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31日訊】中國大陸上市公司披露的年報顯示,公募基金進入前所未有的行業寒冬。
陸媒《財經》3月30日報導,截至3月29日,已有40家基金管理人披露2024年相關營收數據。從年報中可以看到,公募基金進入前所未有的行業寒冬,多數公司營收呈現下滑趨勢。
倚重主動權益類基金的公司營收與淨利潤連年雙降,產品線更全面的公司才能對沖主動權益的滑坡。一些公司憑藉差異化布局和降本增效策略,在行業寒冬中實現逆勢增長或利潤優化。
但降本增效後,曾經光鮮的薪酬體系隨之崩塌。2024年,最早在基金業掀起降薪潮的股東方高管稅前年薪無一超過300萬元(人民幣,下同);多輪審計之後,頭部基金公司年終獎打折再打折;從新三板掛牌的中郵基金年報中可以看到,人均薪酬從高光時刻的150萬元降至56萬元,降薪裁員與學歷內卷同時升級。
40家基金管理人中,超過一半數量的公司淨利潤同比下滑,其中主動權益類產品占比較高的公司受影響尤為嚴重。例如:信達澳亞基金營收同比下降31%,淨利潤縮水42%;東方紅資管營收下滑30.4%,淨利潤跌幅逾40%;光大保德信基金營收下降25.5%,淨利潤下降近五成;交銀施羅德基金、農銀匯理基金淨利潤同比下降逾20%。
前述公司中,信達澳亞、東方紅資管、交銀施羅德基金等業務結構中都曾以主動權益類基金為主。在業績、規模、降費等多重壓力疊加下,公司營收與淨利潤也受到了較大影響,出現連續兩年甚至更長時間的營收淨利潤下滑現象。
招商系的招商基金2024年淨利潤下滑5.9%,受主動權益類基金拖累明顯,混合型基金規模下降21%。
中郵基金是行業中唯一在新三板掛牌的公募基金,其年報中詳細披露了各項費用支出。數據顯示,2023年,中郵基金人均薪酬為67.8萬元,2024年人均薪酬為56.4萬元,薪酬降幅約17%。職工薪酬總支出由1.9億元降至1.4億元,降幅21.6%。
除了職工薪酬明顯下降,各項業務費用也在壓降,會議費、業務招待費、業務宣傳費等降幅最為明顯。
具體而言,手續費及佣金減少3385.92萬元,降幅31.23%;業務宣傳費減少395.44萬元,降幅35.41%;業務招待費減少354.63萬元,降幅51.97%;差旅費減少140.39萬元,降幅28.29%;會議費減少493.40萬元,降幅72.44%;信息諮詢費減少228.98萬元,降幅39.23%;中介機構服務費減少93.18萬元,降幅20.92%;通訊費減少59.84萬元,降幅21.49%;車輛使用費減少11.97萬元,降幅23.87%。
責任編輯:方曉#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圖為示意圖。2022年7月23日,工人在江蘇的一家工廠生產中國白酒。(AFP)
Previous Article美日防長強調台海和平 台外長:民主陣營共識
Next Article 【一線採訪】企業倒閉、降薪 大陸底層哀鳴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