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警方2020年查扣的走私黃花膠,共161枚、重逾19公斤,約合90萬美元。(台灣刑事局提供)
【2025年07月15日訊】(記者林燕編譯報導)《日經亞洲》週日(7月13日)報導說,墨西哥政府已部分解除了對石首魚出口的全面禁令。石首魚全名是加利福尼亞灣石首魚(Totoaba macdonaldi),是一種大型魚類,因其抗衰老功效而在中國受到推崇。
石首魚是太平洋東部加利福尼亞灣的特有物種。其魚鰾(俗稱黃花膠)的獨特之處在於魚鰾前端有辮子,可用做奢侈的美食或藥物。據報導,走私到中國的石首魚魚鰾每公斤售價超過8500美元。
1976年,石首魚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I,成為首個被列入CITES公約附錄I的魚類,禁止國際商業性貿易。1996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將該魚從之前的瀕危等級升級為極度瀕危,至今未變。
近年來,由於保護工作以及在岸上養殖的幼魚的放流,石首魚種群開始恢復。
過去10年來,墨西哥南下加利福尼亞州的沿海地區一直在養殖石首魚,以恢復其種群數量。墨西哥環境與自然資源部預計,如果恢復工作進展順利,最終可能會允許人工養殖的石首魚合法出口。
此外,墨西哥政府還要求加強追蹤,以防止新的走私活動。
報導稱,墨西哥販毒集團不僅從中國進口向美國走私的可卡因和芬太尼等毒品的前體,同時也將非法捕獲的石首魚運往中國牟取暴利。
由於這些犯罪分子的參與,這種魚的一個俗稱叫「海洋可卡因」。
據信,墨西哥最大的販毒集團錫那羅亞販毒集團也參與了石首魚的走私。
2024年6月,墨西哥國民警衛隊在西部哈利斯科州的一個公交車站繳獲了80個石首魚的乾製魚鰾。
責任編輯:葉紫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