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硬扛美国关税高压后,全世界都在关注双方何时会谈判,尤其是双方领导人何时会通话?谁会主动给对方打电话? 总之,谁会先妥协后退。
4月23日,川普在白宫接受采访时确认,美中两国每天都会因贸易问题直接进行接触。
但中共商务部发言人何亚东在4月24日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否认了中方与美国谈判」一事。他说,关于中美谈判取得进展的任何说法都是纯属猜测,没有任何事实依据。
中共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另一场新闻发布会上也表示,「中美双方没有就关税问题进行磋商或谈判,更谈不上达成协议。」他称,有关此类信息的报导是「虚假新闻」。
可随后,川普就驳斥了北京关于两国尚未举行会谈的说法。4月24日,川普在白宫会晤到访的挪威首相约纳斯‧加尔‧斯特勒(Jonas Gahr Støre)。他在接受现场媒体采访时称,就在当天早上,美中双方举行了会谈,「我们也一直在与中方举行会谈。」
可以印证川普这一说法的是,《中央日报》4月25日报导说,美东时间周四(24日)上午7点左右,中共财政部一名高级官员在约10名随行人员的陪同下,进入了位于华盛顿特区白宫旁边的美国财政部总部大楼。报导未确认该名官员的具体身分,但刊登了经过处理的中共官员的照片。
更为劲爆的是,4月25日《时代杂志》发布的专访中,川普透露,中共党魁习近平已经主动打电话给他。川普强调,如果不是对方先打来,他根本不会主动联系。
川普代表美国,他的言行万众瞩目,绝不可能说谎。
更有甚者,中共已开始悄悄降低对美部分产品的关税。
根据CNN和深圳贸易商的消息,中国海关已对部分美国半导体产品,偷偷取消了125%的惩罚性关税。免税项目包括部分集成电路芯片,但不包括储存晶元。
陆媒报导,目前已有8个相关税号被免税,只需缴13%的增值税。上海一家企业还收到通知,从4月10日到24日,多缴的关税可以申请退回。
彭博社也披露,北京正在研究扩大免税清单,可能会纳入医疗器材、化学品乙烷,甚至航空公司租赁飞机的税费。外界解读,这是一种为企业减压的临时措施。
所有这些迹象显示,美中之间不仅确实在谈,而且中方已经开始实质让步。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已经在谈判,中共为何要否认?既然已经降税,中共为何仍然宣称奉陪到底?既然是习近平打的电话,为何中共只字未提?为何美中已在会谈,中共却矢口否认?一言以蔽之,为何中共已经妥协,却依然嘴硬?
原因很简单,中共要维护自己的面子。
在中共的逻辑里,中美交战,面子至尊至大,妥协可以有,但不能公开。为何面子至尊至大?因为关乎党魁的权位和政权的合法性。在对内宣传中,必须维护「强势」「不让步」「斗争到底」的叙事框架,一旦承认对美主动示好,便可能被视为屈服、软弱,严重的甚至可能引发党内权力震荡与体制信任危机。正因为如此,打肿脸充胖子便成了中南海政治操作的常态机制。
川普深知中共的这一弱点,因此一再在公开场合揭示对方动作,逼其在面子与现实利益之间做出选择。这是典型的「交易型谈判」风格——通过施压与公开揭短,削弱对手话语控制力,进一步推进谈判进程。
可以推断,在川普的不断施压下,中共的面子也撑不了多久,届时也只能选择更透明、更实际的谈判姿态。