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3日訊】(專題部記者陶莎採訪報導)中共年初換上新的證監會主席後,試圖通過大整頓挽回股市信心,對上市公司、券商及個人進行密集處罰,年內已有60家上市公司遭到行政處罰,36家上市公司被立案調查,同時大批公司高管離職。分析人士認為,中國股市的問題是深層的制度性問題,只靠處罰解決不了根本,且股市的問題會越來越糟糕。
今年以來近60家A股上市公司被罰 36家被立案調查
2024年開年至今,中國有近60家A股上市公司及高管受到證監會的行政處罰,公司數量比去年多出34家。這些公司的問題集中於財務造假、未履行信披義務、定期報告披露超期限、內部制度不完善、內幕交易等。
3月,上海證監局擬決定對上實發展公司以及相關責任人合計罰款2545萬元(約合351萬美元)。公司涉嫌違法行為包括三個方面:年度報告造假、未及時披露預計經營業績發生虧損、未及時披露訂立重要合同。證監會認定公司2016年至2021年度合計虛增收入達47.22億元(約合6.52億美元)、虛增利潤總額6.14億元(約合8484萬美元)。
匯金股份也於近期收到河北證監會的處罰告知書。公司因存在2021年年度報告造假、未按規定披露重大事項等問題,被處以200萬元(約合27.63萬美元)罰款,相關責任人被處罰。
2月上旬,ST華鐵收到廣東證監會處罰告知書,公司因開展虛假貿易虛增業績、連續四年隱瞞關聯交易等,被罰款2630萬元(約合363萬美元),時任董事長宣某被終身禁入市場。
1月8日,思創醫惠被浙江證監會罰款8570萬元(約合1184萬美元),時任董事長、總經理章笠中被罰款750萬元(約合103萬美元)以及10年內不准進入證券市場。處罰原因是公司在公開發行的文件中編造重大虛假內容以及年度報告造假等。
今年截至3月26日,已有36家上市公司披露,其公司或實際控制人或高管等涉及被立案調查。被調查對象含有上市公司主體的有10家。
塞力醫療是中國大陸中部地區首家滬市主板上市的醫療集約化營運服務提供商。因近期AI板塊巨頭英偉達認證AI醫療或成為「下一個黃金賽道」,因此塞力醫療被認為是該概念的龍頭公司之一。
但是3月25日,塞力醫療收到的中國證監會告知書稱,其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立案調查。
上市公司高管密集辭職
在上市公司被立案的同時,公司高管也被處罰及立案調查,不少高管放棄高薪而離職。
截至3月26日,有12家公司高管被立案調查,調查原因包括短線交易、內幕交易、信息披露違規等。其中有:ST奧康和康華生物實控人、董事長王振滔;超華科技控股股東、實控人之一梁健鋒;好利科技實控人、董事湯奇青;ST貴人實控人、董事長李志華;正平股份實控人金生輝;新亞製程原實控人徐琦。
力源科技董事長沈萬中涉嫌違法,目前處於取保侯審中,同時辭去總經理職務。
上海貴酒3月22日發布公告稱,總經理鄢克亞、董事會祕書鄒衛東因個人原因申請辭職,董事長韓嘯兼任總經理。
2023年,上海貴酒被相關部門發現2017年至2020年的年度報告造假。近期,上交所還下發問詢函,要求公司對裁員、拖欠員工部份工資、供應商貨款以及客戶現金返利等做出說明。
近日,上市公司飛凱材料自曝被「合同詐騙」,涉及其它應收款餘額1.86億元(約合2570萬美元)之後,公司董事、副董事長兼總經理蘇斌和董祕雙雙提出離職。
此外,中國振華董事長陳剛和董事龍小珊也提出辭職。
3月27日,眾泰汽車公司總裁連剛因個人原因申請辭職。
3月25日,龍元建設董事賴振元先生、董事朱如興先生、獨立董事張純女士、監事長陸健先生、監事何曙光提出辭職。
3月19日,迪馬股份董事長黃力進辭職,此前董祕、副總裁相繼離職。
3月13日, 威高骨科董事長弓劍波、董事燕霞,董事、副總經理邱鍋平提出辭職。有報導稱,董事長或涉商業行賄案件。
據醫藥上市公司3月份發布的消息顯示,包括四環生物、京新藥業、科倫藥業、東阿阿膠、新天藥業、賽倫生物等多家藥企高管辭職。
同在3月還集中出現了11家上市公司高管被實施留置。其中有:思科瑞、國光電氣的實控人之一張亞;百潤股份董事長、法定代表人、總經理劉曉東;集友股份實控人、董事長、總裁徐善水;六國化工常務副總經理黃建紅等。
留置是中共監察機關在調查期間對瀆職官員所採取的強制措施。
分析:證監會治標不治本
中共證監會主席吳清於今年2月上任後,多次聲稱要加大監管力度,並對一些企業及個人開出罰單。3月15日,中共證監會集中發布了《關於嚴把發行上市准入關從源頭上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試行)》等四項政策文件。隨後,大批上市公司財務造假被密集曝光,券商及上市公司出現高管離職潮等不尋常現象,引發關注。分析人士認為,當局想挽回股市信心,樹立資本市場形象,藉吳清之手進行所謂大力整頓的一系列舉措,也只是治標不能治本。
時政評論人士王赫近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股市要進行根本性深入改革,就要把基本制度進行系統性的調整,使股市真正變成一個優勝劣汰、資源配置優化的市場運作。而首先要解決的則是國企和母公司占用上市公司資金的問題,這個問題不是吳清和證監會能解決的,這是習當局會不會做的問題,如果做,整個中國的利益格局就要做一個突破和根本性的調整。」
王赫表示,「習近平一心想保黨,怎麼可能做這個事情?所以目前只是做了一些治標的做法,不可能根本解決問題。而要治本的話,就要根本性地改變中共當局目前的經濟政策,徹底地走向市場化改革。」
時政評論人士秦鵬也認為,中國股市的問題是一個非常深層的制度性問題,而只靠處罰不能解決問題。
秦鵬近日接受採訪時說,「中國股市在早期的一大目標是為了給國有企業脫貧解困。當國有企業沒有辦法解決融資問題時,當局就將這些國有企業推上了股市,讓他們從股市圈錢。第二個目標是給國有銀行解困。因為在過去,中國的銀行把大量的錢借給了國企,形成了很多壞帳呆帳,當局也將大量國有銀行放到股市上去,直接從股市吸取資本。同時也延伸出第三個目標,即各家權貴結合在一起,從股市圈錢。官方與權貴及國企等方方面面結合起來,既立法,又當裁判又當運動員,收割民脂民膏。」
「目前的這些上市公司,包括那些高管們都看到了中國經濟已經出大問題了,所以幾乎都是抱著一種漠視心態在做事情,想方設法把錢給圈走,或者把手裡的股份給抵押掉,然後想方設法把資金轉移出國外,人也逃跑。」
秦鵬認為,「中共試圖重新樹立資本市場正面的形象,目前採取的處罰,製造一種所謂的執法嚴厲等等假象,只不過是繼續騙那些普通的散戶去當韭菜罷了。我覺得只是自欺欺人的一個做法。」
責任編輯:連書華#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The exterior of the China Securities Regulatory Commission building, with news coverage inside showing the image of Chinese President Xi Jinping, is pictured in Beijing on February 8, 2024. China has removed the head of its top financial regulator, state media reported February 7, after markets in the world's second-largest economy have been among the worst-performing globally in recent months. (Photo by Pedro PARDO / AFP)
2024年開年至今,中國有近60家A股上市公司及高管受到證監會的行政處罰,不少高管放棄高薪而離職。圖為2024年2月8日北京中國證監會大樓。(Pedro Pardo / AFP)
Previous Article【淨園財經】2024年 大陸中產返貧風暴加劇
Next Article 美日菲峰會 專家:美中競爭將結構性改變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