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8日訊】(記者宋唐、易如採訪報導)中共當局一方面加強與美國的政治對抗,另一方面卻急於招攬美國遊客和留學生。專家表示,中共交流概念並不是單純的為了雙邊關係友好,背後一定有企圖。
美中政治對抗加劇 中共引誘美國民間力量
最近,北京做出一系列對美國的友好姿態,但目標並不是美國政府。對中共而言,美國政府是其最大的意識形態對手。今年11月份,中共黨魁還在給美國劃所謂紅線,同時對美國進行以牙還牙的反制裁。
北京的友好姿態指向其另外一個議程:招徠美國遊客與留學生,活絡沉寂已久的美中民間交流。
11 月27日,中共以釋放了少數被拘留的美國人和維吾爾人,作為美中協議的一部分,美國政府將美國人赴中國旅遊的警告級別,從「重新考慮旅行」降至「提高警惕」。
12月17日,中共國家移民局發布公告,將過境免簽外國人在中國境內停留時間,由原72小時(3天)和144小時(6天),延長到240小時(10天),符合條件的54 個國家,幾乎囊括了歐美所有發達國家。
這種做法差不多與去年11月份一脈相承。當時中共黨魁表示,中美關係希望在人民、基礎在民間。在與拜登會晤中,習表示中國已準備好在未來五年內接待5 萬名美國年輕人。
兩個月後的2024年1月,北京為美國人來中國大陸提供了便利,包括更快、更簡單、更便宜的簽證辦理,尤其是針對學生,以及國家航空公司的折扣機票。
截至目前,北京表示,約有 14,000 名美國年輕人前往中國大陸。但所有跡象都表明,這一數字仍只是 2019 年數字的一小部分。
挽救經濟困境
對於中共為何急於恢復美中民間交流?美國聖托馬斯大學教授葉耀元對表示,從中共的角度來說,美中民間交流背後其實有一個戰略目的,即便美中關係不好,還是希望美中交流可以持續下去。
在以美國為首的科技圍堵與經濟制裁下,中國經濟持續下滑。示意圖。(Adek Berry/AFP)
他指出,首先是經濟的原因,尤其透過這些民間的交流,帶進更多外資,這對中國來說也是大利多;其次這種民間的交流有時候是高端的技術、學術交流,來幫助北京取得更多這些國外的技術或人才交換;最後即使是一般的觀光客交流,現在中國內需市場如此匱乏,非常內卷,它還是很希望美國會有更多觀光客,可以來中國進行消費。
「中共講的交流概念,並不是單純的為了雙邊關係友好而去做的交流,反而是背後一定有一個企圖心在裡面。」
在美中國留學生王翔對表示,中國經濟確實快要崩了,中共通過這種方式示好,吸引更多的資金流入,拯救自己的經濟。同時為了能讓自己繼續能拷貝先進國家的技術。
文化統戰
中共急於增加美中民間交流的另外一個目的,可能是為了實現「文化統戰」。
台灣勵志協會執行長賴榮偉。(賴榮偉提供)
台灣勵志協會(TIA)行政總裁賴榮偉對表示,中共寄望美中關係在民間、在青年、在地方,並不是只對美國如此。中共在全世界的統戰裡面,包括長期在第一線的台灣,一直都是這樣子,實行所謂鄉村包圍城市、民間控制政府、經濟文化來制約政治。
賴榮偉表示,如果美中交流是官辦的話,絕對是形式化走過場。它安排的景點,根本就是一個圖騰,只會讓你看到中共想讓你看到的那一面,跟誰見面開會,都是中共欽定的人馬,誰會跟你講真話?交流應該是要不同意見,不同聲音,才能互相激盪,中共這樣的交流有意義嗎?
「中共跟包括台灣在內的全世界的交流,最大的問題就是,人還沒有到它的土地上,誰該去的名單從頭到尾都被中共安排好了,只有它想要來的人才可以來。這根本就是一個同溫層的交流,有什麼用? 」
賴榮偉表示,「《人民日報》徵集所謂中美友好合作故事,我可以大膽說,它的篩選過程,一定是充斥著很多的政治標準、政治含義的解讀,絕對不是一般所認為的什麼客觀標準,因為在中共的意識形態裡面,文藝作品都是政治化的。搞不好除了底下執行部門之外,決策部門甚至連習都要欽定之後,才有可能會做出來。」
美國聖托馬斯大學國際研究講座教授葉耀元。(本人提供)
葉耀元表示,中共有很多設計出來的旅行團,在台灣叫統戰團。背後做的事情大同小異,就是給你點甜頭,帶你去玩玩,包餐費、包旅遊費等等,這些東西包裝得很好,看起來很開心。誘使你未來可以提供一些情報,或帶更多的技術資金、甚至是帶學生學者來中國交流,反正背後總有價碼可以交換。
葉耀元指出,有跟中國交流的學者,你也很難從它們口中,聽到他們到底拿了什麼好處,但是沒有好處的事情它不會幹的。美國事實上也不是完全不知道這些學者在做什麼,真的拿了好處的人,可能會用國外代理人法案來處理。
王翔認為,中共可以利用民間經歷做很多事情,影響美國民間對中共政治體制的判斷。最重要的方式就是給外國人一些特權,比如實際上中國大陸人上不了外網,但外國人去中國的時候可以繼續留在外網;到中國的外國留學生,基本上有高額獎學金及更好的住宿條件等等;中共所宣傳的幾個大城市,表面上都是比較繁榮都市形象等等。但這些外國人並不了解實際情況。
美中民間交流根本障礙是什麼?
儘管中共急於促進美中民間交流,但很多跡象顯示,這種交流前景愈發黯淡。
去年11月份拜習會後,不斷有赴美的中國留學生被拒入境美國的消息傳出,這似乎表明,拜登政府在民間社會領域對中共因素的審查與防範力度正在加大。
美中學術交流也在慢慢減少,美國的一些大學包括哈佛大學都在增加對台灣的資源。
隨著明年 1 月川普上任,中美交流的未來似乎越來越危險。最近幾週,眾議院共和黨人批評了放鬆旅行警告的做法,並抨擊與中共合作的美國學術機構。
《南華早報》報導,儘管美國學者在過去一年中逐漸恢復了對華旅行,但與減輕旅行警告相比,影響更大的是在中國研究條件的限制,讓他們在中國感覺不舒服。
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法學教授馬克‧西德爾(Mark Sidel)表示,未來兩年美國赴華人數不會大幅增加,因為美國對華態度已經變得相當強硬,目前也不清楚北京希望維持其所謂針對特定美國群體的「有控制、有組織的開放」持續多久。
賴榮偉表示,西方的民主社會這幾年來是在覺醒。包括台灣在內,吃過虧,吃過苦頭,對於接下來跟中國的打交道,心裡面就有個底了。
他對分析說,美中民間交流這幾年沒有像以前那麼熱絡,主要因為中共長期以來,藉由各式各樣資金贊助、研討會及人員交流,滲透到美國的校園和科學研究機構,偷人家的技術,挖人家的人才,培養協力者,有的是做情報協助,有的要說好中國故事。
2014年6月11日,民眾在多倫多教育局(TDSB)辦公樓外請願,反對孔子學院進入多倫多。(周行/)
他提到現在已經惡名昭彰的孔子學院,從頭到尾都是由中共官方政治主導的一個機構,像一把刀一樣,切到民主社會裡面,利用社會的民主特性,破壞當地的文明體制,成為一個認知作戰的載體。
「中共這樣惡行惡作,引起了西方社會的反彈,基本上對中(共)國國家的形象,及對中國人的好感,都不如以前,不覺得(共產)中國是一個友好的國家,反而覺得是一個敵人。」
賴榮偉表示,這都是習近平自己做出來的。他一方面要交流,要經濟發展;另一方面國安到處去抓人,反間諜法第二版比以前更嚴苛,間諜定義更寬,誰都有可能會成為間諜。同時他有意在全世界各國搞統戰,縱容民族主義壯大發展,小粉紅甚至還到外國鬧事,這樣不負責任的態度,誰喜歡跟他做朋友。
而葉耀元認為,中共實施的香港《國安法》、對言論自由的控制,以及網路防火牆等,是美中民間交流最大障礙。國外的學者、技術人員到中國的不適應感很高。
「如果你在國外非常支持新疆維吾爾族、支持香港,或在社群平台上發過類似文章,是不是代表你進入中國、進入香港的時候,就會變成國安法、香港國安法制裁的對象?甚至可能被拘留、逮捕。這對於國外那些對價值非常在意的學者來說,風險其實很高,你現在跑過去,不是自投羅網嗎?」
王翔表示,在中國這樣一個審查非常嚴格的國家,如果中共真的想搞好中美關係的話,一定不會允許仇視美國的言論一直在網絡上流行。就是說它根本就沒有發展好中美兩國關係的這種必要條件。
未來前景
對於美中民間交流的未來前景,葉耀元表示,美中民間交流一定會繼續持續下去,不至於中斷。畢竟從美國的角度來說,讓雙邊完全脫鉤,事實上是很容易造成美國對中國或中國對於美國產生誤判。
「所以概念上不會完全禁止雙邊交流,川普上任後也不見得反交流,只會針對這些美國核心技術的部分,如AI芯片、軍工產業等設下更多的障礙,讓雙邊的交流變得更困難。」
賴榮偉表示,可以預期,如果中共現在這個政權不垮台,它的意識形態不改,政權性質不改、現在的領導層不下台的話,它對全世界的統戰會持續存在。
「它會滲透到美國的各個校園、各個族群裡面,它會利用各個族群之間原本存在的矛盾,見縫插針, 拉左打右。」
賴榮偉表示,現在中共政權岌岌可危,最大的原因就是它根本不面向社會,不面向老百姓,只會嘴巴說,要走向群眾,但它的產業發展、各式各樣的政策,根本就不是面向老百姓,而是在鞏固中共政權,肅清政敵。
「但暴政必亡,誰會受得了這個啊?經濟下滑的時候,又在鼓吹民族主義,老百姓看到你自娛自樂,最後社會就會出現抗議事件把你推翻。」
責任編輯:林妍#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Tourists walk with their luggage at Beijing International Airport on November 24, 2016.
China's largest online travel agency Ctrip will buy British flight search app Skyscanner for $1.7 billion, the companies said, as it steps up its overseas ambitions. / AFP / Fred DUFOUR (Photo credit should read FRED DUFOUR/AFP/Getty Images)
從12月28日起,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將聯動實施部分國家外國人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圖為北京機場的乘客。( Fred Dufour/AFP/Getty Images)
Previous Article【菁英論壇】神韻歐洲大熱 展現非凡生命力
Next Article 南寧曝羊被灌食撐死 經無證屠宰後流向餐桌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