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24日訊】(記者程木蘭、斐珍採訪報導)台灣正經歷一場史無前例的民主風暴。2025年夏天,全台31位立法委員面臨被罷免,分別於7月26日及8月23日分兩波進行選民投票,堪稱憲政史上前所未見的「大罷免」。此次行動不僅挑戰藍白聯手主導的國會權力,也揭示了台灣民主內部新型態的公民力量。
投票倒計時 藍綠拚車上街掃票
台灣大罷免投票倒計時,首批投票週六(26日)登場,涵蓋24名國民黨立法委員及一名縣市首長,選區橫跨北中南東。這次投票將可能改變立法院「朝小野大」政治格局,甚至影響2026年的地方選舉。
連日來,藍綠都拚車向更多民眾表達訴求。週三,國民黨立委張智倫邀立法院長韓國瑜到中和固票,吸引許多民眾在路旁歡迎。韓國瑜接受媒體訪問時,替年輕的張智倫加油打氣,稱「是最棒的立委」,拜託大家投不同意票。
7月23日,台北市長蔣萬安(前右4)與台北市議會國民黨團和黨籍立委徐巧芯(前左3)等在台北小巨蛋前路口催票,呼籲民眾726出門投票、投「不同意罷免」。(中央社)
民進黨新北市黨部聯合公民團體與多名立委、議員則發起「新北來罷」車隊掃街行動。該車隊下午直衝八里、淡水,和民進黨立委吳秉叡、新北市議員鄭宇恩,及罷免洪孟楷公民團體一起把握最後3天,加強宣傳力道催票。
7月23日,為衝刺同意罷免票數,由民進黨新北市黨部聯合公民團體與多名立委、議員發起的「新北來罷」車隊掃街行動,在林口熱鬧展開。(中央社)
罷免的源起:從程序正義失守到民怨爆發
對於志工為什麼會發起大罷免?週三(23日),前聯華電子董事長、反共護台志工聯盟發起人曹興誠在臉書帖文中解釋說:「因為立法院現在變成了獨裁的打架院。提法案事先不讓其他立委知道內容,就直接強行表決。民進黨不同意,就被狠揍。
「這樣通過的法律缺乏『程序正義』,法治被破壞,台灣就會走向混亂。我們可以合理懷疑,這正是中共想要的——在攻台之前先亂台。」
他更質疑,16位國民黨立委於2024年4月甫上任即赴北京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王滬寧會面,是否意圖與中共聯手擾亂台灣民主制度。「這種曖昧行為,失去了民眾的信任,所以面臨罷免。」
曹興誠接著寫道:「除了信任,另一個罷免理由就是公道。立委不好好研究法案,天天打架罵人,每年花掉納稅人千萬元錢,當然要罷免。」
台灣大罷免源於2024年5月,由國民黨與民眾黨主導的國會改革修法,引發數萬民眾走上街頭抗議。年底,藍白立委憑藉人數優勢通過《財政收支劃分法》《憲法訴訟法》《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等爭議法案,遭批評為破壞憲政體制。2025年1月,國防與中央預算案再度引爆社會怒火,公民團體醞釀已久的罷免行動終於成形。
花蓮戰役成指標 罷免成敗關鍵
前國防大學政戰學院院長余宗基資料照。(宋碧龍/)
前國防大學政戰學院院長、公民罷免運動參與者余宗基估計,這次罷免至少有望成功10席,尤其花蓮成為最具代表性的戰區。「花蓮現任立委壟斷地方資源23年,這次台灣企業界大老如全聯前總裁徐重仁、和碩董事長童子賢也公開表態挺罷免,加上許多退休老師校長的支持,形勢樂觀。」
余宗基接受採訪時強調:「花蓮如同作戰中心,只要攻下這個堡壘,就象徵大罷免的成功。」
然而,中華亞太精英交流協會成員王智盛則提醒,目前罷團氣勢不如6月底高峰,預估成功席次可能僅落在5到8席之間。他向記者表示:「若目標僅達成5至8席,對罷免支持者而言仍不算成功,必須強化催票動能。」
中共介入:檯面下的操弄
中共也在干預台灣大罷免。民進黨台北市議員洪健益週三(23日)在政論節目中披露,廣東東莞市台商投資企業協會聯合永信商旅、胖達商旅,為在莞台商及眷屬提供500張優惠機票,每張直減880元人民幣。時間僅限7月21到7月25日四天,剛好就在投票前。
根據台灣研究機構IORG分析,2025年上半年,中共官方媒體及其附屬社群帳號,共發布約425篇文章與視頻,將罷免運動稱為「綠色恐怖」與「獨裁暴政」。國台辦更呼籲民眾勿罷免國民黨立委,引發台灣民間反彈。
對此,曹興誠在回覆徵詢評論時說道:「中國共產黨欺壓中國百姓慣了,還想隔海來欺負台灣人,根本是丟人現眼。」
余宗基進一步指出,中共透過藍白立委推動程序不正的法案,試圖顛覆台灣民主制度。「這是一場把極權制度透過程序混亂輸入台灣的行動。」
中華亞太精英交流協會祕書長王智盛。(林仕傑/)
王智盛則認為,台灣民主經歷過這麼多次政治洗禮,中共常常是多說多做多錯。因此北京此次的介入「表面克制、實則深入」,雖未動用傳統介選手法,如鼓勵台商回台,但透過媒體操作、社群宣傳,結合藍營論述,進行裡應外合的輿論戰。
他並警告,中共可能在台灣2026、2028選舉時延續檯面下操作模式,對民主構成更大威脅。
抗中台派與反共中華民國派首度聯盟
此次大罷免運動的重大特色是不同政治理念的陣營合流。傳統上,抗中台派與反共中華民國派對中華民國體制存有歧見,但如今因應共同敵人「中共」,選擇暫時擱置歷史糾葛,共同打出反共旗幟。
在網路媒體《報導者》製作的專題視頻中,中央研究院社會所研究員吳介民分析道,這種以「反共」為核心的訴求,使得原來國民黨體系中真誠反共的人士冒出頭。像退役飛官「鷹爸」徐柏岳就說:「我們一生反共的信念,他們一年內可以摧毀,我們深藍的一定要站出來。」
由曹興誠主導的「反共護台志工聯盟」平台上整合網紅、自媒體與各地志工,形成一個有別於以往的公民勢力,彷彿再次喚起2014年太陽花學運後的公民覺醒。不同的是,這次運動更加草根、分散而純粹。
台北市罷團宣導組的Momo是位上班族,同時也是年輕媽媽。她說:「不管你在台灣是什麼政黨,是執政黨或在野黨,其實都是值得我們人民去支持。我們拒絕的是中(共)國的紅色勢力入侵。」
當立院多數黨國民黨籍擔任院長的韓國瑜喊出:「大罷免若成功,台灣民主一場空」之際,罷團志工紡織業從業人士蔡卡羅卻憂心地說:「我深深相信,如果這次大罷免沒有成功,共產黨就進來了。」她為全力推動罷免,自3月起即向公司申請留職停薪。
今年4月,「拒絕統戰,守護台灣」入夜後活動尾聲,人潮持續創新高,達到5.5萬人。(特約記者孫湘詒/)
素人運動的崛起:從家庭主婦到上班族
大罷免的另一重大特點是,素人運動的崛起。《報導者》報導,這群志工們表示他們的動機很單純,就是專注罷免。
台北市罷免團體成員Momo表示:「我們不是為了官位,只是因為相信這件事該做。大罷免成功也好、失敗也好,我還是要回到原本的生活。」她強調這是一場來自基層的行動,志工們無所求,也就無所畏。
桃園一罷團領銜人陳曉煒牧師指出,該選區走出來參與罷免活動的志工超過一半成員為家庭主婦,「台灣這個穩定的女性力量,是罷免行動裡最大的一股力量。」
與過去太陽花學運成員多具社會科學背景、長期參與抗爭不同,此次罷免運動的參與者多數無政治經驗。他們來自各行各業,包括紡織員工、科技公司行銷專員、教師、年輕媽媽,多是從未參與過社會運動的普通上班族。
這場運動呈現高度的地面動員特性。志工們在各地掃街、路邊擺攤、街頭舉牌、挨家挨戶遊說,並創造大量空戰內容,如文藝界人士義務製作宣傳短片、歌曲,形成一種罕見的「素人與立委之間的非典型選舉」。
公民團體大多是政治門外漢,沒有選舉的經驗。藍營立委們抱怨,跟素人打選戰最頭痛的就是常常不按理出牌,讓這次的選舉常出現劍拔弩張的畫面。
國民黨立委賴士葆則表示反罷免最困難之處在於「根本不知道敵人在哪裡」,形容這是一場百年一遇的選戰。這群志工其實也是選民,「只能勤跑基層,爭取民眾支持。」
最終罷免成果如何,仍需等待投票結果。但這場運動無疑揭示一股全新且強大的公民力量——無名、無利、無權,卻決心捍衛台灣民主核心價值的素人之聲。
台灣此次大罷免的另一特點是素人運動的崛起,多是從未參與過社會運動的民眾。圖為2025年6月5日,反共護台志工聯盟舉行支援全台大罷免第三階段行動記者會,左起:罷免徐欣瑩團隊余筱菁、板橋大刪元發言人Molly、山除薇害發言人阿美、聯電創辦人、反共護台志工聯盟志工曹興誠、罷免江啟臣領銜人廖芝晏、罷免馬文君團隊發言人戴綺儀、山除薇害陸戰隊長蔡卡羅出席號。(宋碧龍/)
2025年7月23日,「山除薇害」發言人阿美打電話拉票。(宋碧龍/)
責任編輯:孫芸#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2025年7月23日,民進黨立法院黨團51戰隊應援北市行「信義南松山」場,在八德路3段與光復北路口拉票,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幹事長吳思瑤(前右4)率領黨籍立委與議員向上班民眾問候,呼籲支持罷免。(中央社)
Previous Article微信嚴打「低俗團播」 被指收緊網絡輿論空間
Next Article 中共禁美商務部雇員出境 盧特尼克譴責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