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政府计划将稀土磁铁生产的激励计划规模扩大近三倍,金额将从原先的257.6亿卢比(约2.9亿美元)大幅提升至超过700亿卢比(约7.88亿美元)。此举被视为印度在全球供应链重组浪潮中,对抗中共稀土垄断的重要一步。
据彭博社和多份印度媒体报导,该提案目前已送交内阁审议,若获批准,将透过生产连结奖励(Production-Linked Incentive,PLI)与资本补贴,扶持约五家企业,发展电动车、再生能源及国防产业所需的关键材料。
此一扩张将使补贴金额大幅增长约172%,希望藉此带动本土生产,吸引全球磁铁制造商设立本地子公司或合资企业。
全球约90%的稀土加工由中国主导,4月北京进一步收紧出口管制,导致汽车与能源产业供应链受到冲击。目前,全球多国纷纷加速供应链多元化,以避免供应中断。
今年年初时,印度总理莫迪(Narendra Modi)曾表示,关键矿产不应被「武器化」,并呼吁建立稳定且多元化的全球供应链。
尽管计划雄心勃勃,印度仍面临多重挑战。分析指出,该国的资金与技术专业有限,项目开发周期长,短期内仍须依赖外资或合资形式。
此外,环境风险与放射性废料处理问题,也将增加国内采矿与精炼的难度。
业界人士表示,中方近期已核发首批稀土磁铁对印出口许可,但没有印度本土企业获准。这加剧了印度政府希望发展本土制造,填补需求缺口的决心。
消息人士表示,多家海外供货商表示有意向印度提供稀土材料,当局预估,印度每年约需2,000吨稀土氧化物,全球生产商可容易满足需求。
该计划若能顺利推动,将使印度在电动车与再生能源产业链中扮演更关键角色,并可能与日本、澳洲、美国等盟友形成「去中国化」的稀土联盟。
除了大规模投资稀土磁铁制造外,印度政府同时采取了「双轨」战略,资助关于「同步磁阻马达」(synchronous reluctance motors)技术的研究。这项替代技术最终可能减少对稀土材料的依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