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2日訊】(記者寧海鐘綜合報導)美中關稅戰嚴重衝擊中國業界,中共官方推動「出口轉內銷」,但遭業界吐槽。與此同時,自五年前「內卷」一詞流行以來,到今天,中國各行各業被指已進入深度內卷時代。
從今年4月初開始,中美關稅戰升級導致沿海地區對美出口行業陷入困境,進一步加劇相關行業的內卷;而近期中共官方正在推動外貿商加入內銷市場,也加劇了本來已經競爭激烈的內銷行業的內卷。
4月30日,一位中國博主發視頻說,他認為,美國加徵關稅後,中國板材行業的內卷已正式開始了。
這位博主說,做出口板材的工廠本身就水深火熱,加徵關稅後賣不出去,只能內銷。內銷一沒有市場、二沒有團隊、三沒有優勢,降價再降價成了唯一出路,最後的結果只能是廣大業主承擔。工廠短期內會做賠本生意,最終,多層板不是多層板,生態板不是生態板,環保等級不達標。
一位博主批評官方的「出口轉內銷」的口號,在他看來,「出口轉內銷」本身就有明顯的邏輯漏洞,也並不是什麼救命稻草,而只是一種臨終前的錯覺。
「內需不是憑空多出來的。你人口沒變、收入沒漲,消費信心還在掉。原來國內只能消費一億的貨值,現在出口斷了,憑什麼能再多出一億的消費來接盤?更別說很多外貿產品根本不適合內銷:衝浪板、割草機,還有100歐元一個的杯子,國外有人買;國內呢?根本沒人要。就算有人要,也不會為了你的高成本買單。」
一位原來做外貿的女老闆說,他們現在內銷外銷都要去做,現在環境這麼差,如果不這樣做,因為一個關稅、一個政策,可能就全軍覆沒了。
「外銷轉內銷,價格怎麼承受得了?其實外銷和內銷現在的價格都是一樣的卷,並且現在國外不僅僅只有中國的市場可以採購,還有別的國家的市場可以採購。所以很多人認為以前的外貿能賺錢,我覺得那個時代早已經過去了。」
事實上,從2020年開始,「內卷」一詞就開始在大陸網絡上流行,是指一種沒有意義的過度競爭。至今已是第五個年頭,隨著美中關稅戰開打,進一步加劇經濟下行,一些分析人士認為,整個中國進入了深度內卷時代。
從2020年開始的這幾年業界內卷的過程,與中共當局加強管控經濟的時機高度契合。自三年疫情以來,中國民企和外資先後以安全為名遭到整治,中國老百姓的經濟空間越來越小。房地產、教輔及網際網絡科技公司的傳統白領職位數量正在大幅減少。以前被認為是保底工作的網約車、外賣、餐飲等藍領行業,擠滿了大量失落的中產階級及找不到工作的大學生。
一位女博主分析,為什麼跑網約車賺不到錢,是因為網約車平台變成一個流動的血汗工廠,平台的算法並沒有把司機當成一個人來對待。
一位網約車司機展示工作現場說,北京網約車已經卷到不能再卷的地步。
「帶你們去看看。夜間12點,元中心燈火通明,訂單卻顯示零,一路兩邊停的全是網約車師傅們。他們也想早點收車回家,吃個熱乎飯,睡個踏實覺,但生活的壓力不得不堅持。這段時間特意地看了我們隊裡面的流水,每天在線十四五個小時,甚至十七八個小時,最多也就拉七八百,付出和收穫已經徹底不成對比。」
4月28日,一位開餐館的老闆說,現在市場已經飽和,什麼都不好做。「2025年的餐飲,比2024年的還要難。去年我家附近生意好的店、排隊的店,今年可以說是無人問津,一點都不誇張。外面能坐兩三桌、三四桌已經算是人多了。今年是各行各業都卷起來了。」
一位做白酒生意的商家說,白酒行業這兩年內卷嚴重,好像真的要崩盤了。
美中關稅戰也影響飼料行業。4月28日,一位業界人士說,飼料行業已正式進入「下半場」,卷到現在,已經變成了一個危機的行業,預估今年會有30%的飼料廠倒閉。
中共官方近期提出要整治「內卷」,但有網民認為,造成內卷的根本原因是中共特權階層不斷繁殖和擴大,占領了各種優質資源、壟斷了所有能賺錢的行業,普羅大眾能獲得的好的崗位越來越少。
台灣智庫諮詢委員吳瑟致撰文指,中國出現內卷化的現象,根本問題在於統治模式,「黨國體制」加速了內卷。他說:「習近平的統治思維已註定了中國走向內卷。」
深圳企業家王應國日前對表示,西方工人上班有福利和社會保障,工人為了生活去打工,然後就娶妻生子,它是人力資源合理流動、回報的循環。但在中國當下,習近平更多參照朝鮮統治模式,把所有人當成奴隸。共產黨把所有資源壟斷後,工人就變成了不是為了生活,首先是讓自己和家人能夠活下來。
責任編輯:李仁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