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20日訊】(記者方曉報導)最近,洽洽瓜子因「爭議」又上了熱搜。洽洽瓜子曾頭頂「國民瓜子」的光環,如今在經濟下行的大環境下,今年上半年淨利潤預計暴跌85.86%,被市場認為已經「暴雷」。
近期,大陸民眾發現,曾經的大眾品牌洽洽瓜子通過「改頭換面」進駐了山姆。其不僅換了英文名,包裝也大變樣,引起消費者爭議。
洽洽瓜子曾在中國大陸非常知名。1999年,洽洽首次推向市場時,其年銷售額達到了3000萬元。隨後,公司投入400萬元在中共央視進行廣告宣傳,使得品牌知名度迅速提升。到2000年,洽洽瓜子的年銷售額突破1億元,第二年,這一數字飆升至4億元。2001年8月9日,洽洽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在合肥市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立。洽洽2023年營收達到68.06億元人民幣。
2011年洽洽在上市A股,被稱為中國瓜子第一股。
但是近年來洽洽面臨增長乏力的困局。
7月14日,洽洽食品發布了2025年半年度業績預告,預計2025年上半年實現淨利潤在8000萬元至9750萬元之間,較上年同期下降71.05%至76.25%。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預計4000萬元至5700萬元,同比降幅達79.85%-85.86%。
這是洽洽食品從2011年上市罕見的一次業績大跳水預警,被視為「暴雷」了。
這也是洽洽食品乏力業績的延續。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營收同比下滑24.79%至23.74億元;淨利潤為2.23億元、扣非淨利潤實現2.15億元,淨同比分別下滑24.79%及24.69%。
2025年第一季度,洽洽食品歸母淨利潤同比下降67.88%,扣非歸母淨利潤同比下降73.76%,毛利率則跌破20%。
今年一季報當天,洽洽食品股價下跌7.37%。
對於業績下滑的原因,「原料成本上漲」多次在財報裡被提到,而且洽洽食品在多個場合提到成本上漲對公司帶來的影響。洽洽食品核心產品的主要原材料包括葵花籽、堅果等,在今年4月份的投資者關係活動上,公司提到葵花籽原料因受內蒙產區遭遇雨水天氣影響,霉變率有所提升,原料產量下降使得價格上升。
2024年10月至12月市場採購價同比上漲超10%,導致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葵花子毛利率再度降至20-25%區間。2023年和2024年,公司營業成本中,直接材料的金額超過40億元,占營業成本的比重均超過83%。
原材料上漲的成本,洽洽食品把這種成本壓力轉嫁到消費者身上,採用「簡單粗暴」式的漲價。但在如今經濟下行的大環境下,這種方法不奏效了,2023年營收不增反降。
消費者不止一次在社交平台吐槽洽洽瓜子「又癟又小」,也有人評價「質量時好時壞,買個瓜子像抽盲盒一樣」。
2010年,陸媒曾報導,市民吳先生在青島市立醫院東院超市裡邊買了一包洽洽瓜子,回到家後打開包裝,竟然發現裡邊藏著一隻風乾的死老鼠。
「一開始還以為是什麼樹枝。」吳先生說,後來越看越不對勁,伸手一摸毛茸茸的感覺,仔細一辨認竟是一隻風乾的死老鼠,不禁嚇出一身冷汗。「仔細 看的話還能發現老鼠牙都露在外邊,渾身的雞皮疙瘩都冒出來了。」吳先生坦言不僅現在胃口全無,讓他最擔心是自己的身體會不會給傳染上老鼠攜帶的疾病。
2009年6月,每日商報曾報導,江蘇省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轉發了一份抽檢結果,洽洽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一批次的洽洽香瓜子,被檢出過氧化值超標。
所謂的過氧化值超標,是指食品中油脂氧化,人們吃到會覺得味道不好,甚至是異味。吃了過氧化值超標的食品後,一時不會有什麼不良反應,但是時間長了量積聚的話,可能會加速人體氧化的程度,引發其他疾病,如出現老年斑等。
責任編輯:李玲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瓜子示意圖。(Shutterstock)
Previous Article中國中產失業者陷職場「隱形消失」危機
Next Article 都美竹再爆吳亦凡案件細節 綜藝節目遭抵制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