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23日訊】(記者吳畏綜合報導)隨著美中貿易戰愈演愈烈,北京指望全國消費者通過增加支出來彌補赤字。然而,許多中國人卻繼續存錢儲蓄。中共推出消費刺激措施無法奏效。
《日經新聞》7月21日報導,上海居民莊成展(Zhuang Chengzhan,音譯)表示,他在2017年以220萬元(人民幣,下同)購買了一套公寓,現在他需要嚴格控制支出,才能有足夠的錢償還抵押貸款,而這套公寓現在的價值不超過180萬元(約合25萬美元)。莊先生估計,他的大部分薪水都要用來償還剩餘的30萬元房貸。
莊先生是一名42歲的非營利組織工作人員,他說:「自2022年以來,我在房地產市場上損失了大約100萬元,足夠我買一輛保時捷了。我的財富在短短幾年內就蒸發殆盡,真是不可想像。」
中國國內消費持續低迷。由於擔心房價持續下跌和就業市場保持低迷,房主們正在勒緊褲腰帶過日子。
香港大學金融學教授陳志武表示:「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開始擔心如何保住過去積累的財富,人們在經濟和財務上沒有安全感的現象在社會上普遍存在。」
疲軟的消費正在衝擊中國經濟。在川普徵收的高額關稅可能削弱下半年海外需求之際,中共政府努力提振國內消費的意圖也遇阻。
中共政策制定者今年加大刺激消費的力度,包括將「以舊換新」補貼規模增加到3,000億元,是去年的兩倍。當局也將退休人員基本退休金提高了2%,並正在試行生育補助政策,鼓勵家庭生育更多孩子。
然而,最新官方數據顯示,中國家庭減少支出、增加儲蓄的觀念依舊根深蒂固,這一令人擔憂的趨勢與日本在1980年代末房地產崩盤後的現象如出一轍。
中共央行中國人民銀行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居民向銀行存款10.7兆元,新增債務僅1.17兆元,淨儲蓄達到創紀錄的7.8兆元。
同時,關鍵消費指標,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在5月份短暫飆升之後,6月份意外放緩。一項消費者信心指數與2022年11月(疫情期間)創下的歷史新低相比,幾乎沒有改善。
許多分析師認為,核心問題仍然是持續多年的中國房地產市場的低迷。
自2021年年中以來,現有房價已下跌15%,家庭帳面財富至少蒸發了103萬億元,根據倫敦絕對戰略研究公司(Absolute Strategy Research,ASR)新興市場經濟學家亞當‧沃爾夫(Adam Wolfe)的計算,這一驚人數字相當於2024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77%。
沃爾夫發現,中國房價下跌的幅度已經超過了2007年至2012年期間美國家庭所經歷的跌幅,當時住宅房產價值的損失相當於2012年美國GDP的40%。
「中國房地產泡沫的破裂對家庭財富造成了嚴重影響。」沃爾夫說。
高盛( Goldman Sachs )的經濟學家估計,中國房價已從2021年的峰值下跌了20%,在2027年房價穩定之前,可能還會再下跌10%。
高額的債務負擔是另一個主要限制因素。根據榮鼎集團去年的報告,從2022年開始償還房貸的房主,突然發現自己的家庭債務房貸攀升至收入的145%。報告補充說,這種趨勢抑制了消費,並導致家庭儲蓄增加。
勞動市場疲軟也抑制了可自由支配的支出,削弱了政府通過3000億元「以舊換新」刺激消費的計劃。
受川普高額徵稅的貿易政策影響,工廠正在削減新員工數量。採購經理人指數中追蹤製造業就業的分項指數,自2023年2月以來一直處於萎縮狀態。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的計算顯示,近600萬人(約占中國城鎮勞動力的1.3%)因美國額外關稅而直接面臨失業風險。
凱投宏觀中國經濟主管朱利安‧埃文斯-普里查德(Julian Evans-Pritchard)表示:「即使刺激措施確實創造了新的就業機會,彌補流失的就業崗位,許多就業崗位的工資也會降低,這也將抵消官方刺激消費的努力。」
對於上海的莊先生來說,這張以舊換新券並沒有讓他大肆消費,除了今年花了700元買了一台新冰箱。經濟壓力依然困擾著他。他已經三年沒有加薪了。雖然他打算結婚,但他放棄了換大房子的計劃。「我需要存錢,這樣萬一失業了,我還能有足夠的錢還房貸。」他說。
責任編輯:林妍#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2024年1月16日,北京,人們在購物中心外散步。(Pedro Pardo/AFP via Getty Images)
Previous Article中国首例艺人「被枪决」 31岁男星狠杀16岁女友
Next Article 中國多地俄羅斯商館倒閉 有門店日入不到兩千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