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国古人不推崇水库大坝的建设,这和中国的地理环境有关,也和他们的治水经验有关。1949年10月1日中共执政之前,中国一共只有二十多座水库,基本上都是日本人在当时的满洲国和日本占领区建造的。根据1950年国际大坝委员会统计资料,全球5,268座水库大坝中,中国仅有22座。中共执政之后几次掀起建设水库大坝的高潮,至1973年底中国有17万座水库。最近的一次建设高潮是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大批准长江三峡工程之后,特点是建设高坝大库。据统计,自2000年以来中国新增加的水库库容达4,704亿立方米,将过去的水库库容翻了一倍多。截至2020年底,中国有水库大坝98,566座,总库容9,306亿立方米。这将近10万座水库大坝担负着防洪、发电、灌溉、供水、航运、旅游、渔业等诸多任务,特别是防洪抗旱的主力军。令人吃惊的是,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在2025年人大会议「部长通道」答记者问时称,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建成各类水库94,877座,防洪库容达1,856亿立方米。对比2020年底的98,566座,减少了3,689座,还没有包括这段时间新增的水库座数。为什么水库大坝数量会减少这么多?是中共政府有计划的大规模拆除?还是洪水期间发生溃坝?还是其它什么不能让老百姓知道的原因?
2024年8月19日水利部等六部门发布《加强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传达了习近平关于中国现有水库数量多、高坝多、病险库多等问题的相关指示。这是中共最高领导人第一次做出中国水库高坝多、病险库多的评价,而水库大坝安全直接关系到中共政权的安危。也许从习近平的这个评价中能找到最近几年中国减少了3,689座水库的答案。
一、病险水库多 水利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传达习近平的指示
2024年8月19日中共水利部、司法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国家能源局和国家林草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i],传达了习近平关于中国水库病险库多,要确保现有水库安然无恙的指示。
这是中共最高领导人第一次做出中国水库高坝多、病险库多的评价,而水库大坝安全直接关系到中共政权的安危。
根据公开发表的资料,1954年至2021年,中国水库共溃坝3,558座,年均溃坝52.3座,年均溃坝率5.3/10000,远超国际坝工界公认的1/10000可接受年溃坝率水平[i]。特别是1975年8月河南省板桥等62座水库溃坝,造成24万人死亡和1,100万人失去家园,2005年被美国《探索频道》列为世界历史上人为技术错误造成的灾害第一名[ii];1963年8月海河流域319座水库大坝相继溃决,至今未公布真实的死亡人数;1973年一年中国溃坝超过550座,但是中国媒体未做任何报导。自从习近平当选中共总书记后,中国水库无预警泄洪的事件频繁发生,这和中国水库病险库多有直接关系。2025年4月19日贵州遵义市喇叭镇突发罕见洪水,整个镇子一片汪洋,疑似上游水库泄洪[iii]。这是2025年中国第一个被非官方媒体报导的水库无预警泄洪事件。
二、中国一共有多少座水库?
1949年之前,中国一共有二十多座水库,基本上都是日本人在当时的满洲国和日本占领区建造的,著名的有松花江上的丰满水库、鸭绿江的水丰水库等。根据1950年国际大坝委员会统计资料,全球5,268座水库大坝中,中国仅有22座[i]。
在苏联的帮助下,毛泽东和中共在中国的土地上开始大量建造水库大坝。第一座大型水库大坝就是北京旁边的官厅水库。据称官厅水库是国家动用了4万多人,花了不到3年时间建成的。经过扩建的官厅水库的水库总库容为41.6亿立方米,调洪库容29.9亿立方米,但是这两个技术指标官厅水库一天也没有达到过。紧接着中共又于1958年在密云县建造了密云水库,要求「一年拦洪,两年建成」。密云水库拦截原本流向天津的河水为北京服务。经扩建后的密云水库的总库容43.75亿立方米。如果官厅和密云水库都能发挥规划的工程效益,那么北京就没有缺水的问题,也没有洪水问题。
卢跃刚在《水库移民说》[ii]一文中写道,1990年代初开始,我研究三峡工程,研究中国治水,才知道1959年全民总动员,除了有一个「钢铁大跃进」,还有一个「水利大跃进」,1970年初又有一个「水利小跃进」。「水利大跃进」加「水利小跃进」,一共修了多少水库?根据1973年底统计,中国有10万立方米以上的水库70,364座,其中大型水库238座,中型水库1,802座,小型水库68,279座;10万立方米以下的水库则有10万座之巨。也就是说,1958年前后到1973年,15年多的时间里,中国至少造了17万座水库!当然其中相当多数的水库建好后不能运行,或者垮坝,或因病险而废弃,到1990年统计,全国只剩下83,387座水库,其中库容大于1亿立方米的大型水库366座,1,000万至1亿立方米库容的中型水库2,499座,1,000万立方米以下库容的小型水库80,522座。无论是17万座,还是83,387座,都是世界第一。
1992年中共人大批准兴建三峡工程,1994年正式开工,1997年实现大江截流。随着三峡工程的上马建设,中国又来了一个「水利大跃进」,不过这一次主要是建高坝大库。根据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张运林研究员等提供的数据,2000年以来,中国对众多水库的水利基础设施进行了大量投资,总库容增加了4.704×1011立方米(即4,704亿立方米),增长了90.8%[iii]。按照张运林的计算,中国水库的库容在9,882亿立方米。
截至2020年底,中国(不含港、澳、台地区)有各类水库大坝98,566座,总库容9,306亿立方米(比9,882亿立方米要小)。按照规模分类,大型水库774座,占全部水库数量的0.78%;中型水库4,098座,占4.16%;小型水库93,694座,占95.06%。按照坝型分类,土石坝超过9万座,占91.8%,混凝土坝占2.4%,其它坝型占5.8%。按照坝高分类,30米以下的低坝约9.2万座,占93.4%;30米以上的650余座,其中超过100米的高坝232座,超过200米的特高坝23座。按照世界大坝委员会(ICOLD)关于「大坝」的定义,中国坝高15米以上「大坝」3.7万余座,占全部水库大坝数量的37.5%。按照坝龄,87.1%的水库堤坝建成于1979年前,其中1969年前建成的约占48%,坝龄超50年。按照地区分布,湖南、江西、广东、四川、湖北、山东、云南、安徽等八省水库数量均在6,000座以上,其中湖南省13,833座,是中国水库大坝数量最多的省份[iv]。
三、中国是世界上高坝最多的国家 高坝集中在地质灾害频发地区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水库最多的国家,世界上一半的水库大坝在中国。中国也是世界上高坝最多的国家。根据《维基百科》的资料,世界高坝排名的前十名中有六座在中国[v]。
大渡河上的双江口水库大坝已经于2025年5月1日完成首次蓄水,成为世界第一高坝。
雅砻江上的两河口电站的全部发电机组也已经于2022年3月投产。
金沙江上的龙盘大坝原名虎跳峡大坝,自2004年以来,因遭受当地居民及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对,而被一度搁置。将虎跳峡大坝改名龙盘大坝,也是为了避免公众的持续反对。龙盘大坝已经纳入十四五规划。
2024年12月30日世界最高混凝土面板砂砾石坝——新疆大石峡水利枢纽工程大坝完成填筑封顶。虽然大石峡大坝坝高只有247米,并不是世界最高的大坝,但是中共媒体喜欢吹嘘世界第一,在世界大坝中再搞个分类,这样大石峡大坝就成为了世界最高的混凝土面板砂砾石坝了,又是一个世界第一。
大渡河上的长河坝大坝已于2010年12月1日开工,2016年12月31日电站首台4号机组顺利并网发电。但是大坝工程投入运行后即出现严重安全问题,需进行加强固结灌浆处理、清除大坝底部堆积物等,至今问题尚未完全解决。长河坝大坝投产后就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病库险坝。
四川大渡河上的猴子岩水电站首台机组于2017年1月1日正式投入商业运行。
溇水上的江坪河首台机组正式投产发电于2020年7月底。
玛尔挡大坝发电机组于2024年12月31日实现并网发电。
叶巴滩大坝的首台机组转轮于2025年4月25日吊装成功,预计2025年底首批发电机组将投产发电。中共媒体称叶巴滩大坝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双曲拱坝,又是一个世界第一。
大岗山整体工程于2009年4月20日开工,2015年7月首台机组投产发电,2015年底全部投产。但是不久3号机组发电机发生质量问题。据报导,2025年3月28日,大岗山水电站3号机组发电机部分首个大型部件下机架吊装就位,标志着该机组A修回装工作取得重大节点性胜利。大岗山大坝也是一座病库险坝。
2019年1月1日0时,位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境内的华登、大华桥水电站全部投产发电。
中国的高坝主要集中在西藏高原和其边缘地带,这里是地震、滑坡、岩崩、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区,安全风险很高。范晓、杨勇等地质工程师都指出中共在地震频繁发生的西藏高原及其边缘地带建设高坝大库的风险。
1993年8月27日22时40分,位于西藏高原的青海省共和县的沟后水库发生溃坝,造成325人死亡,就是前车之鉴。2010年8月7日发生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的泥石流灾害,造成1557人死亡,208人失踪。造成泥石流灾害的一个原因是一个废弃的水库大坝发生溃决。
四、至2025年中国水库减少到94,877座 细思极恐
令人吃惊的是,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在2025年人大会议「部长通道」答记者问时称,到目前为止,全国已经建成各类水库94,877座,防洪库容达1,856亿立方米[i]。
一般来说,中共的部长们在每年的两会期间都会向全国人民代表报告令人鼓舞的、带有「正能量」的好消息。但是李国英部长带给人大代表的却是细思极恐的数据。
当时的情况是:一个《成都商报》的记者问:近年来,我国严重洪涝灾害发生很频繁,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确保防洪安全成为全社会的热切期盼。为应对这种形势,实现防洪安全,水利部门在提升防洪安全体系和能力上有哪些考虑?
李国英的回答提到了积极推进「三个体系」建设。
李国英所指的「三个体系」是流域防洪工程体系、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和防御工作体系。
关于流域防洪工程体系,李国英介绍说:第一个体系是流域防洪工程体系。这个体系由「三个要件」组成。「第一个要件」是水库,其目的在于增强对洪水的主动调控能力。到目前为止,全国已经建成各类水库94,877座,防洪库容达1,856亿立方米。「第二个要件」是河道及堤防,其目的在于增强河道的泄洪或排洪能力。到目前为止,全国已经建成各类河道堤防32.5万公里。「第三个要件」是蓄滞洪区,其目的在于分蓄超出了河道泄洪能力的那部分洪水。到目前为止,全国已经建设98处国家蓄滞洪区,分蓄洪容积达到1,090亿立方米。
李国英在这里提到了不少关键数据,其中一些数据并不是像中国的GDP一样,一直是持续增长的。这些数据是大幅度减少的,比如各类河道堤防,2021年的数据是43万公里,到了2025年只有32.5万公里,减少了10.5万公里;2020年底中国有水库大坝98,566座,总库容9,306亿立方米,到了2025年只有水库大坝94,877座,减少了3,689座,还没有包括这段时间新增的水库座数。防洪库容只有1,856亿立方米,只占2020年底总库容9,306亿立方米的五分之一。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张运林研究员等提供的中国水库库容9,882亿立方米,差距更大。
中国的防洪安全体系由「三个要件」组成,水库、堤防和蓄滞洪区,而「第一个要件」水库最为重要,其目的在于增强对洪水的主动调控能力。而如今,水库大坝座数减少3,689座,水库防洪库容只有1,856亿立方米,怎么样才能实施对洪水的主动调控能力?况且中国水库高坝多、病险库多,当洪水到来之际,水库大坝不是考虑如何调控洪水,减轻洪水灾害,而是考虑自身如何安全度过洪水期,于是在洪水到来时,中国水库多采取泄洪的方式应对,而且是「无预警」泄洪。
比如2024年7月1日湖南省平江县发生了自1954年以来洪水位最高的一次洪水灾害,平江县城二分之一的新城、三分之一的老城以及14个乡镇被淹,县城水深3米至5米,有的地方已经淹到三楼。洪水经过之处出现洪水溢堤、道路中断、房屋垮塌、山体滑坡等严重灾情。平江当地融媒体中心一楼被淹,新闻播报员说:「本台报导,本台被淹……」「本台报导,本台被淹……」
黄金洞水库是平江县最大的水库,库容为9,600万立方米,是平江县供水的水源,担任着为全县68万人供水的任务。十分可惜,这座竣工于1995年的水库大坝工程却是一座病险水库工程。2019年黄金洞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列入了中央投资、省政府督办的重要水利工程建设项目。
在2024年7月1日的洪水过程中,黄金洞水库为保自身水库大坝安全而采取紧急泄洪措施。在黄金洞水库的带动和胁迫下,全县190座水库也采取紧急泄洪措施,导致汨罗河洪水位大幅度上升,而当地居民事先并没有收到关于水库泄洪和要求撤退转移的预警。2024年平江洪水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均没有公布,只是灾区发生时有自媒体报导,几万居民失联[ii]。
又比如2024年7月16日7时至17日10时,陕西省宝鸡普降大到暴雨,冯家山水库等水库无预警泄洪,水淹宝鸡,造成重大灾害。有关数据显示,宝鸡一市就有106座水库,其中大中型水库8座,位于渭河支流千河上的冯家山水库是以灌溉为主,兼顾防洪、发电、养殖、旅游等功能的大型水库。冯家山水库始建于1970年,直到1982年工程才竣工。冯家山水库原设计库容为3.89亿立方米,能防百年一遇的洪水,按千年一遇的洪水校核。从库容规模来说,冯家山水库是黄河流域中排得上号的大型水库,是陕西省的第四大水库。不幸的是,工程竣工不久,冯家山水库大坝工程就被鉴定为病危水库。2003开始扩建加固工程,水库总库容扩大为4.13亿立方米,防洪效益未变。2024年7月16日、17日担任宝鸡市防洪重任的冯家山、王家崖等诸多水库在党的集中指挥下突然一起泄洪了,导致河水暴涨,宝鸡市部分地区洪水漫堤,洪灾严重。
截至7月18日18时,暴雨洪灾已经造成5人遇难、8人失联。宝成铁路凤州至七里坪段中断(25天后才恢复运行)。4条国省干道损毁中断,40多条农村道路和21座桥梁水毁。宝成铁路(宝鸡至成都)是中国的南北铁路干线,是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国省公路干道也是重要基础设施。中共判别洪水灾害的程度,铁路干线、公路干线是否被中断,是一个非常重要而明确的指标,而人员遇难或者失联,则是低一等级的指针[i]。洪灾过后,冯家山水库开始清淤腾库工程,总投资为9.65亿元,超过了建设冯家山水库工程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