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是人体重要的负重关节,由股骨、胫骨、腓骨与髌骨组成,主要功能为在站立时协助承受身体重量,以及在行走时提供下肢活动的支撑与稳定,但随着年龄增加或长期负重不当,关节软骨逐渐磨损,就可能引发退化性膝关节炎。
退化性膝关节炎的主要症状为疼痛,活动后加剧、休息时僵硬,久坐再起时也会感到不适,严重者甚至有局部肿胀与活动受限的情形。治疗方式可分为药物与非药物两大类。非药物治疗包括规律运动、物理治疗及减重等;药物治疗则依疼痛程度给予止痛药、非类固醇抗发炎药,或视情况进行关节内注射类固醇或玻尿酸。若症状严重、上述方式无效,则可考虑手术治疗。
中医观点认为,「肝主筋、肾主骨」,退化性膝关节炎属于「痹证」范畴,与年老体弱、气血不足、筋脉失养有关。治疗上常结合针灸、推拿与中药调理,以减轻疼痛、改善肢体障碍及提升关节活动度。研究指出,每周接受推拿三次、连续六周,可有效缓解疼痛与僵硬,并改善日常活动功能,常用的穴位包括血海、梁丘、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与膝眼穴。另有研究显示,每周针灸二至四次、持续四至八周,也能显着改善退化性膝关节炎患者的疼痛及僵硬,促进整体生活质量。
李恩育提醒,日常保健是预防与推迟退化的关键。建议患者减少膝关节负荷、维持理想体重、避免长时间蹲跪或固定姿势,选择避震效果佳的鞋子以减轻膝盖压力,同时避免搬重物造成关节损伤。若症状持续或影响生活质量,应寻求合格中医或西医师诊治,依照专业建议接受治疗与复健,并持之以恒地做好日常保健,才能有效守护膝盖健康、推迟退化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