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萬達商管公司被限制高消費 已賣48座廣場

    2025 年 7 月 11 日

    福建男被帶到山東德州看守所後身亡 家屬質疑

    2025 年 7 月 11 日

    雲南現80公斤巨無霸「菌王」四人搬動

    2025 年 7 月 11 日
    Facebook Twitter Instagram
    Facebook Twitter Instagram
    翻吧中國網
    • 首頁
    • 焦點
    • 兩岸
    • 健康
    • 旅遊
    • 運動
    • 娛樂
    翻吧中國網
    Home»兩岸»中共越喊「穩就業」越不穩 難解失業困境
    兩岸

    中共越喊「穩就業」越不穩 難解失業困境

    wp_news2By wp_news22025 年 7 月 11 日尚無留言1 Min Read
    People attend a job fair in China's southwestern city of Chongqing on April 11, 2023. (Photo by AFP) / China OUT (Photo by STR/AFP via Getty Images)
    Share
    Facebook Twitter Reddit Telegram Pinterest Email

    中共越喊「穩就業」越不穩  難解失業困境

    2023年4月11日,中國西南部城市重慶的一場社會招聘會。(STR/AFP via Getty Images)

    【2025年07月10日訊】(記者方曉綜合報導)自中共黨魁習近平的第一個任期內提出「穩就業」以來,數年來中共高層高頻率提「穩就業」。全國不斷擴大的失業大軍已經證明中國就業「不穩」。長期的待業狀態、高強度競爭與巨大的生存壓力,正導致千萬失業人群出現焦慮、自卑、抑鬱等心理問題。近日,獨立紀錄片《畢業‧失業》真實記錄了這一切。該片不久前剛上線便遭全網封禁,成為中國就業形勢嚴峻的最佳註腳。
    中共強調「穩就業」多年:政策頻發 現實難解
    「穩就業」的概念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開始高頻提及,而在習近平執政後,特別是中國經濟面臨轉型與結構調整的挑戰下,其戰略地位被顯著提升。2018年7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將「穩就業」正式列為「六穩」之首。自此以後,「穩就業」便成為中共高層會議和政府工作報告中一個固定且極其重要的政策目標。
    然而,政策的頻繁加碼,恰恰暴露出問題的難解。今年7月9日,中共國務院再度公布19項穩就業政策舉措,涵蓋擴大企業用人貸款、補貼企業增設職位,並加大「以工代賑」實施力度等七個方面。
    例如,當局明確擴大穩崗擴崗專項貸款支持範圍,並大幅提高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比例:中小微企業返還比例由不超過60%提至最高90%,大型企業返還比例由不超過30%提至最高50%。同時,對吸納16至24歲登記失業青年就業的企業和社會組織,將發放每人不超過1,500元的一次性擴崗補助。
    官方還加碼大規模「以工代賑」行動。前一天官媒報導,中共國家發改委近日新增下達100億元投資,支持26個省市實施1,975個中小型基礎設施工程項目,宣稱可幫助31萬名重點困難人群穩就業促增收。
    截至6月底,發改委與財政部已累計下達2025年度以工代賑中央投資295億元,支持近6,000個項目,預計吸納帶動70餘萬名困難民眾就業,將發放勞務報酬超過110億元。
    官方聲稱這些政策有助於減輕企業負擔,但是,在經濟寒冬下,對那些本就掙扎求生的企業而言,這種補貼是杯水車薪還是雪中送炭,仍是未知數。
    許多分析人士和市場估計,中國實際的失業人口規模可能高達數千萬。這些臨時性措施或許能解燃眉之急,但僅僅是短暫的喘息,而非長遠的出路。而官方公布的城鎮調查失業率保持在相對較低的水平,但其統計口徑的局限性(不包含廣大農村的隱性失業人口),並不反映實際失業的嚴重性。
    千萬畢業生擠壓就業市場 學歷貶值與「技能錯配」的悲歌
    近年來,中國大學畢業生人數不斷刷新紀錄,從2023年的1,158萬,到2024年創紀錄的1,187萬,而2025年預計將達到驚人的1,222萬。龐大的供給與有限的需求形成巨大矛盾,使得2025年被許多人調侃為「史上最慘大學畢業季」,畢業證成了「人生第一張失業證明」。
    不久前被全網封禁的紀錄片《畢業‧失業》,恰恰真實記錄了這一切。
    寧姍,一位名牌211大學的碩士,正是這場就業洪流中的典型受害者。她讀大學時正值中國房地產行業巔峰,曾懷抱憧憬選擇了土木專業。然而,2022年碩士畢業時,房地產業已全面蕭條,土木行業步入寒冬。昔日的行業大佬尚且面臨失業,她這樣的新人更是無從立足。
    「當初為什麼要學土木專業?腦子進水了。」她感嘆道,一畢業就趕上「挨打」——成為了某些經濟學者口中典型的「技能錯配」者。當所學技能不再被市場需要,七年求學期間(包括碩士階段)的努力與三十萬的教育投入,彷彿都打了水漂。
    她滿懷信心地打開求職APP,卻發現學歷貶值程度已遠超想像:連登記專員及審計助理等基礎職位,也最低要求碩士學歷,對應薪資卻僅為四至六千元。即便不吃不喝,也要六年才能勉強賺回碩士學費。
    對於普通本科生或大專生而言,選擇更少。被現實磨平稜角的他們,最終不得不進入電子市場賣手機,或轉行做房產、汽車銷售。而在每年數千萬應屆畢業生湧入就業市場的背景下,迫於生活壓力去送快遞、跑外賣的,絕不在少數。
    「內捲」極致化 碩士「賺泡麵錢」與社會之痛
    失業的土木碩士寧珊,在找不到工作、甚至吃飯都成問題的困境中,被迫開啟了直播。她自嘲是「直播賺泡麵錢」——「做一天直播,當天買泡麵的錢就有了」。
    由於缺乏直播經驗,且不屑於「出賣自己」,她幾個月下來收入十分有限。她將開支壓縮到最低:不社交、不點外賣,生活用品全靠網絡平台優惠券「薅羊毛」。即便如此,也僅僅能勉強維持基本生活。
    在每年數千萬應屆畢業生湧入就業市場的背景下,這種「內捲」的程度令人咋舌:一個名牌碩士,最終竟需靠直播來「賺泡麵錢」,這究竟折射出怎樣的社會困境?
    學歷光環不再 中年精英的職場坍塌
    就業困境不僅是應屆生的專屬,更有許多曾風光無限的中年職場精英,正經歷一場從雲端跌落泥潭的痛苦轉型。
    陳濤,一位985大學哲學碩士,他曾是《中國新聞週刊》的高級撰稿人,後被《南方週末》高薪挖為資深記者,並擔任過羅永浩工作室的高級撰稿人。他拿著高額工資,在北京住著「森林景房」,可謂風光無限。然而,人到中年後他卻慘遭失業,最終不得不跑起了外賣。北漂15載,身上竟連100塊都拿不出來。
    2023年3月26日,經歷多次求職失敗的陳濤在社交媒體發布自述視頻,坦承「我攤牌了,我外賣小哥,四川大學哲學碩士,前《南方週末》資深記者……失業超過半年……」這條視頻迅速登上微博熱搜,「38歲985碩士畢業生送外賣」成為熱議焦點,引來無數網友關注與共鳴。
    在失業的一年多時間裡,陳濤嘗試了各種工作。他結束北漂回到成都,曾以編導身分前往西藏拍攝野生動物保護宣傳片,也嘗試過在成都擺地攤賣水果,甚至邊賣邊講《道德經》,儘管只持續了半個月。此外,他還持續在社交平台分享哲學知識和職業觀察。
    2024年初,在母親生病後,他在醫院照看了半個月。後來他應聘了西安一所民辦高校的新聞學老師,並順利入職。回顧這一年多的折騰,他直言總共賺不到十萬元,大部分都已經花掉了,幾乎沒有存款。
    底層現實的殘酷寫照 從護理專業到送外賣的無奈
    紀錄片《畢業‧失業》中小強的故事,是中國就業結構性矛盾的又一縮影。他畢業於重慶一所職業學校的老年護理專業。原以為人口老齡化會帶來「朝陽」般的就業機會,卻在2023年的畢業典禮上,因現實的殘酷而無法高興起來。
    「我們這個專業出來能幹啥?」他抱怨道,行業薪資過低(實習僅1,500~2,000元,轉正最多3,000多元),且需24小時待命和夜班。家境不富裕的他,最終只能無奈套上黃馬甲,成為一名外賣員。
    智聯招聘等機構的報告印證了這種無奈:近年來大學生就業率持續下降,大量畢業生被迫降低薪資期望。許多簽約者實際月薪低於預期,為了生存,他們不得不轉向所謂的「靈活就業」,如外賣、網約車、直播等,這恰恰反映了中國結構性失業和就業壓力的不斷加劇。
    在寧夏山區,大專生馬存君的經歷則揭示了更底層的無力感。高中畢業後,他曾渴望走出大山,卻因缺乏背景和學歷,只能進入門檻最低的流水線工廠。僅幹了幾個月,過年回家後便被告知「不需要人了」。此後,他的生活只剩下刷手機找日結工,以及下地照看玉米。
    20歲時,他再次進城碰運氣,花光所有錢仍一無所獲,最終只能投奔有更高學歷的哥哥馬有虎。然而,馬有虎作為大專生,同樣在求職中屢屢碰壁,在一次面試時聊了幾句就被面試官刷了下去。他說,「那些本科生都很難找工作,自己只是一個大專生,只能無奈接受現實了。」
    對於像馬有虎這樣學有專長卻始終找不到工作的人,當局「以工代賑」提供的臨時性低薪工作,能真正解決他們的長遠生計和職業發展嗎?這類政策,對於緩解燃眉之急或許有效,但對於結構性失業的數千萬人而言,這僅僅是短暫的喘息,而非長遠的出路。
    社會焦慮與被困的一代
    紀錄片《畢業‧失業》總結道:「這是一個令人窒息的年代,應屆大學畢業生連工作的大門還沒有來得及敲響,就被關在了外面。」這句話精準地描繪了當下中國年輕一代的困境:他們被困在歷史的夾縫中,成為結構性失業的直接受害者。他們的焦慮並非憑空而來,而是殘酷的現實;他們的沉默亦非認同,而是深深的無力。
    該片說,當「畢業即失業」從警示變為常態,當高學歷精英也難逃中年失業的命運,教育、就業、經濟,每一個系統性的問題都在他們身上集中爆發。中共政府不斷強調「穩就業」、甚至不斷加碼政策的背後,是社會穩定的巨大壓力與日益加劇的民生困境。這些政策或許能在短期內為某些群體提供緩衝,但若不解決深層次的經濟結構問題、提振民營經濟信心、重塑市場活力,那麼這場「穩就業」的戰役,恐怕仍將持續在冰冷的數字和無數個體的掙扎中,不斷重複上演。
    「失業者真正需要的是一個可以公平起跑的起點,而這個起點卻遙不可及。」
    責任編輯:孫芸#

    Post Views: 650
    Share.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LinkedIn Telegram Reddit Email
    Previous Article美武器系統亮相台灣漢光演習 對抗中共入侵
    Next Article 南京網紅外賣店用工業草酸清洗小龍蝦
    wp_news2
    • Website

    Related Posts

    萬達商管公司被限制高消費 已賣48座廣場

    2025 年 7 月 11 日

    福建男被帶到山東德州看守所後身亡 家屬質疑

    2025 年 7 月 11 日

    雲南現80公斤巨無霸「菌王」四人搬動

    2025 年 7 月 11 日

    南京網紅外賣店用工業草酸清洗小龍蝦

    2025 年 7 月 11 日

    美武器系統亮相台灣漢光演習 對抗中共入侵

    2025 年 7 月 11 日

    廣西一醫院被曝暴力接生 嬰兒手神經斷裂或致殘

    2025 年 7 月 11 日
    Add A Comment

    Leave A Reply Cancel Reply

    owvpn
    Stay In Touch
    • Facebook
    • Twitter
    • Pinterest
    • Instagram
    • YouTube
    • Vimeo
    Don't Miss

    萬達商管公司被限制高消費 已賣48座廣場

    By wp_news22025 年 7 月 11 日

    圖為萬達廣場,示意圖。(Fre…

    福建男被帶到山東德州看守所後身亡 家屬質疑

    2025 年 7 月 11 日

    雲南現80公斤巨無霸「菌王」四人搬動

    2025 年 7 月 11 日

    南京網紅外賣店用工業草酸清洗小龍蝦

    2025 年 7 月 11 日

    我要爆料

    請提供EMAIL,以便聯繫索取爆料資料

    About Us
    About Us

    歡迎來到【翻吧中國網】專為大陸及台灣網路使用者打造的無差別媒體播報網。我們致力於揭露中共未曾公開或試圖掩蓋的事實。

    Our Picks

    南京網紅外賣店用工業草酸清洗小龍蝦

    2025 年 7 月 11 日

    中共越喊「穩就業」越不穩 難解失業困境

    2025 年 7 月 11 日

    美武器系統亮相台灣漢光演習 對抗中共入侵

    2025 年 7 月 11 日
    New Comments
    • 「WordPress 示範留言者」於〈網站第一篇文章〉發佈留言
    Facebook Twitter Instagram Pinterest
    • 首頁
    • 健康
    • 旅遊
    • 運動
    • 娛樂
    © 2025 翻吧中國網. Designed by 翻吧中國網.

    Type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