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4日訊】(記者李淨、顧曉華採訪報導)隨著美中關稅戰的持續升級,中國經濟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工廠倒閉、工人失業、消費萎縮,普通百姓的生活正遭受巨大衝擊。本文通過對中國多位普通市民的採訪,揭示關稅戰對中國經濟和就業市場的深遠影響。
自美國政府將對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提高至145%,中國也對美國商品徵收125%的報復性關稅以來,雙方的貿易對抗愈演愈烈。儘管美國已將對其它數十個國家的關稅下調至10%,並開放為期90天的談判窗口,但對中國的高關稅政策依然沒有鬆動跡象。
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週三(23日)表示,正與中方談判以達「公平協議」。週二他說,美中必須達成貿易協議,否則美國將單方面考慮。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週二也表示,目前的高額關稅實際上就是美中之間貿易禁運。
昔日製造業強市 如今工廠倒閉工人陷入困境
隨著貿易戰加劇,中共當局被迫要增加國內市場對中國製造商品的需求。然而,早在這一波關稅開徵之前,經濟學家就表示,中共刺激內需的目標很難實現,主要是中國房地產市場低迷持續嚴重拖累經濟成長。
記者近日通過電話連線採訪了中國多地民眾,傾聽他們的心聲,揭示關稅戰對中國經濟和就業市場的深遠影響。
在安徽蕪湖,從事勞務中介的小李(化名,原籍河南)無奈地表示,當前的就業市場已今非昔比。「現在很多行業行情全部都不好,有的工廠都倒閉很多」,他嘆息道,「很多工廠放假休息,工人賺不到錢,連基本消費都減少了。」
小李回憶,前兩年工廠普遍缺人,工資普遍在五六千元甚至更高,而如今許多工廠「上四休三」,每天工作八小時,月收入僅剩兩三千元。正式工尚且難以維持生計,臨時工更是無人問津。「今年勞務太難做了,廠裡養不起人了。」小李無奈地說。
安徽省蕪湖市曾擁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兩千餘家,其中包括比亞迪、奇瑞汽車、海螺水泥等知名大廠。然而,經歷三年疫情封控之後,中國經濟持續下行。與此同時,受美中關稅戰的影響,中國對美出口銳減,許多依賴出口的工廠訂單驟降,部分企業破產倒閉。
一線城市就業「內卷」 年輕人望而卻步
在廣州,一位23歲的硬件工程專業大專畢業生小張(化名)經歷了求職的殘酷現實。他於今年3月中旬來到廣東,滿懷希望進入一線城市廣州闖蕩,卻發現就業市場遠比想像中嚴峻。
「廣州現在找工作不好找,勸大家能不來這邊就不要來了。」小張坦言,這邊基層工資和其它城市差不多,但競爭太激烈了。
小張曾嘗試進入廣東一家電子廠,然而工廠就業「內卷」的場面令他震驚,面試一個僅招兩人的崗位,卻有五十多人競爭,甚至連「打螺絲」這樣的基礎崗位都變得炙手可熱。「面試的人都和我差不多,都是零零後,不知為什麼變成這樣了。」小張困惑地說。
廣州作為中國製造業和科技產業的中心,過去一直是年輕人追逐夢想的熱土。然而,美中關稅戰導致出口導向型企業訂單減少,許多電子廠和中小型企業縮減規模甚至停產,而就業市場則首當其衝受到波及。
失業潮席捲 女性求職者陷入迷茫
在浙江杭州,一位女士小陳(化名)已經失業半年,至今未能找到合適的工作。她表示,今年無論哪個行業,求職都異常困難。小陳無奈地說,「我現在徹底迷茫了,感覺只能做最底層的工作。」為了維持生計,她甚至放棄購買電動車,靠共享自行車送京東外賣,生活陷入低谷。
小陳的經歷反映了關稅戰背景下中國就業市場的結構性問題。隨著經濟增速放緩,企業縮減招聘預算,高技能崗位減少,低技能崗位數量不足以支撐求職。有分析指出,中國試圖淡化貿易戰對經濟的影響,但工廠停工和企業裁員已導致失業率攀升,普通勞動者首當其衝。
政府部門裁員 經濟學專業畢業生背負債務
在貴州貴陽,一位經濟學專業畢業生小楊(化名)經歷了從在政府部門工作到失業的劇變。她曾在政府部門創建辦工作近一年,卻因裁員政策被迫離職。
「合同沒到期就裁員,為了不給賠償就降薪,我接受不了就出來了。」小楊說。失業半年後,她背負數萬元債務,通訊錄被催債公司曝光,生活陷入絕境。
她曾面試一份帶貨主播的工作,待遇可觀卻遲遲未獲上崗通知。如今,她坦言自己「擺爛」了,找不到工作的動力,卻又無法擺脫對工作的渴望。「政府工作一年給我弄抑鬱了。」小楊苦笑道。
小楊的遭遇折射出關稅戰對公共部門就業的間接影響。地方政府財政因出口下降和經濟放緩而承壓,裁員和降薪成為常態。
關稅戰下 中國經濟蕭條的深層影響
美中關稅戰不僅重創中國出口導向型產業,還引發了連鎖反應。工廠倒閉導致工人收入減少,消費能力下降,進一步加劇經濟內需不足。年輕人面臨「內卷」式競爭,職業選擇受限,而高學歷者的失業則凸顯了勞動力市場的結構性失衡。
社交平台X上的討論也反映了民眾的焦慮,有用戶表示,關稅戰導致「全國失業人口突破3億人」,雖然數據未經證實,但無疑反映了公眾對就業形勢的悲觀情緒。
在川普貿易戰重炮的打擊下,僅一個多月中共國新增失業人口就達2000多萬人,全國失業人口已突破3億人,電商和出口企業全面破產,地方政府財政破產潮進一步擴大,最近連全國出口大省福建省財政也宣告破產了。。。 https://t.co/uKKaGqPufc
— 曾節明 (@zengjieming) April 16, 2025
從蕪湖的勞務中介到廣州的求職大學生,從杭州的外賣員到貴陽的失業青年,這四位普通中國人的經歷勾勒出美中關稅戰下中國經濟蕭條的真實圖景。工廠倒閉、就業「內卷」、失業潮蔓延,普通百姓的生活被推向困境。儘管中共試圖通過政策調整緩解壓力,但短期內,就業市場的寒冬仍將持續。
責任編輯:孫芸#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SHENZHEN, CHINA - APRIL 11: A general view of Yantian International Container Terminals under heavy dark clouds, with rows of gantry cranes and stacks of shipping containers visible along the coastline, on April 11, 2025 in Shenzhen, China. The port, one of China's busiest maritime gateways, plays a vital role in global supply chains. China has imposed a new round of retaliatory tariffs on U.S. imports, raising duties to 125% in response to the latest escalation by the United States, which increased tariffs on Chinese goods to 145%. The growing trade tensions have further impacted China's export sector, affecting key industries such as logistics, manufacturing, and cross-border e-commerce. The measures are part of Beijing's broader strategy to counter rising economic pressure and defend its trade interests. (Photo by Cheng Xin/Getty Images)
2025年4月11日,深圳市鹽田港國際集裝箱碼頭,海岸線上可見成排的龍門式起重機和堆積如山的集裝箱。(Cheng Xin/Getty Images)
Previous Article深圳大梅沙驚現「藍眼淚」螢光海
Next Article 中共太子黨密集布局 胡耀邦孫子胡霽光獲新職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