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大陆的就业问题日益严峻,官方公布的统计数据虽有所上升,但仍被广泛质疑为掩盖真实情况的粉饰之词。中共采用”灵活就业”、”返乡创业”等独创概念,以掩饰失业率严重恶化的事实。
据中共国家统计局2024年12月公布的数据,全年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1%,12月份16至24岁劳动力(不含在校生)失业率为15.7%,30至59岁劳动力失业率为3.9%。然而,今年3月20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城镇调查失业率已攀升至5.4%,16至24岁群体失业率升至16.9%,30至59岁劳动力失业率也增至4.3%。
这些数据公布后,引发网民广泛讨论。许多人质疑这些统计数字的真实性,认为实际失业率远高于官方数据。民众普遍认为,所谓的”灵活就业”只是当局粉饰失业问题的掩饰手段。社交平台上,一位网友感叹道:”今年太难了,闲人比上班的人还多,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活下去。”
“灵活就业”实为“无业游民”
按照中共的定义,”灵活就业人员”包括互联网平台零工、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非全日制从业者、自谋职业者等。官方数据显示,中国灵活就业人员已达2亿人。然而,许多民众对此不以为然,认为这是当局用文字游戏掩盖真实的失业状况。一名网民讽刺道:”失业不叫失业,改个名字叫‘灵活就业’,这样统计数据就变好看了?”
46岁的陈进(化名),曾是高收入的企业高管,拥有双硕士学历。然而,创业失败后,他成为长期失业者,并自嘲为“啃老族”。
“我投了无数份简历,都是石沉大海,找工作太难了,与其一再碰壁,不如自己做点小生意,但市场环境太差,风险太大。” 陈进无奈地说。他坦言,官方的失业数据严重失真,许多像他这样的”灵活就业人员”根本不被统计在失业率之中。
为了降低失业率数据,他还透露,自己虽然失业,但仍被挂靠在几家公司名下,名义上“有收入”,但实际上并无工作。这种做法不仅让他的失业状态被掩盖,还让企业受益于税收政策。这种人为操纵的数据,使得真实失业率被严重低估。
“返乡创业”实为“失业无奈回家”
除了“灵活就业”,中共近年来极力推广“返乡创业”概念。据官媒报道,已有超过1200万人返乡创业,并在两会上推出一名“养牛致富”的大学生代表,以粉饰这一政策的成效。然而,网民普遍不买账,一位网友直言:“找不到工作被迫回家,就被统计成‘返乡创业人员’?”
在浙江台州,鞋业公司管理员赵勇(化名)表示,当地许多鞋厂因订单减少而裁员,导致大量工人失业。他刚刚找到一份工资低廉的工作,但仍感叹:“找不到工作天塌了,找到工作发现天真的塌了。”
陕西西安的李泯(化名)也直言:“南方工厂裁员,我只能回家,现在靠送外卖为生。那些所谓‘创业成功’的宣传,根本是骗局。”
一名北京的网约车司机柴兴(化名)透露,自己居住的城中村,许多工人因找不到工作而被迫返乡。“政府喜欢给失业者安上各种漂亮的名头,但现实是,回家根本没有‘创业’的机会。”
体制内人士也不信官方数据
长期以来,中共的失业率统计一直被外界质疑。即便是体制内人士,也对官方数据不抱任何信任。前湖南省统计局职员李先生表示,结合自己周围的亲友来看,中国实际失业率恐怕远超30%至40%。
北京大学副教授张丹丹早在2023年的研究报告中就指出,如果将1600万名长期”躺平”、”啃老”者算入失业人口,中国的青年失业率最高可达46.5%。
尽管官方极力用”灵活就业”和”返乡创业”的说辞掩盖失业问题,但现实中的经济困境,正在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看清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