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举行的「九三阅兵」大典上,整齐的方阵、轰鸣的战车与划破天空的战机,再次构筑出中共试图展示的「大国强军」形象。电视画面里,无论是坦克的履带,还是导弹的发射筒,都被刻意强调为「世界先进水平」,仿佛中国军力已然登峰造极。然而,这场铺张的军事盛宴,却在闪光灯背后掩盖着一个更为残酷的现实:中国正陷入空前严峻的经济困境,社会内部矛盾日益尖锐。
阅兵粉饰太平的政治逻辑
中共历来将阅兵视为展现政权合法性的重要工具。对内,它是「凝聚民族自豪感」的工具,对外,则是一种「秀肌肉」的恫吓。然而,当前中国经济正深陷低迷:房地产泡沫破裂,青年失业率居高不下,地方政府财政赤字频频爆雷。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共选择大规模举行阅兵,实际上是企图透过「钢铁洪流」制造一种强盛的假象,分散国内民众对现实困境的注意。
正如网民所讽刺:「阅兵场上坦克跑得再整齐,也解决不了我家楼盘烂尾的问题。」这句话一针见血地戳破了中共的政治算盘。
经济下行:被掩盖的真相
中国的经济困境并非一时之间形成,而是多年结构性矛盾积累的结果。
1. 房地产危机
房地产长期是中国经济的支柱,但在「三条红线」政策及信贷收紧下,恒大、碧桂园等房企相继爆雷。据中国央行数据,2024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额下跌逾两成,大量家庭陷入「买房即烂尾」的噩梦。与此同时,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也随之崩溃,形成恶性循环。
2. 青年失业率高企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后来又被迫「暂停」公布)的数据,2023年青年失业率突破21%,创下历史新高。这意味着每五个毕业生中,至少有一人找不到工作。这群「躺平青年」不仅失去经济来源,更失去对未来的信心。
3. 地方财政枯竭
多个县市政府被爆出「发不出工资」、「停发公务员奖金」的情况。2025年初,贵州某地基层政府甚至公开向上级「哭穷」,表示已无力支付基础医疗与教育支出。与此同时,北京却不惜巨额投入阅兵活动,这种资源错置自然引来舆论质疑。
民众与基层官员的反弹
表面上,中共官媒将阅兵包装成「举国同庆」的盛事,但在民间与基层,反对的声音却不绝于耳。
· 基层干部的不满:有县市干部私下抱怨:「连教育医疗经费都被砍,却要凑钱支持阅兵安保与演习,这是本末倒置。」对于背负沉重财政压力的地方官来说,阅兵更像是一场政治负担。
百姓的讽刺:许多网友在社交媒体上调侃:「阅兵的飞机飞得再高,也带不走我卡上的房贷。」还有人更直白地说:「我们需要的是工作机会,不是战车巡街。」
这些零星的抱怨与调侃,反映出阅兵所谓「凝聚人心」的作用早已失效,甚至可能适得其反。
假繁荣与真衰败
阅兵的壮观场面固然能吸引短暂的掌声,但它却无法掩饰中国经济正在加速下行的事实。正如国际媒体所指出的:「阅兵不是军力的展现,而是政权焦虑的投射。」
对比1980年代的苏联,莫斯科红场上的坦克方阵同样盛大,然而在数年后,苏联便在经济崩溃与政治失序中瓦解。今天的中国,难道不正重蹈覆辙吗?
结语:坦克走得再整齐,民心却四分五裂
九三阅兵不过是中共政权的一场「表演政治」。当政权将更多资源投入于武器展示而非解决民生疾苦时,它所播下的不是安全感,而是更深层的怨怼。对于失业青年、烂尾楼业主、债台高筑的地方政府来说,阅兵场上的「钢铁洪流」无异于一场冷冰冰的讽刺。
中共或许能透过阅兵制造片刻的幻象,但无法永远逃避现实。当国家经济持续下行,当基层财政无以为继,当民众生活日益艰困,阅兵的盛大场面终将成为历史的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