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28日訊】(記者夏松報導)據中共官方數據,2024年總人口數連續第三年減少。7月28日,當局推出最新育兒補貼方案,試圖鼓勵民眾生育。該消息一度衝上微博熱搜第一,民眾表示,有總比沒有強,但質疑其效果。
7月28日,中共國務院公布了一份育兒補貼制度實施方案。方案稱,從2025年1月1日起,無論一孩、二孩、三孩,每年均可領取3600元(人民幣,下同)補貼,直至年滿3周歲。2025年1月1日之前出生、不滿3周歲的嬰幼兒,按應補貼月數折算計發補貼。
此消息隨即衝上熱搜。
網友表示,「有總比沒有強,邁出一步就比止步不前強」「不夠奶粉錢」「每個月300塊,奶粉錢都不夠⋯⋯不滿一周歲的嬰兒,平均一週一罐300塊的奶粉,一個月算4罐,也就是1200塊。補貼的3600元夠3個月的。還不算尿不濕什麼的。學齡前教育費用更別提了!」「比歐美的時候談總量,真發錢了談人均。嗯,很符合我對他們的刻板印象。」
CPA註冊會計師資格證持證人「Saka財經」在知乎發文分析,當局目的顯然是想讓居民增強生娃慾望,但養娃成本遠遠不止這些,一個月300塊,連奶粉錢都不夠,而且目前很多居民自己頭上的壓力也不小。
「先從居民壓力來講,大家苦於內捲,自己都過得不開心,生個娃出來複製自己走過的路,好像太沒必要。
「現在養娃,可能已經不能只考慮到大學本科畢業,要考慮到研究生階段,等出了社會沒幾年就30了,眼看著就要到35歲這個坎。普通家庭,面臨這種壓力,對生娃肯定是謹慎的,特別是生二胎三胎。
「再從養娃成本來講,攜程老闆、人口經濟學家梁建章曾經統計過。一個小孩要從0歲養到17歲,中國家庭的平均成本是538,312元。就算是低收入家庭,其成本也達到125,533元。」
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健康學院教授宋健在接受官媒新華社採訪時稱,從國際經驗來看,較早進入低生育社會的發達國家大多採取了發放育兒補貼的方式進行生育支持。微觀層面,育兒補貼對不同家庭生育的促進作用存在差異,但從宏觀層面來看,總體上有利於提升生育水平或防止生育水平進一步降低。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教授茅倬彥表示,育兒補貼制度在緩解育齡家庭現實困境、穩定生育預期、改善人口結構方面有作用,但不是「萬能鑰匙」,應與產假、托育、教育、住房等政策形成聯動。
責任編輯:高靜#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圖為2023年1月17日,安徽省阜陽,一所醫院內的護理人員正在照護新生兒。 (STR/AFP via Getty Images)
Previous Article中國暴雨成災釀重大傷亡 北京發紅色預警
Next Article 【紀元焦點】學歷貶值 學費瘋漲 中國高校值得上嗎?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