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ne
【2025年07月23日訊】今年以來,中國長沙、成都、杭州、廣州、重慶等多地的俄羅斯商品館紛紛閉店,而有維持經營的門店日入不到2000元(人民幣,下同)。俄羅斯商品館如今正在逐漸退潮。
據上海報業集團旗下的「藍鯨新聞」7月22日報導,俄羅斯商品館從走紅到衰落僅僅經歷了短短的幾個月,相關門店的經營時長大多不超過半年,一些門店甚至不到3個月便已閉店。即使是一些仍在維持營業的門店也處境艱難瀕臨閉店。有門店員工透露:「現在天氣熱了,生意不如從前,一天營業額做個一兩千。」
面對營業不景氣,很多俄羅斯商品館推出了「全場3折、清倉甩賣、虧本處理」的促銷手段。
安徽某俄羅斯商品館老闆老季表示:「現在這個風口已經過去了,客流量銳減。目前我店裡的貨都是買一送一處理,但還是很難賣。後面肯定也不再進貨了,好在我存貨不多,等清完這波庫存我就準備轉型做其它生意。」
老季表示:「現在(營業額)一天都不到2000元。算上人工、水電、裝修,總體是虧損的。」
2024年底,以熊為標誌、藍白色為主色調、俄羅斯產品為賣點的「俄羅斯商品館」出現在中國各大城市,這些商品館不光分布在上海、杭州、成都、深圳等一二線城市,也在市縣地區快速擴張。俄羅斯商品館以原裝進口為核心賣點,主營休閒零食、麵包餅乾、奶製品、套娃、生活日化等俄羅斯特色產品。但今年年初,網絡上突然湧現大量仿冒俄羅斯商品的負面討論,導致商品館銷量直線下滑。
俄羅斯駐中國大使館也出面表示,一些商店打著俄羅斯產品的幌子銷售假冒產品或非俄羅斯生產的產品。這些產品往往不符合質量的要求,與俄羅斯生產的同類產品不同,但在包裝上卻使用俄文來模仿俄羅斯原產地。
報導認為俄羅斯商品館大面積退潮,核心問題在於經營過程中存在大量貨不對版的情況,部分門店打著俄羅斯的名頭,銷售的不少商品卻產自黑龍江等地。
責任編輯:劉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