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2日訊】中共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一季度GDP同比增長5.3%,高於市場預期的4.9%和去年四季度的5.2%,網友嘲笑投資、消費、淨出口三駕馬車都熄火了,還跑這麼快,純屬第四架馬車統計局的功勞。
不過,連第四架馬車也「拉動」不起來的是中共的房地產,實在是爛泥扶不上牆,造假都沒法造,中共也不得不承認1-3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22082億元,按可比口徑計算同比下降9.5%。這是房地產投資連續第四個季度的負增長。
全國房價比頂峰下降21%,45城連降3個月
中共國家統計局近期公布,2024年3月份,全國新建住宅銷售額和銷售面積分別為9296億元和9383萬平方米,平均成交價格9907元/平方米,與2023年4月頂峰的12469元/平方米相比,每平方米下降2562元,降幅達21%。
與2023年4月相比,2024年3月份,包括北京、天津等10個省份的東部地區的新建住宅平均成交價格下降21.6%。
在國家統計局納入統計的70個大中城市中,有57個城市新建住宅價格指數環比2月份下跌。一季度,45個城市的新建住房價格指數連續下跌。
一季度,全國新建商品房的住宅銷售面積同比下降23.4%,降幅超過了2023年全年的8.2%。3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積中的住宅待售面積同比增長23.9%。日經中文評論,持續的銷售低迷導致庫存增加,房地產企業對新增投資持慎重態度。
二手房方面,根據中國房地產指數系統百城價格指數,2024年1-2月百城二手住宅價格累計下跌0.93%,跌幅較2023年同期擴大0.80個百分點。重點25城二手住宅成交套數同比下降13.1%。
斷崖式下跌,深圳二手房陷成交窪地
房價下跌,深圳的中產們為了及時止損,斷崖式拋售房產,但在經濟大環境不好的情況下,賣的沒有買的精,房價抗跌成了買家出手的核心指標,而降價賣房成了賣家不得已的選擇。
據樂有家研究中心數據,2023年深圳二手房成交周期平均為178天,是近5年的最高點。2021年客戶平均看8.9套房就會成交,2022年是11.3套,2023年是13.2套。在買房市場馬拉松式的挑房過程中,降價幾乎就是唯一的出路。
2023年,深圳二手房成交均價約為每平米6.5萬元,同比下跌12%,較2021年一季度歷史最高點每平米8.3萬元/平方米下跌22%。部分片區及樓盤的成交價打回5年前的2018年,與最高點相比跌幅30%-40%。
2023 年,深圳二手房成交最活躍的30個熱點片區,房價同比全跌。部分豪宅片區出現雙位數的降幅,前海、蛇口、香蜜湖、後海二手房價同比分別下降12.3%、16.5%、12.7%、18.0%。
據樂有家研究中心統計,深圳2024年3月成交的二手房當中,有81.4%房源以低於2021年2月發布的參考價成交。
量價齊跌成了深圳二手房市場的新常態。2023年上半年,深圳的2.7萬名中介共賣出2萬套二手房,一名中介一年只能賣掉1套房。
2021年初,業主「小飛俠」意欲480萬出售2017年48平米的精裝房,直到兩年後的2023年6月才降價160萬賣掉這套緊鄰寶安翻身地鐵站的老破小。
2023年,業主楚楚以335萬元的小區最低價將自己的房子掛盤一年,無人問津,最後降價70萬賣掉。2017年以251萬入手的房,加上稅費、家具家電是260萬出頭,算上賣房中介費,幾乎和成交價265萬持平,但5年的42萬的利息就虧掉了。另一業主林欣比成本價降價130萬才賣掉一套2018年的房子。
中共的房市目前就是這樣一個殭屍產業,量價齊跌,全國都這樣,據中國房地產指數百城價格指數的調查數據顯示,2024年3月,全國100個城市二手住宅平均價格環比下跌0.56%,同比跌幅擴大至4.80%。
專家:房地產三個「下降螺旋」
日前,野村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指出,今年一二月,房地產降幅比較大的不是一二線城市,而是三四線城市,三四線城市的房地產下行原因是三個「下降螺旋」導致,即三個負循環。
第一是房價與地產銷售之間的關係。過去三年,國內很多地方房價持續下行,而在房價走低的時候大家往往不會積極買房,可能又造成新的房價下跌壓力。
第二是保交樓與新房銷售之間的關係。大城市尤其是一線城市的保交樓問題不是那麼嚴重,即使存在也主要是新房質量問題,但現在新房質量問題也開始影響一線城市居民購買新房的積極性;保交樓問題主要發生在部分低線城市,很多低線城市往往人口流出、增長乏力、基本面欠佳,一旦產生保交樓問題,大家轉而不買新房、只買二手房,開發商就更可能面臨資金鍊斷裂風險,進一步加劇保交樓問題。
第三是開發商買地、地方財政與新房銷售之間的關係。房地產開發商減少購地,地方政府土地收入就會下降,地方政府支出隨之減少,可能影響當地公務員和其他機關事業單位員工的工資。而越是在低線城市,這部分人群越是當地消費和投資的主力。
陸廷認為,以上三個「下降螺旋」現在還沒被徹底打破,是現階段面臨的主要問題和難點。我認為房地產仍值得高度重視。房地產這個行業已經超跌,但房地產還沒有企穩,房地產板塊還在方方面面地影響中國經濟。
其實,專家所說的三個負循環,其實質為中共房地產衰落的互為因果的三個魔咒,根本原因是中共當局強調政治安全,維護極權獨裁,打擊民企,打壓房地產,國進民退,重回計劃經濟,步步皆昏招導致的。
一季度宏觀數據五衝突,凸顯GDP造假
中共一季度宏觀經濟數據第一個衝突是實際GDP同比增長5.3%,但名義GDP同比僅增長4.2%,名義增速反而顯著低於實際增速,GDP平減指數為-1.1,要麼就是造假太嚴重,要麼就是通縮太嚴重,市場對經濟完全沒有信心。
第二個衝突是,為何在房地產投資下跌近10%,地方債淨融資為負值和一季度專項債發行進度減緩的情況下,投資增速高達近9%?
第三個衝突是,3月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和人民幣貸款同比分別為8.7%和9.2%,較2023年底分別減少0.8%和1.2%,明顯下跌,一季度新增社融同比少增1.6萬億,新增人民幣貸款同比少增1.1萬億。金融數據不給力,經濟動力從何而來?
第四個衝突是,3月進出口總值3.56萬億元,同比下降1.3%。其中,出口1.99萬億元,下降3.8%,一季度實際使用外資也同比下降26.1%,GDP是如何成長的?
第五個衝突是,中國財政部公布今年一、二月財政收支情況,個人所得稅3262億元,同比下降15.9%。證券交易印花稅150億元,同比下降46.8%。民眾收入銳減,股市跌成股民奔赴美使館微博求救的「哭牆」模式,消費疲弱,對GDP 的貢獻從何而來?
其實,何止是房地產,中國經濟已是千瘡百孔。中共還一個勁地捂住百姓的嘴,高唱經濟光明論,忽悠經濟超預期增長。
(首發)
責任編輯:任真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A motorist travels near unfinished apartment buildings at the construction site of a China Evergrande Group development in Wuhan, China, on Wednesday, Dec. 22, 2021. Defaulter China Evergrande Group is prioritizing payments to migrant workers and suppliers as regulators demand that the developer head off risk of social unrest. Photographer: Andrea Verdelli/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中國超大型房企恆大集團負債累累,已經爆雷。圖為2021 年12月,恆大在武漢的一處未完工的住宅樓。 (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Previous Article中共駐美大使哈佛演講 三度遭抗議打斷
Next Article 三退聲明精選(2024/04/21)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