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ne
【2025年07月30日訊】
(記者欣凌採訪報導)河南少林寺前方丈釋永信因涉嫌刑事犯罪被立案調查後,佛教界迅速展開清除其「痕跡」的行動。繼中國佛教協會正式註銷其僧人戒牒後,少林寺率先下架相關宣傳內容、抹除寺內碑文,並遮蓋釋永信紀念雕像。據河南佛教界人士透露,全國多地寺廟已同步撤除與其有關的題字、匾額與相關物料。
7月27日,嵩山少林寺管理處證實,釋永信因涉嫌挪用寺院項目資金、嚴重違反佛教戒律,並與多名女性保持不正當關係育有私生子,正接受多部門聯合調查。翌日,中國佛教協會發布公告,註銷其戒牒,釋永信從此失去僧籍身分,亦不再具備佛教系統內的合法地位。
消息公布後,少林寺迅速行動,清理釋永信在寺內遺留的痕跡。微信公眾號在28日集中下架與其相關的文章,包括生平介紹、活動報道與歷史推文。有訪客拍攝照片顯示,寺內原本刻有「升座方丈」字樣的石碑上,「釋永信」三字已被鏟除,碑面留下明顯修痕。
河南佛教界知情人士何先生(化名)告訴記者,這一行動為官方主導的全面肅清釋永信「影響力」行動:「他的簽名、題詞、照片、參加活動的海報都必須拿下。連少林寺藥局印有釋永信名字的宣傳單也在回收中。」
此外,釋永信的題字匾額、宣傳照片、題詞等也陸續被撤下或遮蓋。少林寺曾圍繞釋永信打造的品牌形象,正在經歷一場系統性的「去個性化」重塑。
何先生透露,此舉是由中共佛教協會統一部署,全國範圍同步推進:「不僅河南,山東、廣東、四川等地佛教協會都接到通知,執行速度很快。」
少林寺率先表態後,全國寺廟體系出現連鎖反應。多地佛教場所已開始主動拆除釋永信題字的匾額、下架其講經視頻、清除其形象用於的文創商品與香火周邊。有寺廟展廳更換展品標籤,宣傳冊與影像資料也陸續調整。
儘管中共中央統戰部尚未公開發布全國統一整頓令,但各地佛教協會普遍將中國佛協的動作視為政治信號,主動與釋永信劃清界線、加快「去釋永信化」的整頓。
對此,河南學者閆寬(化名)表示,官方此番不留餘地地「清除」釋永信,令人聯想到對前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與公安部前副部長孫立軍的「余毒清除」式整肅。他說:「這已不僅是法律定性,而是政治定型,代表當局對釋永信定性為『敵我矛盾』,性質更為嚴重。他將被作為『典型人物』遭到嚴懲,我看沒什麼懸念。」
北京宗教事務觀察人士王鵬(化名)對記者表示,釋永信被廢不僅是一起個案的清除,更是佛教去商業化的節點:「疫情後全國經濟萎縮,企業倒閉、工廠停產、失業率高漲,唯獨寺廟生意興隆,香火錢源源不斷。老百姓不願消費,卻情願拿錢供奉寺廟,中央怎麼可能不插手?」
社交平台上,有人質疑釋永信多年爭議不斷,為何遲至今日才遭徹查,反映出宗教系統監督機制長期缺失,甚至與政法系統官員勾連成利益鏈。
釋永信,俗名劉應成,1965年生,1999年升任少林寺方丈,曾任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河南省佛協會長。他主導將少林寺打造為「武術、旅遊、文化」的商業綜合體,多年來在國內外影響巨大。然而其本人也因財務不透明、生活作風問題頻遭社會質疑。不過,在其落馬前,官方媒體對其報導正面,甚至掩飾違法行為。
責任編輯:李沐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