookie。)”) : (“(根據用戶設置,社交媒体服务已被过滤。要顯示內容,請”+ atag +”允許社交媒体cookie。)”)); if (iframes.length > 0) { for (var i = 0; i < iframes.length; i++) { iframes[i].height = 30; var parent = iframes[i].parentElement; var iTag = document.createElement(“i”); iTag.innerHTML = hint; parent.insertBefore(iTag, iframes[i].nextSibling); } } var tweets = document.querySelectorAll(“blockquote.twitter-tweet”); if (tweets.length > 0) { for (var i = 0; i < tweets.length; i++) { var iTag = document.createElement(“i”); iTag.innerHTML = hint; tweets[i].appendChild(iTag); } } var fvIframe = document.querySelector(“.video_fit_container iframe”); if (fvIframe !== null) { var iTag = document.createElement(“i”); iTag.innerHTML = hint; var parent = fvIframe.parentElement.parentNode; if (parent) { parent.insertBefore(iTag, fvIframe.parentElement.nextSibling); } } }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圖為2024年1月10日,山東省煙台港,大批出口電動汽車等待裝上「比亞迪探索者1號」,這是一艘用於出口中國汽車的國產船舶。(STR/AFP via Getty Images)
Previous Article關稅戰開打之際 美議員戴恩斯與何立峰會面
Next Article 【紀元焦點】美揭中共高層財富 川普斥紐時造假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