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ne
【2025年07月28日訊】今日焦點:中國學歷貶值,學費卻在瘋漲,大學還能上嗎?大陸北方多地暴雨成災,千萬黃金首飾被水沖走;少林寺不是清淨地?政治和尚釋永信被查。
中國學歷貶值 學費卻在瘋漲 大學還能上嗎?
2025年,中國多所大學上調學費,有些學校的學費漲幅驚人,甚至突破萬元大關。這波學費飆漲,讓很多家庭措手不及,面臨前所未有的經濟壓力。
據大陸媒體報導,目前,中國已有20多個省份上調了高校學費,平均漲幅在10%至15%之間。上海、四川、吉林、貴州等地的學費漲幅在20%至35%之間。
比如,貴州大學的學費,從每年5,000元(人民幣,下同)上漲至了6,500元,上漲幅度為30%;雲南大學的學費,從每年4,200元上漲至6,000元,上漲幅度接近43%;北京工業大學的學費接近9,000元,直逼萬元大關。
民辦高校的學費漲得更猛,有的學校學費超過4萬元。比如,上海中僑藝術類的本科學費為每年4.3萬元;南京傳媒學院播音專業的學費接近5萬元。
上述這些只是學費,如果再加上住宿費、生活費,及其它費用,大學生一年的花費是相當巨大的。
根據中共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24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為49,302元,鄉鎮居民為19,605元。這意味著,普通家庭的全年收入,可能還不夠一個大學生一年的費用。
對於學費飆漲,很多人都在問,為什麼學歷越來越「貶值」,學費卻在飆升?
對於這個問題要從頭說起。從1999年開始,中國高校開始連年擴招。大學的升學率從以前的4%,飆升到現在的近60%。大學生的人數從1999年的150萬人,一路增長到2025年的1,222萬,人數翻了近8倍!
學生多了,但問題也隨之而來,因為財政緊張,政府對高校的撥款越來越少。2025年,中共教育部給高等教育的撥款,比2024年下降了約4.7%。這意味著很多高校的資金,不足以應付日常教學。
在這種情況下,很多高校只能靠「漲學費」來填補窟窿。一位高校財務人員稱,「有些專業的培養成本太高了,不漲價真的活不下去。」
為了彌補資金缺口,除了漲學費,公辦大學還將學校的部分資源當作商品出售。
比如,學校的圖書館、體育館、停車位開始按小時算錢;借書按「配額」分等級收費。不僅如此,學校還大力發展「成人教育」、「繼續教育」、「非學歷證書項目」等,為學校增加收入。
另外,教學樓、報告廳、實驗室的命名權也被拿出來「標價出售」。比如,清華大學通過給教學樓冠名,籌得資金超過8億元;復旦管院設立「案例室冠名權」,只要捐贈30萬,就能把名字刻在教室裡,永久保留!
為了創收,一些高校還開始搞產業,建園區,搞公司、簽項目、甚至開發房地產。
而民辦高校的擴張更是快到離譜。根據中共教育部公布的《全國高等學校名單》,截至2025年6月20日,全國高等學校共3,167所,其中民辦高校數量高達829所,占普通高等學校的28.4%。
值得注意的是,民辦高校的學費很高,但因為專業的緣故,教學成本卻很低,其背後多為盈利性教育集團,賺錢能力驚人。比如,宇華教育的淨利潤率高達47.2%,這一數據超過絕大多數的上市公司。對於民辦學校來說,一個學生每年所交的數萬學費,就是它們穩定的現金流。
但問題是,與學費大幅上漲的背後,卻是學歷在不斷地貶值。
很多學生在畢業後,找不到對口的工作。社科院數據顯示,約33%的畢業生從事與專業無關的工作;新浪教育報告稱,僅有26%的畢業生表示,現在的工作與自己所學習的專業相符。
如今,大量的畢業生因為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只能被迫湧入營銷、服務、自媒體等行業,包括送外賣,擺地攤等。隨著本科文憑的含金量越來越小,很多人感嘆,「本科文憑沒啥用」。
工作不合適,薪水也不高。根據2023年一份就業報告,應屆本科生半年後的平均月薪只有6,050元,其中近60%的人,月收入不到6,000元,能月入過萬的,只有區區的7%。
試想,一個普通家庭傾盡全力,花費十幾萬,供孩子上大學,結果孩子畢業後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即使找到工作,月薪也僅在5,000左右,這對很多家庭而言,不僅是失望,而是希望的破滅。
大學飆漲學費,對很多家庭來說,不是一次簡單的調價,更像是一次無聲的社會分層,影響他們對未來的選擇及流動。
大陸北方多地暴雨成災 千萬黃金首飾被水沖走
這幾天,北方多地連降暴雨,中國水利部在7月27日下午發布消息稱,潮河、白河、灤河、螞蟻吐河、閃電河、南洋河和漕河等7條河流出現了有記錄以來的最大洪水!
除以上7條河流外,北京密雲水庫也創下自1960年建成以來最大的進水量,每秒進水6,550立方米。由於進水量太多,當局決定在27日下午3點放水洩洪。
27日下午6點,中國水利部和氣象部門聯合發布山洪和地質災害橙色預警,覆蓋範圍包括北京、天津、河北等11個縣級行政區。其中,北京密雲、平谷、昌平、懷柔、延慶等5區,爆發山洪的風險最高。
河北在這次降雨中,是受災最嚴重的地區之一。阜平縣防汛抗旱指揮部表示,截至26日晚間6時,阜平全縣共有4.6萬人受災,至少2人死亡、2人失聯;保定市、承德市也因暴雨損壞了大量的通信基站;河北省境內部分高速公路也因暴雨被封閉。
除此之外,陝西也發生大洪水,知名金店「老鳳祥」在洪水中損失慘重。
7月25日,洪水湧入陝西吳起縣,沿著北洛河一路氾濫,北洛河邊的商鋪被淹。位於吳起縣碧桂園翡翠公館小區門口一家「老鳳祥」的大門被洪水沖開,店內價值千萬的金銀首飾被沖走。
據陸媒報導,門店負責人葉先生在26日透露,25日8時左右,員工到店準備開門營業,突然接到通知,洪水來了,必須緊急撤離。由於店內沒有金庫,每天下班,金銀首飾並未集中收納,仍然擺放在櫃檯中。他說,洪水來得太快了,店裡的金銀首飾來不及轉移,後來店舖大門被洪水沖開。洪水退後,他回到店裡檢查,發現店內的貨櫃及櫃內的金銀首飾全部被沖走了,就連保險櫃也被大水被沖走。
葉先生稱,保險櫃裡有新貨、回收的舊料和現金。洪水過後,他在店門口幾百米處找到了幾個貨櫃,卻沒有找到保險櫃。初步統計,被沖走的貨物接近20公斤,價值上千萬人民幣。
葉先生表示,他在吳起縣有3家門店,另外兩家也被水泡了,不過貨物還在,損失較小。
吳起縣一居民稱,25日洪水退去後,他去這家金店看過,門口有人在撿拾物品。
葉先生在27日稱,目前店裡找回大約1公斤貨物。他說,「有很多被沖到河壩裡面去了,有的在路邊被人撿走了。」
目前,「洪水將金店黃金沖走」的消息已在吳起縣傳開,不少居民到金店附近試圖尋找黃金。網傳多段視頻顯示,在店舖門前及河道附近,有不少居民低頭在水裡找黃金,有的甚至拿著金屬探測儀器。
少林寺不是清淨地?政治和尚釋永信被查
少林寺方丈釋永信被警方帶走調查了。這事要從前幾天說起,7月26日,網路上突然傳出釋永信出事的消息。第二天,也就是27日,少林寺官方發布聲明,證實釋永信涉嫌刑事犯罪,目前正在接受調查。
公告中稱,少林寺住持釋永信涉嫌刑事犯罪,挪用侵占項目資金、及寺院資產;嚴重違反佛教戒律,長期與多名女性保持不正當關係,並且育有私生子。目前正在接受多個部門的聯合調查。
《經濟觀察報》稱,釋永信是在7月25日前後,被河南新鄉的警方帶走的。
26日,在少林寺正式發出公告前,多個媒體及自媒體就已發布消息稱,釋永信被帶走調查。隨後,自媒體「追月數星」發文特別指出,「這次可能跟經濟沒關係」,引發外界各種猜測。
不過,少林寺的僧人卻三緘其口。在面對記者詢問時,有僧人直接掛斷電話;有僧人稱「不知道」;還有僧人稱「看官方消息」。就連少林寺的客堂電話也一直處於關機狀態,進一步加劇了外界的猜測。
7月27日,在網上流傳一張「警情通報」,上面顯示,「少林寺方丈釋永信攜帶情人、子女等34人潛逃美國被有關部門攔截」。該「通報」落款單位為開封市公安局。不過,開封警方稱,這張通報是假的。
雖然如此,但關於釋永信的傳聞,一直沒有平息,在網路不斷發酵。
釋永信,1965年出生,由中共扶植上馬,被外界稱為「政治和尚」。作為被中共大力扶持的宗教代表人物,釋永信不僅是少林寺的住持,還是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河南省佛教協會會長,還曾擔任過全國人大代表。
作為少林寺方丈,釋永信長期主導著少林寺的商業化運營,他成立少林寺武僧團、河南少林寺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少林影視公司,控股河南少林無形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等,在他的名下,曾有十多家企業,涵蓋文化、餐飲、醫藥、服飾等十多個領域。
2015年,釋永信被少林寺同門弟子實名舉報貪腐少林寺資產、玩弄女性、及有私生子等。雖然舉報者稱他掌握了大量的證據,但在2017年,官方的調查結果卻是「證據不足」。
近些年,釋永信相繼註銷旗下企業,比如河南少林寺實業發展有限公司,退出少林無形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但關於他貪腐好色的傳聞,卻沒有就此平息。
網絡不斷有消息傳出,釋永信在海外藏匿巨額資產,存款超過幾十億;他涉嫌嫖娼,在臥室裡暗藏攝像頭,包養北大女生,在海外有多個私生子等。
2024年3月,網絡流傳一張「釋永信與一名體型微胖的少年」合影。被外界猜測,該少年是釋永信的私生子。甚至有自媒體稱,釋永信計劃將少林寺衣缽傳給他,並為他取法號「釋正恩」。隨後,少林寺發表否認聲明,但外界質疑並未因此停止。
這幾年,中國宗教界醜聞頻發。比如,北京龍泉寺的住持釋學誠,被控性侵女弟子;南京玄奘寺的住持釋傳真,因其「官員朋友圈」廣受爭議。
——《紀元焦點》製作組
責任編輯:連書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