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2日訊】(記者宋唐、易如採訪報導)自去年8月以來,中共針對南海爭端海域採取的手段不斷升級,加大了對南海周邊的脅迫與騷擾力度,尤其是對菲律賓的攻擊。但遭到各國反抗,越南在南海加速造島,美日也增加介入南海的力度。
中共霸凌遭反噬
據《馬尼拉時報》(The Manila Times)報導,從4月開始到5月結束的兩週內,共有233艘中共船隻出現在菲律賓專屬經濟區西菲律賓海。
最緊張的地點仍然出現在仁愛礁(第二托馬斯淺灘),自1999年以來一艘二戰時期的登陸艦「塞拉馬德雷號」一直擱淺在此,上面駐紮著一支菲律賓海軍陸戰隊。近幾個月來,中共行為變得極其魯莽,每次菲律賓為仁愛礁提供補給時,都會定期派遣至少50艘船隻繞過淺灘,使用高壓水炮、聲學設備和軍用激光騷擾船員。
尤其是5月19日,菲律賓軍方向塞拉馬德雷號進行空投時,中共海警船搶走了四袋物資中的一袋。
中共近日又推出新規,自6月15日起實施為2021年發布的海警法而制定的具體執法措施,允許拘留「非法」入侵的外國人,允許海岸警衛隊向外國船隻開火。菲律賓國防部長回應說這是一種挑釁行為。
2024年3月5日,在南海,一艘中共海警船向菲律賓海軍租用的「Unaizah May 4」號船發射水炮,該船當時正在為駐紮在仁愛礁(Second Thomas Shoal,第二托馬斯淺灘)的部隊執行例行補給任務。(Ezra Acayan/Getty Images)
中共在南海一系列凌霸、脅迫他國的行為,實際上已經起到反作用,激發世界各國反抗,一個反制中共的聯盟隱約之間正在形成。
去年年底,一直不輕易對華表態的東盟,對南海安全局勢發表了看法,呼籲和平解決爭端;越南、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都在大力推進自己的海上石油和天然氣項目,同時加強了與菲律賓的海上安全合作。
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一份新報告中稱,自2023年11月以來,越南一直在加速南海填海造陸的進程,已在總共10個島礁上填造280公頃的新陸地,差不多相當於前兩年填海造陸面積的總和。
美國和菲律賓2024年4月25日展開「肩並肩」軍演重頭戲之一的多邊海上演習,首度將演習區域拓展到菲律賓領海之外的南海海域,與法國巡防艦「葡月號」(中)聯合
訓練強化戰力。(中央社特約記者Edward Bungubung攝)
其中,菲律賓總統小馬科斯已經成為最直言不諱地挑戰中共南海立場的領導人。自他上任以來,擴大了美軍駐菲軍事基地,今年4月份還史無前例地參加在華盛頓舉行的首度美日菲峰會,同時菲律賓也將與日本簽署《互惠准入協定》(RAA),允許部隊在對方國家進行訓練和演習。
美菲還升級了有近四十年歷史的「肩並肩」(Balikatan)聯合軍事演習,演習的範圍和規模都在擴大,由過去只局限在呂宋島到現在已遍布全菲,演習內容也從側重於人道主義援助,發展到現在更為複雜的領土防禦行動,並由南海延及到台海。
今年4月份,數千名美菲士兵在南海海域演習收復一座島嶼並擊沉一艘軍艦,並在臨近台灣的一個地點進行了空中偵察和後勤運輸演習,並模擬占領了一座機場。
菲律賓國家安全顧問愛德華多·阿諾(Eduardo Ano)5月24日表示,菲律賓已在距離台灣不到200公里的北部島嶼建造了一個海岸警衛站,增強了對中共軍事存在監視的能力。
在不久前香格里拉對話會上,小馬科斯表示,如果有菲律賓公民在與中共海警日益激烈的衝突中喪生,就超越了紅線,菲中對峙可能升級為戰爭。
南海背後的美中之爭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中共政軍與作戰概念研究所副研究員黃宗鼎(黃宗鼎提供)
國防安全研究院中共政軍與作戰概念研究所副研究員黃宗鼎告訴,東協國家沒有辦法單獨對抗中共,很長一段時間這些國家採取兩手策略,直到小馬科斯在今年開始強硬對抗,當然是跟美國的關係提升、美國給於小馬科斯政府底氣有直接關係。
黃宗鼎認為,現在小馬科斯之所以在南海顯得對抗中共更加強硬,相當程度也發現與中共擱置爭議並無法換來實質合作。
「中共長期以來的外交承諾都不可信任, 前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2018年跟北京達成一個南海聯合開採協議,但此後中共在南海針對菲律賓的行動反而有加劇趨勢。很明顯菲律賓透過協議跟中共尋求擱置爭議換取合作的算盤,其實是對中共嚴重的誤判。在這種覺悟之下,小馬科斯現在有相對強硬的動作。」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副教授馬準威告訴,中共對東南亞聲索國,馬來西亞跟印尼離中國比較遠,主要透過一帶一路在經濟消融,但對越南跟菲律賓手段比較強硬。菲律賓跟越南很希望東協有共同的南海協議,跟中共做抗衡,但東協國家內部態度不一。結果產生第二選項,藉助區域外國家主要是美國介入。
馬準威解釋說,美國之所以會介入,首先是自由航行權是美國的一個基因,一百年前就這樣了,所以美國不會讓任何的國家去支配南海。另外西太平洋第一島鏈對美國非常重要,會影響到整個太平洋上的安全,美國想辦法拖延或阻絕中共往太平洋東邊走。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副教授馬準威。(來自研究所官網)
「越南比較麻煩一點,一直有一個外交政策就是不選邊,但是越南在硬的議題上包含北部灣,現在的反應也跟菲律賓有點像,找區域外大國合作,包括美國和法國。」
黃宗鼎認為,近期比較大的在南海的動作當然就是對菲律賓的,主要還是在於中美關係問題。
他分析說,從去年初開始美國跟菲律賓升級EDCA(加強國防合作協議),菲律賓為美軍提供四個新的軍事基地,非常靠近巴士海峽。在北京的認知當中, EDCA的升級,等於是把美菲共同防禦條約範圍從南海延伸到台海。在這樣的情況下,北京加強對菲律賓所占島礁的軍事跟政治的壓力,操作一種圍魏救趙的策略,企圖緩解菲律賓跟美國的合作,降低菲律賓在台海有事的情況下,協助美軍經營臺海戰場的意願。
中共維護政權 不是維護主權
令人感到不解的是,如果中共真的在意領土主權,目標應該北部邊境被俄國所侵占的幾百萬平方公里的領土。為什麼偏偏為了幾塊微不足道的礁石費如此大的精力,招致如此多的國際譴責,並冒著引發直接衝突的風險呢?
馬準威認為,從外交策略來講,中共在南海完全失敗,周邊鄰國幾乎沒有國家支持它,引起更加的忌憚或更加聯合,其實是非常大的一個敗筆。
台灣國家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院」鍾志東博士告訴,中共把所謂南海主權的議題,拉高到好像涉及到國家存亡高度。這當然相當程度起到一種嚇阻作用。但另一方面,產生的反作用力也會變大,變成了騎虎難下。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助理研究員鍾志東(鐘志東提供)
「實際產生了很大的負面效果,中共赤裸裸的展現了侵略性霸權,相當成功地團結了整個南海區域國家合作一致來反制中國(中共),坐實了中國(中共)不是和平崛起,中國(中共)是一個威脅。」
儘管中共主張缺乏國際法和海事法的支持,它不但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海岸警衛隊,也違背了不會將人工島礁變成軍事基地、軍事化南海的承諾。
馬準威介紹說,中共南海造人工島,是從2012年中共18大以後開始的,當時制定了要海上「走出去」,軍事擴張是必然的。南海島礁建設最密集的時間是2013年到2017年。2015年9月習近平訪美時候,奧巴馬提出了南海不要軍事化,中共填海造陸在同步進行,習當時用了一個漂亮的說法去包裝,說填海造陸是為了科研,為了提供公共產品,不是軍事化。
鍾志東表示,中共的話都不可信,這是這個政權的本質。誰要相信中共的話,最後下場都會很慘。因為它可以透過所謂的辯證法正反合,推翻自己過去的說法。最明顯的例子就是說中英協議說香港50年不變,但現在全部變成一國一制。
對於中共不去追究俄國的領土責任而計較於區區的南海島礁,馬準威認為,共產黨的思維就是要聯合次要敵人打擊主要敵人,中俄之間沒有真正的互信,但是現美國是它們共同的敵人。所以當中俄戰略互相需要的時候,一些爭議可以暫時擱置。
他補充說,中共黨魁第三任期沒有一個正當性,在這種情況下,他沒有安全感。包括針對台灣,他一直去強調主權完整性,其實某種程度是要塑造他自己的正當性。
南海、台海 哪一個更危險?
中共在南海一系列凌霸行為,包括驅趕漁船、用水炮攻擊其它船隻等,已經持續了至少十年。今年5月份在仁愛礁甚至發生持槍對峙的情形。北京在南海的不斷侵略行為,有可能比台海更容易成為衝突的導火索。
黃宗鼎表示,南海戰術性的小規模的這個海上的對峙跟衝突的可能性,確實是比台海來得高許多。但中共現在比較清楚,中菲南海爭端事實上還是中美問題,解決南海爭端有效途徑是透過對美外交的協調和溝通。
「台海整體局勢要比南海宏觀得多,中菲南海衝突只牽扯到美中菲三國,特定的島礁短暫對峙。台海要複雜得多,成本代價也會非常高,牽涉到不只美中台,還包括高度使用台灣海峽作為商貿通道的相關國家,所以台海衝突一旦發生就會很嚴重,中共所付的代價也可能是相對地多很多,目前還是一個比較相對安全的狀況。」
2024年3月14日,中華民國國防部公布「中共解放軍進入台海周邊空域活動示意圖」。(中華民國國防部提供)
馬準威認為,如果跟台海比的話,目前美中看起來是南海溝通管道暢通,南海上面的戰爭機率是不大的。台海現在的狀況反而比較危險,台海雙方雖然溝通,但存在分歧與變數。
鍾志東表示,台海跟南海,中共都視為其所謂核心利益所在,會採取軍事行動來維持。但因為中共的能力現在還在準備之中,它儘量透過灰色地帶達到想要達到的政治目標。
「中共有一個邏輯,就是運用衝突當作手段,然後達到政治目標。」他說,這也可以證明,美國現在透過盟友和實力在相當程度上抑制了中共在南海的囂張氣勢。
責任編輯:林妍#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This photo taken on November 10, 2023 shows Philippine coast guard personnel and journalists sailing onboard a rigid inflatable boat (L) as they head back after filming the BRP Sierra Madre docked at Second Thomas Shoal in the disupted South China Sea. (Photo by JAM STA ROSA / AFP) (Photo by JAM STA ROSA/AFP via Getty Images)
資料圖:2023年11月10日,菲律賓海岸警衛隊人員和記者在拍攝完停靠在南海仁愛礁(Second Thomas Shoal)的「馬德雷山號」(BRP Sierra Madre)後,乘坐一艘硬質充氣艇(左)返回。由於主權之爭,菲律賓對駐紮在這艘登陸艦上的部隊補給工作長期面臨中共阻撓。(JAM STA ROSA/AFP via Getty Images)
Previous Article【菁英論壇】朝鮮半島 新冷戰的柏林牆
Next Article 荊州女子稱退租遭房東等5人刁難 引熱議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