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11日訊】(專題部記者易凡採訪報導)緬甸內戰經過激烈的臘戍戰役之後,抵抗力量已將目光瞄準了緬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這標誌著戰爭進入新階段。而中共在中緬邊境地區的軍事演習,被認為是中共或進行武力干預的一種信號。
隨著緬甸軍政府求援,中共再次在邊境地區進行了實彈軍事演習。中共是否會進行軍事干預有待觀望。分析人士認為,緬甸內戰正在讓中共失去對局勢的控制。
自抵抗力量「三兄弟聯盟」(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若開軍、德昂民族解放軍)去年實施「10.27行動」以來,緬甸抵抗力量取得了一系列驚人的勝利,政府軍節節敗退。在中共的斡旋下,交戰雙方在今年1月曾達成停火協議。但是這一脆弱的協議幾個月後就再被打破。
從6月下旬開始,抵抗力量再次在多個地區向政府軍發起攻勢。新行動被稱為「10.27行動第二階段」,也稱為「撣曼行動」,指其目標是撣邦北部和曼德勒。戰鬥強度比第一階段更大,進展也更快。在一個月的時間裡,抵抗力量已成功控制了六個城鎮,包括撣邦城市臘戍(Lashio)。
臘戍是緬甸政府軍東北軍區司令部所在地,東北軍區司令部被為是政府軍14個軍區司令部中最強大的。他們事先修築了廣泛的防禦工事,並部署了重型武器。然而經過一個月的激戰之後,抵抗武裝組織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於7月25日宣布,已全面攻克臘戌東北軍區司令部,行動取得了「歷史性的勝利」。
對於軍政府來說,臘戍失守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它進一步挫傷了軍方的士氣,同時增強了抵抗力量的士氣和信心。臘戍之戰被認為對緬甸衝突的走向產生了深遠影響。
在幾個月的停火期間,曾有觀點認為,少數民族武裝將退出更廣泛的戰鬥,並專注於鞏固他們在新贏得地區的收益,軍政府也將承認其損失並鞏固對緬甸中部的控制。但是事態並沒有朝這個方向發展。
由美國國會資助的無黨派機構「美國和平研究所」,在8月中旬的一份報告中說,抵抗運動認為,這是一個推翻軍方權力、建立不被軍方主導的新政治秩序的歷史性機遇。
目前,抵抗力量似乎正計劃從幾個地區同時向曼德勒挺進。曼德勒周邊的叢林中已經發生了局部的交戰。
曼德勒是曼德勒省省會,緬甸第二大城市,緬甸君主制時代最後的都城,也是緬甸商貿中心與文化重鎮。預計政府軍將發起最強的防禦,並將曼德勒之戰視為生死攸關之戰。
中共巨額投資面臨風險
緬甸的內戰使中共的投資面臨風險。今年7月,距離曼德勒約250公里一個中資支持的鎳礦開採項目,被抵抗力量所攻占。
中國是緬甸最大的鄰國,中共在緬甸擁有採礦、水利、天然氣運輸管道、中緬經濟走廊(包括皎漂深水港)等重要國家利益,價值超過數十億美元。這條經濟走廊能夠讓中共的貿易避開狹窄的馬六甲海峽,通過緬甸直達印度洋出海口。
緬甸各民族基本都有自己的武裝組織,並處於一定程度的自治狀態。中共一方面與緬甸軍政府保持著經濟、軍事和外交關係,而另一方面又為民族抵抗力量提供武器和其它物資。
曾經訪問過緬甸的前中國媒體人趙蘭健,此前告訴,據他所知,緬甸所有的民族武裝組織都和中共保持著獨立的聯繫。北京通過在各方同時押注的平衡策略,來確保其在緬甸的重大戰略和經濟利益。
主導「10.27行動」的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其背後明顯有中共支持。今年1月在社交媒體上曾流傳一段影片,同盟軍總司令彭德仁與三十多名軍隊高層,一同學習《習近平文選》。一名主持人在影片中說,習的文章對於果敢民族「革命事業」有四方面的指導意義。
資深評論員石山認為,中共雖然支持了這些反對派武裝組織,但是卻已經控制不住了。
石山對表示,緬甸有很多不同的武裝力量,雖然背後都有中共的支持,但是各方都要搶奪自己的利益。現在這些反對派準備要把曼德勒這個大城市拿下來,中共政府是絕對不希望這個事情發生的。
他說,「中共只想維持它自己的利益,並不想讓這個國家亂,所以它並不想讓這些反對派武裝組織去做這麼大的動作,去攻下一個大城市。但是現在看來,當這些組織大到一定程度之後就失控了。」
緬甸軍政府與中共關係尷尬
緬甸軍政府也知道中共支持其敵對武裝組織,並對此極為不滿。
8月上旬,緬甸軍政府最高領導人敏昂萊(Min Aung Hlaing)大將,曾指控外國向緬甸民兵提供武器、技術和其它援助。儘管他沒有指明具體國家,但是被解讀為暗指中共。曾有緬甸軍政府的支持者到中共駐緬大使館外舉行抗議活動。
另一方面,軍政府在戰事不利期間,又不得不向中共求援。
6月26日,緬甸前總統、軍政府要員登盛(Thein Sein)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這是緬甸軍方自2021年奪取政權以來,首次有要員到國外出訪。據稱登盛是受敏昂萊囑託,希望中共對緬甸局勢進行干預,阻止相關地區的軍事行動。
十幾天之後,緬甸軍政府二號人物、緬軍副總司令梭溫(Soe Win),於7月6日抵達中國山東省青島市,出席上海合作組織主辦的「綠色發展論壇」。梭溫也是三年來首次到國外出訪。此時臘戍激戰正酣,外界推測,他亦是為了請求中共協助平息緬甸當地衝突。
但是二人的出訪似乎未見顯著效果。臘戍戰役期間,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曾兩次宣布單方面停火,旨在緩解來自中共的壓力,但是最終的戰略目標並未改變。
隨著內部不滿,士氣低落,加上民間仇恨,緬甸軍政府的壓力越來越大,垮台的可能性與日俱增。
中共外交部長王毅於8月14日訪問了緬甸,並與軍政府領導人會晤。據緬甸國家電視台(MRTV)報導稱,王毅告訴敏昂萊,中共正在認真合作維護緬甸的穩定與和平,並反對民族武裝襲擊撣邦北部軍政府控制的地區。
中共駐緬大使馬珈8月30日也與媒體會面,提出中共的「三支持」與「三避免」原則。即支持緬甸各派開展對話、支持不干涉內政、支持透過東盟機制推動落實勸和促談;同時強調避免繼續流血衝突、避免聯合國安理會不當介入、避免域外勢力在緬甸作亂。她所提及的「域外勢力」被媒體解讀為以美國為主的西方國家。
8月27日,中共軍隊在中緬邊境地帶再次舉行了為期三天的實彈軍事演習。隨著中共軍演日益頻繁,外界猜測中共對緬甸事態進行軍事干預的可能性正在提高。
責任編輯:連書華#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This photo taken on August 10, 2024 shows members of the police force of the Myanmar National Democratic Alliance Army (MNDAA) ethnic armed group riding on a motorcycle in Lashio in Myanmar's northern Shan State, following days of clashes with Myanmar's military in the region. (Photo by AFP) (Photo by STR/AFP via Getty Images)
2024年8月10日,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MNDAA)少數民族武裝組織的警察部隊成員在撣邦臘戍街頭。此前MNDAA與緬甸軍方在此地發生了數天衝突。(STR/AFP via Getty Images)
Previous Article中國男足1比2不敵沙特 世界盃預賽遭兩連敗
Next Article 港星鄭希怡舉家搬離上海 重回香港生活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