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09日訊】(記者程雯綜合報導)「這3.1萬人中,沒有網路詐騙頭目。在我們發起行動之前,一架緬甸軍用直升機就把這些人接走了。」配合中共領導上個月打擊緬北電詐集團的一個果敢武裝團體的發言人最近說。
專家表示,被移交給中共的大約3.1萬名緬北電詐犯罪嫌疑人中,其實許多人是被迫參與詐騙的受害者。
中共方面在全國電視節目中高調地播放一些知名的電詐嫌疑人被捕場面和他們的認罪視頻,以顯示中共在打擊緬北電詐集團、保護大陸中國人權益方面的成果。但是實際情況卻與中共的宣傳不太一樣。
明氏家族被端掉 根本原因是殺了中共臥底警察
11月中旬,中共警方宣布他們已經以涉嫌網路詐騙、謀殺和非法拘禁罪對四名姓明的緬甸果敢人發出逮捕令。明氏家族是果敢最有權勢的「五大家族」之一,其成員有的在果敢當局政府和警察局中擔任要職,據說他們都擁有中國護照。
幾天後,中共央視播放了警方在雲南省西南部邊境抓獲這四名嫌疑人中的三人的畫面。
從緬北逃生回來的中國人,向媒體講述了在緬北詐騙園區的非人遭遇。(網頁截圖)
據中共央視報導,11月15日,果敢當局試圖逮捕明家族長、涉嫌電詐集團頭目之一的明學昌時,明學昌自殺身亡。
緬甸軍政府發表的聲明稱,明學昌在逮捕過程中開槍自殺。
根據果敢當地媒體報導,10月20日明氏家族大院內發生暴力槍戰後,中共當局加大打擊力度,誓言要剷除電詐集團。
有「叼盤俠」稱號的中共《環球時報》前總編輯胡錫進11月28日在微博上發表長篇帖文,稱讚中共打擊緬北電詐集團顯示了當局「雖遠必誅」的「力量和決心」以及「效果」。
但是,胡錫進也在字裡行間證實了此前關於明家殺害中共臥底警察的傳聞,他在微博中寫道:「最終導致了相傳殘酷殺害我4名臥底軍警明氏家族的覆滅。」
2019年1月12日,人們抵達緬甸撣邦木姐鎮邊境口岸,準備過境進入中國。(Ye Aung Thu/AFP via Getty Images)
根據此前的傳聞,果敢明氏家族在其「臥虎山莊」電詐園區內扣押有數百名中國公民,這些人被騙到此後就被強迫從事電信網絡欺詐活動。10月20日,明家準備將這些中國人轉移到其它地方,這些人中有幾名中共臥底警察亮出身分阻止明家的轉移行動,但是遭到明家民兵的殺害。
中共方面得知消息後「震怒」,立即於21日就向果敢當局發函要求調查,並「敦促明學昌明確給予我方答覆,說明事實真相」。
「殺雞儆猴」震懾其他勢力 但中共沒除緬北詐騙之根
在中共宣布對明氏家族發出逮捕令的前幾天,中國社交媒體上開始流傳幾個果敢名人的「認罪視頻」,他們的認罪內容大同小異。
其中之一的是果敢「五大家族」中魏氏家族族長魏超任的兒子魏清濤,他在「認罪視頻」中敦促他的家族成員放走那些被迫參與詐騙的中國人,他說這次「中國政府『不清除電騙,絕不收兵』,再有中國人傷亡,會讓他們『血債血償』」。
另一個是果敢地區最大的企業集團「福利來集團」的總裁劉正琦,他是果敢「五大家族」中劉正祥的二弟。還有一個在視頻中認罪的是明學昌的女婿畢惠軍。
十多年來一直報導緬甸事務的中國著名紀錄片製片人「花總」(Huazong)說:「他們(中共)想發出一個信號,用中國諺語來說,他們想『殺雞儆猴』,任何人都不得為這些人提供庇護。」
圖為同盟軍收復緬甸老街拱掌縣繳獲的武器。(果敢資訊網)
在果敢少數民主武裝「三兄弟聯盟」配合中共開展打擊緬北電詐行動期間,一名接近聯盟高層的消息人士向透露說:「聯盟軍打回果敢,是中共在背後支持,中共的目的是恢復對緬甸的『絕對影響力』。」這似乎顯示出明家殺害中共臥底警察事件讓中共感到其在緬甸的影響力有所下降。
不過,中共對緬北電詐的打擊會有多全面目前還不清楚。另一方面,緬北也有與中共類似的執政方式和腐敗模式。
2023年11月10日,緬甸反政府的德昂民族解放軍(TNLA)的士兵在撣邦北部的南坎鎮封鎖了中緬之間的交通要道。(Mai Nyi/AFP via Getty Images)
10月底,中共還對緬北佤邦地區的兩名高級官員發出逮捕令。其中一個是佤邦建設部部長,另一個是名縣長。幾天後,佤邦共產黨稱這二人已被開除黨籍。目前尚不清楚他們是否已被拘押。
佤邦官方媒體《佤邦之聲》報導說,佤邦警方於11月28日將194名中國公民移交給中國當局。佤邦官員表示,這類移交是例行公事。
佤邦對外關係部副部長陸建堂(Lu Jiantang,音譯)說:「一旦發現他們(電詐嫌疑人),我們就會把他們交給他們(中共)。」他的工作是確保從果敢逃出來的人中不包括電信詐騙犯。
佤邦又稱為緬甸撣邦第二特區。撣邦第一特區現在的名稱是果敢自治區。佤邦和果敢都與中國雲南省接壤,都是緬北華人的主要聚集區。
果敢行政辦公室主任尹馬三(Yin Masan)對美聯社表示,最近幾週果敢已將大約2.6萬人送回中國,其中1.6萬人是自願前往,「我們的警察和當局正在嚴厲打擊(電詐)」。
不過據說果敢自治區第一任主席、果敢的主要軍事指揮官白所成也參與了電信詐騙,但他的家人都沒有被逮捕。白所成是果敢「五大家族」中白家的族長。
2021年2月3日,一名男子走過緬甸仰光妙瓦底銀行(Myawaddy Bank)的一家分行。(STR/AFP via Getty Images)
中共公安部曾於11月18日宣布,緬北當局向中方移交了大約3.1萬名犯罪嫌疑人,其中63人是詐騙集團的骨幹成員。
不過,緬北當地人認為,所有關鍵主犯都已被提前撤走,那些被以高薪工作騙到緬北的中國人,許多人是被迫再繼續詐騙的受害者,而打擊電詐的這些行動並不包括逮捕緬甸的電詐集團頭目。
領導打擊電詐行動的武裝組織之一的果敢民族民主聯盟軍的發言人李家文(Li Kyar Wen)對美聯社說:「這3.1萬人中,沒有網路詐騙頭目。在我們發起行動之前,一架緬甸軍用直升機就把這些人接走了。」
犯罪集團仍然可以利用邊境地區普遍存在的不穩定和腐敗現象繼續實施詐騙活動,只是可能會變得困難一些。
追蹤緬甸局勢的「國際危機組織」(International Crisis Group)高級顧問理查德‧霍西(Richard Horsey)說:「風險變得更大了。然而,有巨大的經濟誘因來維持這一勢頭。獎勵還在。」
據悉,以往緬北存在的透過電話和網路詐騙大陸中國人積蓄的犯罪活動,一年能產生數百億美元的收入。
果敢反對派武裝趁機擴大勢力 緬甸軍政府求助中共
「三兄弟聯盟」在10月27日對緬北撣邦軍隊發起攻勢。「三兄弟聯盟」成員包括果敢民族民主聯盟軍、若開軍和德昂民族解放軍。
果敢民族民主同盟軍表示,這次攻勢有兩個主要目標,首先是擊敗緬甸政府支持的控制果敢的部隊;第二是打擊網路詐騙。
2023年10月27日,緬甸民族民主聯盟軍(MNDAA)彭德奇少將(中右)在緬甸北部撣邦臘戍鎮附近指揮針對緬甸軍隊的行動。(Handout/Kokang Information Network/AFP)
這支武裝團體的領導人叫彭德仁,他的父親彭家聲曾是「果敢王」,現在果敢「五大家族」中的四大家族都曾是彭家聲的舊部。
2009年,當彭家聲率領的果敢民族民主同盟軍和緬甸軍政府發生軍事衝突時,他的部下白所成、魏超仁、劉國璽和明學昌都先後與他分裂,並投向緬甸軍政府,導致彭家聲被擊敗。之後,彭家聲撤退到中國,他和他的果敢民族民主同盟軍一直得到中共的庇護。彭家聲去世後,他的兒子彭德仁繼續領導這支反緬甸政府的武裝勢力。
彭家聲退出果敢後,他留下的勢力範圍首先由白家、魏家、劉國璽家和劉正祥家瓜分。明家在四大家族之後崛起。
這次配合中共方面打擊緬北電詐集團的彭德仁將打擊行動明確指向明家、白家、魏家和劉國璽家,但沒有指向劉正祥家。這顯示彭德仁也在藉機報仇。
「三兄弟聯盟」的攻勢確實給果敢當局帶來了壓力,甚至給緬甸軍政府也帶來壓力。在不到一個月時間裡,他們就占領了緬甸與中國邊境的多個過境點,並讓緬甸軍政府失去對緬北的控制權。
聯盟軍給緬甸軍政府的壓力還有可能幫助另一支反政府武裝力量——支持昂山素季的親民主武裝力量捲土重來。
這讓緬甸軍政府和中共方面都擔心局勢會失控,中共緊急呼籲各方停火,並從11月25日開始在中國邊境一側部署了3天的實彈演習。
圖為2023年3月27日,緬甸軍方在首都內比都參加該國第78屆武裝部隊日的閱兵式。(STR/AFP via Getty Images)
緬甸軍政府數十年來也一直得到中共的支持。
12月6日,緬甸副總理兼外交部長丹穗(Than Swe)到北京參加瀾湄合作第八次外長會議期間與中共外長王毅會面。
根據中共外交部的一份聲明,丹穗對王毅說:「緬甸仍然面臨許多國內挑戰,希望繼續得到中國的支持和幫助,以實現國內和平與穩定。」
這是中共打擊緬北電詐行動後,緬甸軍政府首次公開要求中共協助其穩定政治局勢。
日本東京早稻田大學研究東南亞政治的馮嘉誠(Kalvin Fung Ka-shing)表示,在叛軍攻勢導致緬甸北部各邦失利後,軍政府正試圖加強與中共、印度和俄羅斯的關係。
他表示,緬甸軍政府「可能希望確保與北京的友誼,以期讓少數民族武裝組織不再得到(中共)外交支持」。
2023年11月9日,緬甸少數民族武裝德昂民族解放軍(TNLA)的士兵在中緬邊界的南坎鎮站崗,封鎖了中緬之間的戰略要道。(Mai Nyi/AFP via Getty Images)
馬來西亞智庫「新亞洲戰略研究中心」(Centre for New Inclusive Asia)理事長許慶琦(Koh King Kee)表示,由於緬甸與西方的隔絕,其軍政府變得更加依賴中國(中共)。
許慶琦說,緬甸軍政府需要中共的幫助「充當調解人,與少數民族武裝聯盟達成停戰協議,以維持其政權,因為中國(中共)對該聯盟有相當大的影響力」。
他認為,在「三兄弟聯盟」的攻擊中,緬甸軍政府有「面臨崩潰的危險」。
王毅對丹穗表示,中緬兩國在打擊電信詐騙方面已「取得顯著成效」,「有效震懾了犯罪分子」。這似乎暗示中共對「三兄弟聯盟」的支持可以暫時到此為止了。
責任編輯:李琳#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This photograph taken on January 14, 2023, shows the border checkpoint between China and Myanmar, in Ruili, west Yunnan Province. The city of Ruili is slowly creaking back to life as China ditches its zero-tolerance Covid strategy after years of strict lockdowns and other gruelling restrictions. (Photo by Noel CELIS / AFP)
圖為2023年1月14日,位於中國雲南省瑞麗市的中緬邊境檢查站。(Noel Celis/AFP)
Previous Article【新唐人快報】遭全網禁言 中國金融專家說啥?
Next Article 因清唱兩首歌曲未報批 大張偉北京演唱會遭罰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