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2日訊】(記者鄭孝祺綜合報導)距離美國2024年大選日不足一週,人們都在焦急地觀察和等待大選結果。美國大選結果對全球政治格局、外交、經貿和股市均有影響。北京當局也在密切關注選舉,但分析認為,無論是共和黨候選人川普,還是民主黨候選人賀錦麗中的誰當選,美中關係都會持續走向不友好,而中共都是輸家。
雖然美國大選中,國內議題是選民最關注的焦點,但美中關係的走向影響全球方方面面,也是各界關注的焦點之一。美國兩黨在諸多議題上存在很大分歧,但唯獨在對抗中共威脅方面,兩黨保持一致。
中共面臨疫情後中國經濟一蹶不振困境,正密切關注下一任美國總統將如何影響雙邊關係。中共外交部長王毅與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傑克‧沙利文最近會晤。隨後中共官方聲明寫道,保持關係「走上正軌取決於兩國元首的指導」。
但美國兩黨近年來一再將中共視為美國面臨的最大戰略挑戰,美國軍方也一直將中共稱為步步緊逼的挑戰。雙方相互猜疑,彼此不信任達到頂峰。美國認為中共企圖重塑世界格局,顛覆自二戰以來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中共則對美國關稅和出口管制表示不滿,美中還在台海、南海問題上頻頻交鋒。
彭博社刊登題為「無論誰贏得美國大選,習都是最大輸家」(Xi Is the Biggest Loser, Whoever Wins in the US)的評論文章說,無論誰在下週大選中獲勝,這一點都不會改變,北京應該預見到未來政治氣候將更加嚴峻。
貿易交鋒持續
文章寫道,眾所周知,川普是出了名的難以預測,他認為貿易談判將有助於他對北京採取強硬態度。他從貿易的角度看待中美關係,從川普競選言論來看,經濟脫鉤加速是必然趨勢。
川普在之前擔任美國總統時,和中共開打貿易戰,對數千億美元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還對包括華為在內的中共支持企業進行制裁。在本次大選期間,川普曾表示要對中國商品徵收更多關稅,將稅率提高到60%。根據瑞銀一份報告,這將使中國經濟增長率減半,明年國內生產總值將下降2.5個百分點。
彭博社文章援引國際危機組織的阿里‧懷恩(Ali Wyne)的話說,川普也善於交易,他將其它目標(例如加強美國在亞洲的聯盟和夥伴關係,改善中國境內人權狀況)置於與北京建立更平衡的經濟關係之下。
在拜登總統執政的過去四年裡,雖然拜登政府努力和北京保持穩定溝通,但美國對中共威脅國安的擔憂卻與日俱增,拜登不僅延續了川普政府的對華關稅,還針對中國科技產業實施投資和出口管制以及施加更多關稅。
拜登政府的商務部列舉說,已將四百多家中企列入貿易限制名單,即實體清單,去年被認定違規的中國公司數量創紀錄。商務部還誓言將繼續使用所有工具——行政、刑事和監管——來保護美國國家安全。
2022年《芯片與科學法案》出台,不僅是為了創造公平競爭環境,也是為了保護國家安全,為美國本土計算機芯片、電動汽車零部件和其它新技術製造商提供激勵措施。美國眾議院9月通過的《生物安全法案》(Biosecure Act),也促使美國製藥商開始和中國供應鏈合作夥伴脫鉤。
彭博社文章說,如果賀錦麗獲勝,這種情況可能會持續下去。目標是讓美國創新不受北京掌控。拜登的財政部於10月28日宣布另一項措施,規定美國在敏感技術方面對華投資的限制。新規則從1月起生效,禁止「與令人擔憂的國家」進行交易——只有中國、香港和澳門在名單上。
賀錦麗雖然認為美國政策並不是要與中國脫鉤,而是要去風險,但她也認為中國經濟在面臨困境,其原因是中共不遵守國際規則,而美國則需要保護自己的利益。
她曾說:「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當你尋找穩定的投資環境時,中國可能不是最佳選擇,因為它在遵守和尊重國際規則和規範方面存在問題。」
與此同時,中國經濟前景黯淡,在更廣泛的經濟放緩和房地產市場危機等挑戰下,中國在嚴格的疫情封控之後一直難以實現經濟全面復甦。
台海、南海仍是美中潛在衝突熱點
台灣問題是中共黨魁習近平最大的紅線,也是美中之間最有爭議的問題。
中共黨魁曾多次表示要所謂統一台灣,並不排除武力奪取。
彭博社文章說,無論是賀錦麗還是川普,都不太可能讓習近平更容易實現這一點。在川普執政期間,美國增加對台軍售,並增加了穿越台灣海峽的美國軍艦的次數。
拜登政府也持續在對台軍售,並多次表示要幫助台灣擁有自衛能力,美國第七艦隊軍艦不僅不定期地繼續穿越台灣海峽,還聯合德、法、英、日、澳,以及新西蘭海軍艦艇穿越台海。令中共屢次跳腳。
川普執政期間激活的美澳日印四方集團(Quad),在拜登政府下不僅得到延續,還進一步加強。
拜登執政期間,在南海問題上,因中共海軍和海警行為越來越激進,導致菲律賓士兵受傷和船隻受損,美國多次對中共予以譴責,並多次重申美菲防禦條約。
2022年9月的亞洲行中,賀錦麗公開譴責中共對台灣的挑釁行動是破壞國際秩序。她說:「台灣是一個充滿活力的民主政體,在科技、健康等各層面對全球做出貢獻,美國將繼續深化與台灣的非官方關係。」
賀錦麗在10月7日接受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新聞)採訪時表示,美國必須確保維持「一中政策」,包括支持台灣有能力自我防衛、確保台海自由,但她並未回答美國是否會動用武力支持台灣。拜登總統過去在多個場合表示,美國會出兵保護台灣。
《華爾街日報》10月18日報導,川普在接受採訪時說:「我會說,如果你(中共)進入台灣,我很抱歉這樣做,但我會對你加徵關稅,稅率為150%到200%。」川普還堅信若他執政,中共無法入侵台灣。
中俄關係影響亞太格局
中共領導人將密切關注若川普當選總統後,將如何處理烏克蘭戰爭。CNN報導,北京擔心川普採取措施修復美國與俄羅斯的關係。且川普表示他可以很快實現停戰,這樣美國可將更多注意力重新轉向亞太地區,而這是中共不希望看到的。
川普週四(10月31日)在接受美國評論員塔克‧卡爾森(Tucker Carlson)現場訪訪談時表示,中、俄是美國的「天敵」,中俄之間的聯盟是「危險的」。
「我們不能允許他們抱團在一起。」川普說。
上海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任吳心伯對CNN表示,許多(中國)人認為,無論誰當選,中美關係都不會改善。
「展望未來,無論賀錦麗還是川普成為下一任美國總統,美國對華政策的連續性,幾乎肯定會超過任何潛在重大轉變。」北京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教授時殷弘對CNN表示。
責任編輯:李寰宇#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COMBO) This combination of pictures created on October 31, 2024 shows US Vice President and Democratic presidential candidate Kamala Harris in Phoenix, Arizona, on October 31, 2024 and former US President and Republican presidential candidate Donald Trumpin Duluth, Georgia, on October 23, 2024. - (Photo by Rebecca NOBLE and CHRISTIAN MONTERROSA / AFP)
合成圖:2024年10月31日,美國副總統兼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賀錦麗在亞利桑那州鳳凰城;10月23日,美國前總統兼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唐納德‧川普在喬治亞州德盧斯。(Rebecca Noble and Christian Monterrosa/AFP)
Previous Article【新聞大破解】中俄朝核詐賭局 歐盟立法備戰
Next Article 【時事金掃描】俄烏戰損嚴重 首名朝鮮俘虜開口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