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ne
【2025年02月21日訊】聽眾朋友們,晚上好,歡迎來到《佳音時刻》,我是佳音。
今日焦點:美俄關係推進 川普總統將與普京會面;美俄單獨會談 北京坐立難安;外資加速撤離 大陸1月實際使用外資下降13.4%;2025開年 大陸樓市股市回暖難。
美俄關係推進 川普總統將與普京會面
2月18日,美俄會談,初步達成四項共識。之後美國總統川普在棕櫚灘海湖莊園舉行新聞發布會。
川普總統表示,他有可能在月底之前與俄羅斯總統普京會面。他相信自己有能力結束這場戰爭。
同時,川普再次給了烏克蘭一顆定心丸,他強調,美俄兩國在商談停戰協議時,不會將烏克蘭排斥在外。
而對於歐洲領導人討論是否向烏克蘭派遣維和部隊一事,川普說,「如果歐洲想向烏克蘭派遣維和部隊,我不會反對。」
他還表示,三年前,烏克蘭本有機會和俄羅斯達成協議,避免俄國入侵。
發布會第二天,週三,川普在平台「真相社交」(Truth Social)表達了對澤連斯基的不滿。他在文中稱,「作為一個小有成就的喜劇演員,澤連斯基說服美國花了3500億美元,去打一場無法贏得的戰爭,這場戰爭就沒有必要開始。如果沒有美國和『川普』,這場戰爭將永遠無法平息。」
川普還說,「美國比歐洲多花了2000億美元,歐洲的錢是有保證的,而美國卻什麼也拿不回來。」
川普補充,「作為一個未經選舉的獨裁者,澤連斯基最好快點行動,否則他就不會再有國家了。與此同時,我們正在談判以結束戰爭,所有人都承認,只有『川普』和川普政府才能做到這一點。」
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在2月19日表示,普京總統與川普總統可能會於本月舉行會晤。他說,這是自2021年以來,兩國領導人的首次面對面會晤,需要很長時間來準備,但他們會加快腳步,讓兩國領導人儘快會面。
佩斯科夫表示,先前美俄高層在利雅得的會晤主要是關注兩國的雙邊關係,也是朝著「俄烏戰爭停火」邁出的「非常重要的一步」。他說,當然這只是第一步,很多問題不可能在一天或一週之內解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川普和普京上一次會面還是在2021年6月,當時美國前任總統拜登在日內瓦舉行峰會。之後,兩人就再也沒有面對面會晤。
這一次,川普總統顛覆了以往的傳統作法,在沒有烏克蘭或歐盟國家參與的情況下,與俄羅斯進行會談。引發了烏克蘭和歐洲國家的擔憂,擔心這可能會危及他們的安全,並改變地緣政治格局。
2月19日,也就是在美俄會談的第二天,川普總統派遣特使基思‧凱洛格到烏克蘭,與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會面。凱洛格表示,他這一次到訪烏克蘭,是為了更好地與烏克蘭溝通。
烏克蘭則是一再強調,需要美國提供安全保障,防止俄羅斯在達成和平協議後,又發動新的入侵。
對此,凱洛格回應,他此行的目的之一就是「傾聽」,他會儘可能地收集信息,將調查的一切內容帶回美國,以確保美國做出正確判斷。
此前,有知情人士告訴路透社,澤連斯基曾推遲對沙特阿拉伯的訪問,就是為了不給美俄兩國官員會晤提供「合法性」。
對於烏克蘭的擔憂,普京在2月19日的電視講話中表示,俄羅斯從未拒絕與歐洲國家或烏克蘭進行談判,是他們拒絕與莫斯科對話。他說,「沒有人排除烏克蘭」,「如果他們願意,就來談判,我們隨時準備重返談判桌。」
普京還表示,與烏克蘭停戰的決定能否成功,取決於俄羅斯和美國之間的信任程度。他說,「如果俄美之間不增強信任程度,那俄烏戰爭等等問題就不可能解決。」
普京說,他和川普總統都希望舉行峰會,他們見面是為了解決問題,但這需要時間。他解釋,「僅僅見面喝茶、喝咖啡、坐下來談論未來是不夠的。我們需要確保我們的團隊做好準備,討論對美俄都極為重要的問題,這包括但不限於烏克蘭問題,以便達成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
普京表示,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舉例,川普本人曾在美國大選期間多次承諾在24小時內結束烏克蘭戰爭,但現在卻說要花費六個月。
普京對美俄會晤的結果表示讚賞,他說:美俄已經邁出了恢復雙邊關係第一步,包括中東問題、全球能源市場和太空合作等領域的談判都有進展。
美俄單獨會談 北京坐立難安
為結束俄烏戰爭,川普總統已經向普京伸出橄欖枝,這可能讓北京陷入孤立。
《華爾街日報》稱,這種擔心由來已久,早在去年年底,川普當選之前,北京高層就已經開始擔心,川普上任後,會破壞普京和習近平的「兄弟情」。什麼意思呢?本來中俄是好朋友,甚至中方還想聯合俄方對抗美國,但川普卻想加強美俄關係,一旦成功,中方是不是就在反美路上孤立無援了呢?
現在,美俄會談已經開啟,北京方面越來越擔心,如果美俄關係和解,北京就可能會陷入孤立,甚至美俄會不會聯手對抗北京呢。
報導稱,這種擔心並非憑空想像。此前,北京提出幫助解決俄烏戰爭,但卻沒有得到川普政府的重視。不僅如此,川普政府的官員還曾流露出要「離間」中俄關係的意圖。
上週,美國副總統萬斯告訴《華爾街日報》,在俄烏戰爭成功達成停火協議後,美國願意重啟與俄羅斯重歸舊好。他說,俄羅斯目前被西方國家孤立,這種局面讓俄羅斯成為北京的「小弟」。但這不符合普京的利益。
觀眾朋友們,你們怎麼想呢?會不會到最後,中共被孤立呢?歡迎留言,我們一起討論。
下面我們來看中國新聞:
外資加速撤離 大陸1月實際使用外資下降13.4%
中共商務部在2月19日公布公告,1月份單月,中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約976億人民幣,同比下降了13.4%。而新設立的外商投資企業共計有4229家,同比下降7.8%。
近年來,中國使用外資的金額越來越少。2024年,這個數字約8262億,與2023年相比大減27.1%。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外資撤離中國。儘管北京當局上週一推出《2025年穩外資行動方案》,並承諾「要拿出更多務實管用舉措,穩存量、擴增量」,試圖挽留外資。但在美中貿易戰升級、經營環境惡化、國安審查越發嚴格等因素的影響下,外資回流前景黯淡。
在台灣致理科技大學擔任國際貿易系副教授的張弘遠告訴美國之音,2021年以來,大陸的外商投資幾乎每年在減少。但直到2025年,北京當局才採取措施,重新吸引外商。為什麼反應這麼慢呢?張弘遠表示,這是因為最近北京準備與川普進行關稅戰了。為了應對關稅戰可能引發的經濟衰退、外商資本加速流出,所以中方再次啟動了招商吸資。
澳大利亞蒙納士大學商學院教授史鶴凌告訴美國之音,大陸政府的一貫做法是,先讓外資進入中國,然後學習他們的技術和管理知識,全部學到手之後,就讓本土企業替代外資。這些行為都會讓外資停止對大陸的投資。
張弘遠指出,外資企業在大陸會受到不公平對待。比如,國產電影《哪吒2》與好萊塢電影《美國隊長4》同期上映,坊間傳出,影院有意減少《美國隊長4》的放映場次,或將這部影片安排在冷門時段,以保護國產電影。他說,如果連外資最有興趣、最具開放價值的消費性服務業,都出現這種歧視性等商業行為,那外資投入的意願當然會大幅降低。
旅居美國的經濟學者蔡慎坤認為,北京政府希望吸引的外資主要集中在高階芯片、半導體等領域。這一點,從習近平日前召開民企座談會上可以看出,當時的座上賓主要來自科技產業。但大陸監管的不確定性讓外資望而卻步。另外,北京的政治環境越來越嚴,讓外資無所適從,不願到大陸投資。
除了外資撤離,中國企業也在加速向海外轉移資金。彭博社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企業向海外投資1730億美元。
蔡慎坤分析,這可能意味著中國企業早就在為美中關稅戰做準備,尤其是中低端產業早已轉往東南亞、南美洲,甚至非洲,以此來規避美國的貿易制裁。
大陸的經濟形勢除了外資撤離外,樓市與股市也不樂觀:
2025開年 大陸樓市、股市均未回暖
據中共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25年1月,中國一線城市,新建商品房和二手住宅,銷售價格都環比上漲0.1%。
二線城市裡,新建商品房價格上漲0.1%,二手住宅則下降0.3%。
再來看看三線城市,新建商品房和二手住宅銷售價格,分別下降0.2%和0.4%。
《香港經濟日報》稱,一、二線城市房價呈上漲趨勢,但多數三四線城市,因空房較多,價格就需要調整。從數據來看,大陸樓市能否復甦充滿了不確定性。
評級機構穆迪公司的分析師也同意這個說法。分析認為,機構追蹤的關鍵指標並沒有顯示中國房地產市場已經觸底。所以2025年,房產市場可能會更加疲軟,但銷售金額的下降速度,可能會放緩。
大陸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研究院院長盛松成認為,從過去幾年的發展看,今年大陸房地產市場的降幅會減弱。要想穩住樓市,一線城市需要進一步放寬政策,而三、四線城市就比較困難,需要更長的時間恢復。
與此同時,2025開年,大陸的股市也未見好轉。
Wind數據顯示,年初到2月16日晚,已經有40家企業終止審核。也就是說這些企業的效益不好或因為政府控制等原因,不能公開募股了。
A股首次公開募股(英語:Initial Public Offerings,縮寫:IPO),也就是IPO的在審企業已降至210家。與2024年同期相比,降幅超過六成。
總之,今年年初至今,滬深北三大交易所共有40家企業終止了IPO。不知道我們的觀眾有沒有股市專家,這一現象會帶來哪些後續效應呢?歡迎留言,大家一起討論。
《佳音時刻》製作組
責任編輯:李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