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2月将华人传统美食「肉骨茶」列为国家美食遗产,成为争论话题,引发不满声浪。旅游部门官员今天说,美食遴选是从文化遗产角度出发,不应受宗教与种族所限制。
马来西亚2月将10种美食列为国家美食遗产,包括肉骨茶(Bak kut teh)、布拉柴维尔鱼(Burasak)、哥罗面(Mee kolok)、安班饭(Nasi ambeng)、椰糖糕(Dodol Kukus Tahi Minyak)、九层糕(Kuih lapis)、卡拉米糕(Kuih karas)、印度松饼(Uthappam)、腌制小菜Jeruk Tuhau及桃胶汁(Air katira)。
大马是多元种族国家,美食文化多元,也是国际旅客与老饕打卡地点,其中具特色的是华人美食「肉骨茶」。这项美食是以药材辅以香料熬煮的排骨汤,当地老人们认为肉骨茶历史可追溯到19世纪初在巴生港(Port Klang)一带工作的福建人,他们藉以补充体力。
邻近大马的新加坡有人主张「肉骨茶」源自新加坡,同样是争论话题。这道美食分为潮州式与福建式而有不同作法,潮州式多以白胡椒、蒜头熬煮,虽然口味各异,仍各有秘诀。
大马公正党籍国会议员去年希望政府把「肉骨茶」列入国家美食遗产,结果在国会中成为辩论话题,甚至台湾有大学教授带学生赴大马田野调查,了解「肉骨茶」起源与演变。
对于「肉骨茶」列为国家美食遗产,巫青团(Umno Youth)团长阿克马(Muhamad Akmal Saleh)表达不满,要求旅游、艺术及文化部(MOTAC)部长张庆信(Tiong King Sing)辞职下台。
张庆信通过社群媒体脸书响应,说明「肉骨茶」精髓在于药材汤底,任何人都可选择放置的食材,「肉骨茶」的福建话是Bak kut the,而Bak的意思是「肉」,并非「猪肉」。
他认为,这次被列为国家美食遗产的美食多达10种,不了解为什么要刻意挑「肉骨茶」并大肆炒作。
房屋及地方政府部(KPKT)部长倪可敏(Nga Kor Ming)今天发表声明说,「肉骨茶」是百分之百的马来西亚美食,风味独特,尤其2026年是马来西亚旅游年,这项传统美食列为国家美食遗产,有助推广美食文化。
他说,这次列为国家美食遗产的美食,不仅有清真美食,也有非清真美食,这反映大马多元文化精神,共存共荣,不必刻意贬低其它种族文化。
大马媒体报导,马来西亚旅游局(Tourism Malaysia)副主席杨顺兴(Yeoh Soon Hin)强调,「肉骨茶」不只受华人社群喜爱,国外游客相继慕名而来,推广观光旅游业不应受到宗教与种族所限制,应跳出框架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