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的中共政治局会议确定了四中全会10月20日至23日召开,同时称要「提高」党领导经济的「能力和水平」。这似乎提前释放了一个政治信号,中共党魁在「十一」招待会上的讲话也越来越有气无力,有点事不关己的味道。一些人对习近平的态度在发生悄然的变化,各级官员的密集调整,更增添了四中全会前的紧张气氛。
党领导经济的「能力」如何提高?
新华社报导的9月29日中共政治局会议,主要涉及2026至2030年的「十五五」规划,作为四中全会的一个准备文件,但外界关注的却是人事上可能的重大变动。
新华社报导谈及「十五五」规划建议稿时,提到了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但展望「十五五」时,却仅称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没有提到以习近平为「核心」。
这似乎在暗示,从2026年开始,「党中央」的「核心」可能换人;或者说准备回归「集体领导」,不再有什么「一尊」之类的说法。
会议最后还称,要「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
四中全会还没有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似乎就对现任「党中央」做出了某种评价,变相贬低了现任「党中央」领导经济的「能力和水平」。这更像是政治局常委、总书记换人的一个前奏曲。换人或许在短期内可以提高「党中央」领导经济的「能力」。
政治局会议研究的其他事项中,人事安排恐怕是真正的重头戏。四中全会若发生重大人事变动,此次政治局会议应该最后敲定方案、确定剧本,到时中央委员们才能按照剧本演,以免出意外。
政治局必然要发生变化
央视播放了9月29日下午中共政治局集体学习的一些画面。7名政治局常委和15名政治局委员现身,还有至少其他29名官员参加,政治局扩大会议的模式还在继续。
三个月前,6月30日的中共政治局集体学习画面曾显示,会场的另一侧还新增了两排座位,第二排有空座位没人坐,桌上却摆放了文件和茶杯。这有意无意间透露了可能有中共元老参加了上午的政治局会议。
9月30日的这次政治局学习,央视镜头小心翼翼地只拍摄了会场的三个方向,但刻意忽略了另一个侧,无法看到是否还有类似新增的座位。
何卫东继续缺席政治局会议,这次另外一个缺席的是陈敏尔,只是不知何故。
中共政治局在四中全会上应该做出某些调整,至少需要宣布何卫东的某种处理结果,其政治局委员资格难保,军委还应递补一名副主席。现任军委委员刘振立升迁的可能性似乎较大,他出现在9月29日的政治局集体学习现场。
已经卸任新疆党委书记的马兴瑞继续现身,但其升迁的可能性似乎较小,若在四中全会上失去政治委员资格,应该也不会令人感到奇怪。近日,同样出身军工企业的袁家军有不少传闻,如今陈敏尔又意外缺席。
如果中共四中全会准备调整最高层,那么政治局必然也会做出重大调整。四中全会有可能恢复25名政治局委员的惯例,至少会有新任政治局委员产生。如果政治局常委、总书记同时发生变化,政治局的变化自然将更大。
目前有各种人事变动的传闻版本,但没有中共二十大之前那么多,大概是各方妥协已经达成,没有故意再强烈放风、搅局的动机了。
习近平最后的「十一」讲话?
9月30日上午,中共政治局常委照例现身天安门官场,参加向纪念碑献花圈活动,晚上又参加「十一」招待会。习近平仍然上台讲话,李强还没有拿回以往李克强的发言权。
2022年的「十一」招待会上,还是李克强讲话;但中共二十大上习近平三连任后,李强却没能延续李克强的发言资格。习近平连续三年上台讲话,但对比2023年、2024年的讲话,2025年的发言稿越来越乏味。
2023年9月28日,习近平的讲话称,「国际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我们前进道路上还面临很多风险挑战」;要求「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同时又称,「前途一片光明,但脚下的路不会是一马平川」;要「继续爬坡过坎、攻坚克难」。
当时,中共面临的外部环境持续恶化,还自己搞坏了内部经济,随着秦刚、李尚福被消失、火箭军被整肃,政局开始陷入混乱,习近平还在试图为下属打气,显示自己仍全面掌控权力。
2024年9月30日,习近平再次讲话时,估计已经失势。当时的讲话称,要「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还称「必定会有艰难险阻,可能遇到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
据悉,习阵营人马曾试图反扑,可能还动了枪,但失败了。
今年9月30日,习近平讲话仅称「面对复杂形势」,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新成效」,没有拔高的语气。讲话中提到了二十届四中全会、「十五五」规划建议,然后仅称「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没有再说风高浪急、惊涛骇浪之类的话。
习近平的讲话露出了事不关己的些许味道,很可能讲话稿已经被严格控制、审核,他自己不能再随意发挥了。
官场的悄然变化
外界发现,日前习近平前往新疆参加庆祝活动,随行的王沪宁面对他竟然背着手,被视为一种不寻常的官场姿态。9月29日政治局集体学习时,习近平照例讲话,但现场有人已经不再像往常一样低头做笔记,包括王毅、石泰峰等。
近期,习近平先后前往西藏、新疆,但不再坐专列,而改坐专机。他自己大概可能仍担忧个人安危,但恐怕无法任意调动各地武警在专列沿线站岗,也不能在中途随意下车、到地方视察了。
9月30日,中共党媒报导,许昆林任辽宁省委书记,原书记郝鹏因年龄卸任。报导专门强调,「这次调整是中央从大局出发……经过通盘考虑、慎重研究决定的。」
这应该是在9月29日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决定的,还包括王伟中任内蒙古自治区常委书记,孙绍骋卸任;以及包钢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政府党组书记。
9月30日,中共国务院任免工作人员,涉及教育部、民政部副部长、国家卫健委副主任、国务院参事室副主任、文物局副局长、能源局副局长等职位的变动。
随着官员再次大调整,四中全会的前奏可谓紧锣密鼓,接下来或许还会释放更多明显的政治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